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题2020042903107.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重庆市北碚区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题20200429031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北碚区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题2020042903107.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题(分数:100分 时间:60分钟)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共有5种核苷酸B. 甲、乙、丙三图中都含有腺嘌呤C. 图乙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D. 图丙中含有的单糖只能是核糖2.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细胞中的一个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实际上叶绿体应位于液
2、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仍为逆时针B. 因能被健那绿染液染色,该叶绿体才能在显微镜下可见C. 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D. 若滴加适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3.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4. 在一个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比不可能是()A. B. C.
3、 D. 5.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 B. C. D. 6.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D. 胞吞、主动运输7. 由 1 分子磷酸、1 分子碱基和 1 分子化合物 a 构成了化合物 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 m 为腺嘌呤,则 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 在禽流感病毒、幽门
4、螺杆菌体内 b 均为 4 种C. 若 a 为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在 HIV 病毒中能携带遗传信息D. 若 a 为脱氧核糖,则由 b 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 8 种8.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分散开,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最多A. B. C. D. 9.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需要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混匀后再加入到组织样液中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可用染色剂直接染色C.
5、 可用紫色洋葱磷片叶外表皮细胞作材料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D. 用低倍镜能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直接换上高倍镜也可看到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从
6、而使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减少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全部不正确11.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4条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A. 999、1016、1046B. 996、1、1C. 996、24、54D. 996、1016、104612. 下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
7、中的B. 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C. 图丙中与图乙中BC段对应的只有D. 图丙中引起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消耗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O2的产生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夜间,叶绿体中C3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
8、NA能控制蛋白质类酶的合成,但不能控制RNA类酶的合成A. 3项B. 4项C. 5项D. 6项14.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肺 胃黏膜 神经元 一头牛 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HIV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一片果园 武汉东湖的所有生物A. B. C. D. 15. 如图所示酵母菌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为酵母菌无氧呼吸最弱点B. C点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速率相等C. AC段表示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D. 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16. 如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学概念,其内容包括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
9、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 若X是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则可代表C、O、N、HB. 若X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C. 若X为参与合成并分泌消化酶的细胞器,则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 若X为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则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17.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 其配方如下:离子KNaMg2Ca2NO3H2PO42SO42Zn2培养液浓度( g/L )110.251210.251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 Ca2B. SO42C. Zn2D. H2PO42 18
10、.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被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后,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B. 根毛细胞可以替代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C. 显微镜使用时,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可调节通光孔和反光镜,使视野变亮一些D. 健那绿染色观察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蓝绿色清晰可见19. 如图1为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图1为浆细胞,则该细胞核膜上的核孔数目会明显增多B. 图2中出现两个高峰主要是因为转运氨基酸的tRNA增多C. 图2中分裂期RNA含量低,原因之一是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
11、. 若A基因表达的产物是呼吸酶,则每次转录的模板链相同20. 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 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C. 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D. 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二、探究题2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甲,乙,丙为三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图,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来看,甲细胞与乙、丙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_ ;乙细胞与丙细胞的区别是 _ 甲细胞与乙、丙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区别在 _ (填种类、存在方式或种类和存在方式) (2)成熟菠菜叶片中叶
12、肉细胞结构如图乙,某实验小组将菠菜叶高温爆炒,发现菜汁变绿色,原因可能是图乙中 _ 结构被破坏(用数字回答) (3)若图丙细胞的分泌物为抗利尿激素,其与靶细胞膜受体结合后,促进 _ 对水分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 _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 的功能。 (4)已知该分泌物的结构如图丁所示,且该分泌物的分子量为30030,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18,则中控制合成该分泌物的物质中至少含有 _ 个磷酸二酯键三、实验题22.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
13、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能是无淀粉酶。(3)为了探究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酶,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 _。第三步:70水浴保温
14、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 _。第四步:_。实验结果:_。(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咀嚼时间长些就会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的作用23. 为研究K+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条件下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 (1)有研究发现,脑细胞代谢非常旺盛,耗氧量大,因此缺血、缺氧时脑细胞主要依赖于_过程产生ATP,不仅ATP生成量少,也会造成_在脑细胞中积累。缺血、缺氧还会诱发脑细胞表达出某些_ _分子,在这些分子的调控下,细胞出现一系列变化,最终凋亡。(2)科研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神经元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乙组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加入_,并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丙
15、、丁组除加入图中所示物质外,其它培养条件与_(填“甲”或“乙”)组相同。由实验结果可知,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率_。乙组结果与甲组结果比较,说明缺血、缺氧能够_。由实验结果判断,K+通道开放剂能_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3)A蛋白是细胞凋亡调控过程中一个重要蛋白。科研人员提取上述各组细胞的_,用逆转录酶合成cDNA,以cDNA为模板扩增各组细胞的A基因。由于不同细胞的微管蛋白基因表达量基本相同,在结果分析时,以各组细胞A基因扩增产物量和微管蛋白基因扩增产物量的比值反映各组细胞中A基因的_水平,这样可以校准和消除_的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丙组比值高于乙组,推测K+通道开放剂可以_。
16、(4)有人推测,K+通道开放剂会通过A基因影响B基因表达,B蛋白与X蛋白竞争,从C-X蛋白复合体上夺取C蛋白,释放游离的X蛋白,引起细胞凋亡。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实验组可选择的实验材料及检测指标是_。a.正常的神经元细胞 b.缺血、缺氧条件下的神经元细胞c.K+通道开放剂 d.K+通道阻断剂e.A蛋白水平 f.B-C蛋白复合体水平g.C-X蛋白复合体水平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核酸以及ATP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解答】A.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B.由图可知,甲、乙和丙中都含有腺嘌呤,B
17、正确;C.乙图所示的化合物是ATP分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D.丙图所示物质是核苷酸,其含有的单糖可能是核糖,也可能是脱氧核糖,D错误。故选B。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吸水失水,解题的关键熟记显微镜的使用和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解答】A.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因为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依然为逆时针,A正确;B.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不需染色,B错误;C.液泡内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
18、,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正确D.若滴加适当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浸泡该细胞,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增强,D正确。故选B。3.【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应用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能力,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氧气浓度影响呼吸作用方式。【解答】A.甲图中a无氧气,对应乙图中A点,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据甲图中b到c的变化判断,CO2释放量减少,对应乙图中的BC段,B错误;C.c点释放的CO2量最少,则消耗有机物最少,适于储藏,C正确;D.d中氧气的量和CO2相等,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无酒精产生,D正确。故选B。4.【答案】
19、A【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染色体数:DNA数=1:1,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数=1:2,表明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表明此时间段内存在染色单体。 故选: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染色体数:DNA数=1:1,染色体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数=1:2,表明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表明此时间段内存在染色单体。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情况,考生要明确:在复制前后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而完成复制后的前期和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5.【答案】A【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20、体以及染色单体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即减二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也不存在染色单体,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解答】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单体,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也无单体,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答案】D【解析】解:
21、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D。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内吞)和胞吐(外排),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物质运输方式的判断:本题的知识点是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吐和胞吐的物质运输方式的不同,明确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一般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再根据各自运输的特点结合题干
22、的信息进行判断。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核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A.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B.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幽门螺杆菌体内含有两种核酸,含有8种核苷酸,B错误;C.若a为核糖,b是RNA的基本单位,HIV 病毒的核酸是RNA,能携带遗传信息, C正确;D.若a为脱氧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D错误。故选C。8.【答案】A【解析】【解答】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北碚区 2019 _2020 学年 生物 学期 期末 学业 质量 调研 抽测 试题 202004290310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0347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