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按照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做好创业孵化,努力营造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今年,开发区科创园成功获批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xx区成功获批“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我局被市科技局推荐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全省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全省首批创新型城区创建书面材料已上报省科技厅。一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2021年度科技工作总结 (一)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管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苗子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培育企业申报
2、市级科技型企业,努力储备高新技术苗子企业,2021年全区新认定市级科技型企业20家。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管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0家。紧密结合区域特色优势,努力培育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并将智能装备产业作为xx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北仑智能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8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2.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位居全市第一。 (二)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一是全面落实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各项政策。全区共有121家企业享受了2
3、021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免所得税超过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44家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所得税4.16亿元。二是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活动。2021年上半年全区r&d经费投入7.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7%;1-8月份全区r&d经费投入11.12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2.5%。新认定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12家、区级44家。全区共获批国家863计划、创新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17项,宁波球冠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并获得国拨经费920万元;获得市级科技项目101项,获得市拨经费
4、2021多万元,其中市重大(重点)共性关键技术项目立项13项;获得202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3项、市级4项。三是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落实。大力培育专利申请大户,在宁波各县市区中首批设立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点。全区共有50余家企业实现专利零突破,36家企业被列为专利申请大户,比去年翻一番。1-11月份实现专利授权量2578件,其中发明专利189件,分别增长44.7%和24.3%;8家企业通过省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一;8家企业通过市级专利示范企业认定,新认定数在全市排名第二。认真做好中国发明奖推荐工作、xx市发明创新大赛和宁波专利活动周等各项组织
5、工作,获xx市第八届发明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三、加强科技合作交流我区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合作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已落户春晓滨海新城,目前已进入工程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阶段,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已陆续到位,相关科研活动陆续展开。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城市环境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的联系与合作。新引进哈工大北仑伺服电机技术转移中心。与宁职院的全面合作不断深入,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通过组织企业赴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考察学习以及参加北京科博会、宁波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等,搭建企业与专家联姻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举办了2021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北仑分论坛x
6、x市汽车零部件材料产业对接会。举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对接会。促成雪龙公司与浙江大学朱位秋院士领衔的的创新团队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至今全区已创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5家。另外,充分发挥各街道乡镇科协,区级学会、协会和社区科普分会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坝头社区申报国家级科普示范单位,指导新矸街道芙蓉社区等3个社区成功创建省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 四、拓展科创园发展空间 打破传统的科创园有形范围,积极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多点多园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将园区场地租金从原来的 10、 9、8元每平方每月统一提高到 15、 14、13元。按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及管理
7、有关规定,通过上门走访和鼓励引导,努力动员毕业企业搬迁。目前已完成企业搬迁12家,腾空厂房近7000平方米。联系区内大港公司、大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组织企业实地考察霞浦国际物流园区、春晓、大碶和大港工业城等,积极收集附近出租出售厂房资源,为毕业企业及部分新进企业寻求发展空间。9月3日,我们以下属科创园发展公司出面,竞买了大港工业城原赛爵服饰的厂房,占地面积32.8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计划将该厂房作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专业孵化器,取名“智能装备研发园”,集中发展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驱动系统、智能检测等智能装备产业。另外,科创园三期大楼建设也进入项目前期阶段。 五、大力引进培育创业项目
8、 重新梳理招商方向、重点和具体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多渠道高质量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其他好项目。今年已经完成注册的科技创业项目32个(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4个)。新引进2个市“3315计划”团队,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名,企业研究院1个。已获批省“千人计划”2人,市“3315计划”8人(团队1人)。在抓好引进的同时,全面加强各类服务,制定园区企业考核制度,深度掌握企业发展状态。推动对企业的分类服务和管理,对考核优秀的给予重点帮扶,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逐步淘汰。开展了创业项目与银行、风险投资、民间资本的对接会,开展了创业咖啡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创业企业的辅导、培训和交流。全面启动
9、园区改造工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景观改造、园区绿化及企业围墙形象改造工程,提升园区档次和规模。 二、明年科技工作思路 回顾近年来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全区各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为我区加快科技进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纵观xx区情,我区科技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相对偏低。xx区科技综合实力与标杆县(市)区xx区、xx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临港大工业对创新综合实力的指数贡献较弱;科技经费投入强度落后于省内先进地区;科技人才尤其是领军型科技人才相对缺乏。 二、企业
10、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目前,除海天塑机、吉润汽车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如电力、能源、化工、造纸、钢铁等临港大工业企业大都缺乏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偏短或中断,产业集聚度不高,不利于企业创新链的延伸;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行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性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外资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由于受集团总部控制,导致相关企业主要以科技成果的应用为主,对科技创新工作不够重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三、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弱。我区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在近些年有所发展,但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兴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在整体布局上有待完善,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
11、提升。全区在新能源、海洋高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项目相对较少。四是科技支撑体系有待完善。区域内创新资源相对匮乏,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科技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不足。展望2021年,随着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科技工作已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下一步,我局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依托北仑现有产业基础,牢固树立“企业为基、创新为源、人才为本”的工作理念,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营造科技创业创新大环境三个重要环节,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区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12、具体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科技孵化器功能为抓手,帮扶科技型企业创业成长。按照“高端人才、产业规模、园区规格”五年倍增计划和跻身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强化科创园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一是着力推进智能装备研发园建设工作,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生活智能机器人及传统工业的自动化改造,致力成为北仑“国家智能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提升发展的动力引擎。二是进一步拓展科创园外部发展空间,做好园区企业的孵化服务,大力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引智质量。三是按照企业的经营业绩、团队建设、发展前景等指标,筛选出一批优秀创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解决企
