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 必修3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 必修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免疫调节 必修3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201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必修必修 3 3 第第 2 2 章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 第第 4 4 节节免疫调节免疫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皮肤的阻挡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BCD解析:第一道防线为皮肤和黏膜,被突破后病菌进入内环境,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而胃液、唾液中的杀菌物质为体外物质,应属第一道防线。答案:C2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和细胞均能
2、识别抗原B在和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解析:细胞为 B 淋巴细胞,细胞为记忆细胞,它们都能识别抗原。所在的阶段中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免疫效应比要强;由于该图表示的是体液免疫,故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答案:A3 给 SARS 患者注射痊愈的 SARS 患者的血清、给婴幼儿重复多次注射某疫苗、给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注射药物以降低其免疫能力,以上三种措施的原理分别是()A痊愈的 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二次免疫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吞噬细胞可将病原体吞噬、
3、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痊愈的 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重复注射可以避免病原体进入机体、避免移入的器官被病原体侵染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痊愈的 SARS 患者的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所以可以用于治疗 SARS 患者。二次免疫的特点是反应发生得更快、更强(主要是记忆细胞发挥作用),所以要对婴幼儿多次接种某种疫苗,以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在于如何克服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所以需要降低机体的免疫识别和反应能力,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答案:A4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
4、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解析: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是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过程;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属于特异性免疫;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骨髓瘤细胞与 B淋巴细胞融合属于动物细胞工程,不属于免疫。答案:C5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加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效应 B 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解析:大面积烧伤病人通常同时存在营养不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等症状,与过敏反应无关;创面的细菌与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采取减菌措施是必要的,常用的有清创术和无菌操作等。答案:D6先后将抗原 A 和抗原 A、B 注射到
5、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 A 更敏感B抗原 A 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 B 反应较慢解析:先注射抗原 A 后,小鼠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抗原 A 时,小鼠针对抗原 A 进行了二次免疫,而针对抗原 B 是初次免疫;从图中看出针对抗原 A,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大,因而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答案:C7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 T 细胞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吞噬细胞、T 细胞
6、、B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ABCD解析:造血干细胞产生的细胞在胸腺内分化为 T 细胞,所以错;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特定的抗原,所以错;浆细胞并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虽然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所以错;自身免疫病为免疫功能过强而致,所以错。答案:B8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
7、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解析:接种特异性的抗原,才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特异性抗体,所以 A 错;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 C 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自身不会增多,所以 D错误。答案:B9(2010珠海模拟)某科学家在蚯蚓体腔液中发现一种能溶解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及绵羊红细胞等的蛋白质 CCF1。结合免疫的相关知识,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ACCF1 证明蚯蚓能产生细胞免疫BCCF1 可引起蚯蚓的过敏反应,抵抗外来细胞的侵入CCCF1 为蚯蚓进行体液免疫所分泌的抗体DCCF1 属于蚯蚓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解
8、析:CCF1 能溶解细菌、酵母菌、原生动物及绵羊红细胞等,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CCF1 的功能与细胞免疫、过敏反应含义不符,也不是抗体的特性(抗体具有特异性),故 A、B、C 错误。答案:D10如图表示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过程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一个细胞受到病毒侵染时,诱导细胞核中干扰素基因表达的过程B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可以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干扰素C图示中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最可能是人体内的效应 T 细胞D一次注射干扰素后能使人终身具有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解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干扰素和抗病毒蛋白都是蛋白质,都需要代谢更新,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必修3 2011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作业 动物 人体 生命 活动 调节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