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宜昌市第一中学201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实行了禅让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3“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
2、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 B分封制下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C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 D分封制下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诸侯称雄4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
3、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城制度5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 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7(如右图所示)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
4、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8. 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9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A削夺列侯的爵位 B削夺王国的封地C颁布“推恩令”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10北宋神童诗:“天子
5、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是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11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A世官制的沿革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 世官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科举制13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
6、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14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我国现在的各省,在元朝时的称呼与现在相同的是 A辽宁省 B山东省 C河北省 D甘肃省1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6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C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
7、是雍正帝17在市一中学校的课堂上,一些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有着深厚兴趣的学生欲作一些选题进行探讨性学习,在拟定的选题中出现失误的是 A趣谈周公与分封制 B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8“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19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20“在希腊,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宜昌市 第一 中学 2015 _2016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