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试卷含解析.doc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上)综合练习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铅汽油、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均可对环境造成危害B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C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的化石燃料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Ba2+、NO3、CO32BFe2+、OH、SO42、MnO4CK+、Mg2+、NO3、SO42DNa+、Fe3+、Cl、AlO23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书写正确的是()A3甲基丁醛 (CH3)2CHCH2COHBTNTC硬脂酸甘油
2、酯D乙酸甲酯 CH3OOCCH34在25,将pH=11的NaOH溶液a mL与pH=1的H2SO4溶液b mL混合,当恰好完全中和时,a与b的比值为()A1000:1B100:1C50:1D10:1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以下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已知Ra是第七周期、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B已知As是第四周期、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6单质Ti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工
3、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FeTiO3)的方法来制取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由TiO2制金属Ti的反应为:TiO2+2C+2Cl2 TiCl4+2CO TiCl4+2Mg 2MgCl2+Ti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反应可知,Cl2是氧化剂,TiCl4是氧化产物B由反应可知,可用CO在高温下把TiO2还原成TiC由反应可知,若有24 g Mg参加反应,就可生成1 mol TiD由反应可知,金属Mg的还原性比金属Ti的还原性强7一定温度下,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2molH2 ,建立如下平衡N2(g)+3H2(g)2NH3(g),相同条件下若向容器中再通入1molN2和
4、1molH2 ,又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的质量分数不变BN2的体积分数增大CH2 的转化率增大DNH3的质量分数增大8某种钮扣电池的电极材料为Zn和Ag2O,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该电池的总反应是:Zn+Ag2O2Ag+Z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BAg2O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C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D该电池用完后,可作为普通垃圾处理,因为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6分)9(2015秋海淀区校级月考)已知下列反应,(反应所需的其他条件和各物
5、质的化学计量数均已略去):A+B M+D+E; M+EA+F+B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回答:(1)若A是一种钠盐,反应是化学工业上制取单质E和化合物M的重要方法则A的电子式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酸性条件下,若将化合物F加到Fe2+的溶液中,溶液从浅绿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若A是一种含氧酸盐,可用于实验室中检验水的存在1个A的酸根离子中共含有50个电子,其中含有一种元素X,X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周期族X单质的熔点是112.8,则X单质的晶体类型属于晶体X与碳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X2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类似于CO2,则CX2属于分
6、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12分)(2015秋海淀区校级月考)已知:一定条件下,RCl+2Na+ClRRR+2NaCl醛和醇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是:RCHO最易,RCH2OH次之,最难现有某氯代烃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8.5;B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两种有关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式:A;反应类型:AC,EF;(2)结构简式:B,K为;(3)反应方程式:AE;GH;(4)D的同分异构体属于羧酸的有四种,其中有2个CH3基团的有两种请写出这两种中的任一种结构简式:11(14分)(2015秋海淀区
7、校级月考)某学生用胆矾制取氧化铜固体,并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受热分解实验中起催化作用实验步骤如下:称量a g胆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把步骤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至溶液中的沉淀全变成黑色氧化铜为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bg;取一定质量的上述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加热,收集反应生成的氧气,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各步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填写前面所述实验步骤的序号)(2)由胆矾制备氧化铜的产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比)为100%(3)为保证Cu2+沉淀完全,步骤中溶液的pH应大于10
8、简述测定溶液pH的操作:(4)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上述实验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序号)a 过滤 b 烘干 c 溶解 d 洗涤 e 称量(5)但有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还应该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12(10分)(2015秋海淀区校级月考)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其中所含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为确定其组成,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9.06g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待用向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6molL1 NaOH溶液,先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而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9、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继续滴加NaOH,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最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可得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4.66g取另一份溶液,加入足量6molL1 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mL然后,往溶液中通入足量CO2,过滤,将所得沉淀洗涤、烘干、灼烧,得白色固体0.51g请回答:(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一种阴离子是(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高三(上)综合练习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铅汽油、