13、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帮助各类人才在园区创业,尽快培育出一批优秀的创业企业,努力将科创园和研发园打造成为北仑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乐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地。 (二)以强化高新企业培育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立足我区产业优势,加快临港大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对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挖掘和培育,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养梯队。成立智能装备技术联盟,加强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管理,健全企业科技负责人联系网络,引导企业
1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大的高新技术企业,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 (三)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吸引集聚创新要素。一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独立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依托。鼓励企业研发中心加快升级,积极开展国家及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工作,着力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加快推
15、进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我区集聚高层次和高素质科技人员的人才高地、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三是依托北仑现有智能装备产业,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先进制造基地;依托北仑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加强与复旦大学的合作。四是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引进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团队的创建和培育,为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实现转型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四)以强化科技项目攻关为抓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对全区企业科技研发情况的摸底调研,围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瓶颈技术,充实完善企业动态科技项目库
16、,努力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定期组织专家和中介机构对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引导企业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开发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以明年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验收为契机,将专利工作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指标,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成立北仑知识产权协会。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专利创新源头,鼓励专利技术产业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做好xx市发明创新大赛、xx市专利活动周等活动的组织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在全区形成企业主导科技创新、项目助推科技进步的创新格局。
17、第二篇: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2021年,xx区科技局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度科技工作目标,全面深化创新驱动战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拓展科技合作交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全区科技综合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地推动了我区科技、经济工作相互融合,为建设两富现代化田园新秀洲提供创新支撑。 一、优化科技环境,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一是科技政策不断健全。新修订了xx市xx区科技计
18、划项目管理办法和xx区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细则,完善了xx市xx区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xx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意见,同时xx区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区农业和社会发展项目评审办法等政策文件也正在研究制定中。着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首次设立区级重点工业类项目,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扶持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施财政激励政策,预计今年共下拨区级科技项目补助资金750万元,用于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二是做好三大科技考核。踏实做好科技工作,积极与上级考核部门沟通,及时汇报考核情况,同时,精心准备申报材料,顺利完成两年一次大考即全国
19、科技进步县(市、区)考核,成功通过并被评为202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联合区多个部门,牵头完成省市对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相关工作;稳步开展镇、街道、秀洲新区工业园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增强主体科技服务意识和水平。三是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今年以来,以平安大走访活动和“百局千人万企”专题调研活动、“四百”进村入企走访服务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科技政策专题培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培训和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展览活动等,走访企业100多家,实实在在的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科技问题。四是加大科技信息宣传。进一步改进科技信息工作考核要求及计分办法,完善信息工作考核机制。
20、今年以来,上报信息中有14篇被市科技局录用,15篇被区委办、区政府办录用,编辑科技简报8期。通过积极宣传,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二、推动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一是建设区域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参与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全力协助光伏高新园区申报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打造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目前浙江省首个农村集聚住宅小区的屋顶光伏太阳能项目已正式启动建设,年底即可并网发电。二是提升企业研发平台。雅莹服装成功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生辉照明、国电通嘉兴分公司、嘉科电子等三家企业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021年,7家企业成功认定为省
21、企业研发中心,10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市级研发中心。在农业科技领域,今年成功申报农业研发中心2家。秀洲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域-农业科技孵化中心的建设正全面推进,美之奥孵化大楼已破土动工。三是培育科技型企业。推荐嘉民塑胶等3家企业申报省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美盾防护、世源科技2家企业成功获得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美盾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浙江赛区三等奖,并获得参与全国总决赛资格),信元模具、福莱特玻璃2家企业成功通过本轮国家高企复审。新推荐申报的2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也已审批通过。四是争取项目和资金。今年以来,组织企业成功申报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
22、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推荐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5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1项、国家火炬计划4项(已立2项),省重点企业研究院专项2项、省级重大专项10项。推荐申报省级新产品试制项目105项(已立项61项),市级项目105项(立项29项)。2021年,已争取市级以上项目资金支持4700多万元,其中省部级资金支持3900多万元。这些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的争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三、强化专利管理,促进企业科研水平 一是统筹做好专利申请工作。根据2021年全区专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认真分析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指标情况,结合各地专利申请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专利申请工作呈
23、现良好态势。2021年,我区专利申请量累计1874件,其中发明专利254件,同比分别增长29.4%和55.8%;专利授权量累计1508件,其中发明专利49件,同比分别增长47.4%和8.9%。其中专利授权同比增长量在全市排名第三,发明专利授权同比增长量在全市排名第二。其他指标在全市排名同比去年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二是积极参与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浙江省区域知识产权创建与示范工作实施意见,以及xx区创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工作方案,联合区财政局制定xx区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专利专项资金的管理,促进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的建设。
24、三是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服务活动,召开专利质押需求座谈会,制定部署2021年全区专利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全面开展xx区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行动,组织企业参加2021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培训活动,落实相关人员参加2021年度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安排专人参加专利执法行政上岗培训班培训,邀请专家对相关企业进行贯标工作专项培训,开展专利保险工作专项培训,召开2021年专利工作会议,组织企业安排专人参加涉外发明专利业务研讨会等活动,推进企业专利工作稳步发展。四是营造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调研,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局 年度工作 总结 来年 工作思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