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校进村” 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汇报.doc





《“两校进村” 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校进村” 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汇报.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两校进村” 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汇报 “两校进村”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汇报内容加载中. “两校进村”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汇报 “两校进村”为新农村建设提速 富源县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要求,认真开展“两校进村”培养新型农民工作,做到“五清”明底子,“四先”保质量,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五清”明底子 一是富源县为确保“两校进村”工作有的放矢,由组织部牵头组成了11个调研组对全县159个村在家务农村民的文化水平、生产能力、致富能力以及培训需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摸底。通过调研了解到全县16岁40岁的村民有225226人,40岁60岁的村民有1
2、57594人,今年需培训的61151人;三个试点村16岁40岁的村民有3823人,40岁60岁的村民有2803人,今年需培训730人,已培训185人。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弄清了农民群众最缺什么、想学什么、需要什么,按照农民群众“最缺什么就补什么”、“想学什么讲授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全县组织开展“两校进村”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对各试点村16岁40岁、40岁60岁两个层次对全村所有学员进行了建库和编班。建立了学员学籍档案,对学员的年龄、性别、政治面貌、文化程度、从事的主要产业及规模、培训记录、培训效果、回访记录、收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逐一登记,一人一册,一年一册。同时对学员不同层次的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校进村” 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汇报 两校进村 培养 新型 农民 工作汇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