10、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均可对环境造成危害B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C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 【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使用含铅汽油会使铅随汽车尾气排除,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引起河流湖泊富营养化; B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直接来自植物;C氮化硅陶瓷、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解答】解:A使用含铅汽油会使铅随汽车尾气排除,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引起河流湖泊富营养化,它们均可对环境造成危害,故A正确; B棉花、木材及草类的纤维都
11、直接来自植物,是天然纤维,故B正确;C玻璃、沙子、水泥等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硅、光导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材料、能源等知识,比较基础,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Ba2+、NO3、CO32BFe2+、OH、SO42、MnO4CK+、Mg2+、NO3、SO42DNa+、Fe3+、Cl、AlO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pH=1,则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与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
12、不能大量存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CO32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2+、OH反应生成沉淀,且Fe2+、MnO4都有颜色,在酸性条件下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OH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故B错误;C溶液无色,且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Fe3+有颜色,且AlO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书写正确的是()A3甲基丁醛 (CH3)2CHCH2COHBTN
13、TC硬脂酸甘油酯D乙酸甲酯 CH3OOCCH3【考点】有机化合物命名;结构简式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据此解答即可; BTNT:甲苯中甲基邻、对位氢原子易被硝基取代生成2,4,6三硝基甲苯,其结构简式为:;C硬脂酸甘油酯为硬脂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结构简式为:;D乙酸甲酯 可以写为:CH3OOCCH3,也可以写为:乙酸甲酯 CH3COOCH3【解答】解:A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D中为COH,故A错误; BTNT:甲苯中甲基邻、对位氢原子易被硝基取代生成2,4,6三硝基甲苯,其结构简式为,A中左边硝基应是N原子与苯环相连,故B错误;C硬脂酸甘油酯为硬脂酸与甘油形成的
14、酯,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D乙酸甲酯可以写为:CH3OOCCH3,也可以写为:乙酸甲酯 CH3COOCH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注意官能团的正确表示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等难度题目4在25,将pH=11的NaOH溶液a mL与pH=1的H2SO4溶液b mL混合,当恰好完全中和时,a与b的比值为()A1000:1B100:1C50:1D10:1【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pH=1H2SO4溶液中c(H+)=0.1mol/L,pH=11的NaOH溶液中c(OH)=mol/L=103mol/L,两
15、溶液恰好中和,则n(H+)=n(OH),再结合n=cV表示出n(H+)、n(OH),据此判断【解答】解:pH=1H2SO4溶液中c(H+)=0.1mol/L,pH=11的NaOH溶液中c(OH)=mol/L=103mol/L,两溶液恰好中和,则n(H+)=n(OH),所以bc(H+)=ac(OH),所以a:b=c(H+):c(OH)=0.1mol/L:103mol/L=100: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溶液PH值的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离子积计算,恰好中和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题目难度中等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以下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已知Ra是第七周期、A族的元素,故Ra
16、(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B已知As是第四周期、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B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C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D同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越强,原子半径减小【解答】解:A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金属性增
17、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Ra(OH)2Mg(OH)2,故A正确;B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NAs,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AsH3NH3,故B错误;C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越弱,故Cs的金属性较强,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故C正确;D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越强,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原子结构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6单质Ti的
18、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FeTiO3)的方法来制取TiO2,再由TiO2制金属Ti由TiO2制金属Ti的反应为:TiO2+2C+2Cl2 TiCl4+2CO TiCl4+2Mg 2MgCl2+Ti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反应可知,Cl2是氧化剂,TiCl4是氧化产物B由反应可知,可用CO在高温下把TiO2还原成TiC由反应可知,若有24 g Mg参加反应,就可生成1 mol TiD由反应可知,金属Mg的还原性比金属Ti的还原性强【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TiO2+2C+2Cl2 TiCl4+2CO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T
19、iCl4+2Mg 2MgCl2+Ti中,Mg元素的化合价升高,T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CO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B由反应可知,C作还原剂生成CO,所以不能用CO作还原剂,故B错误;C由反应可知,2molMg可以置换出1molTi,所以若有24 g Mg参加反应,就可生成0.5 mol Ti,故C错误;D反应中Mg失去电子作还原剂,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
20、难度不大7一定温度下,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2和2molH2 ,建立如下平衡N2(g)+3H2(g)2NH3(g),相同条件下若向容器中再通入1molN2和1molH2 ,又达到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的质量分数不变BN2的体积分数增大CH2 的转化率增大DNH3的质量分数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根据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即恒温恒压,只要反应物成比例,则为成比例的等效平衡,所以加入2molN2和2molH2 ,建立如下平衡N2(g)+3H2(g)2NH3(g),相同条件下若向容器中再通入1molN2和1molH2 ,又达到平衡,两种平衡状态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海淀区 重点中学 2016 届高三 化学 上学 综合 练习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