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树施州华中师大来凤附中2014_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北树施州华中师大来凤附中2014_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树施州华中师大来凤附中2014_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华中师大来凤附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本题有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
2、发生C判断过程的方向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5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1.7g,则在这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Av(NH3)=0.17gL1
3、s1Bv(NH3)=0.02molL1min1Cv(N2)=0.01molL1min1Dv(H2)=0.015molL1min16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BCD7已知反应nA(g)An(g)的平衡常数为K,则有An(g)nA(g)的平衡常数是()AKBKCK2DK2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 SO2和1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B196.64kJ/molC
4、196.64kJD196.64kJ9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1 CO(g)+O2(g)CO2(g);H=282.9kJmol1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的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B1:2C1:1D2:310在一定温度下,A(气)+3B(气) 2C(气)达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减少xmolA,同时减少3xmolBB反应不再进行C当n(A):n(B):n(C)1:3:2时D混合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11水凝结成冰的过程的焓变和熵变正确的是()AH0,S0BH
5、0,S0CH0,S0DH0,S012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都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13一个真空密闭容器中盛有2amol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如下反应:PCl5(气)PCl3(气)+Cl2(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是amolPCl5,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中PCl5所占体积分数为N%则M和N的关系()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1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CO(g)
6、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15如图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可逆反应2L(气)2M(气)+N(气)H0平衡状态的影响(p1p2),图中y轴表示的意义是()A一定条件下L的转化率B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C气体混合物中L的体积分数D气体L的物质的量16在36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
7、,O2占体积,CO2占体积,且C(s)+O2(g)CO(g)H=110.5kJ/mol;CO(g)+O2(g)CO2(g)H=283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172.5 kJB1149 kJC283 kJD566 kJ17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平衡体系颜色的变化不受压强变化影响的是()A2NO2(g)N2O4 (g)B2NO2(g)2NO (g)+O2(g)C2HI(g)H2 (g)+I2(g)DFeCl3(aq)+3KSCN(aq)Fe(SCN)3(aq)+3KCl(aq)18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就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尿酸钠(通常用NaUr表示)晶
8、体:HUr+H2OUr +H3O+;Ur +Na+NaUr第一次关节炎发作的时间大都在寒冷季节,发病部位常常是手指的关节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反应是吸热反应B热敷可以使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有一定的道理CNaUr易溶于水D关节炎发病时关节滑液的pH升高二、填空题19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
9、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0反应m A+n B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方向移动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态21如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气体反应:2SO2
10、+O22SO3HO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22(12分)(2015春恩施州校级月考)有a、b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相同条件下将3molA,1molB分别同时混合于a、b两容器中,发生反应3A(g )+B(g)2C(g)+D(g)(1)达平衡时,a中A的浓度为M molL1,C的浓度为N molL1,b中A的浓度为m molL1,C的浓度为n molL1,则Mm;Nn;(填、=、无法比较)(2)保持温度不
11、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a、b两容器,达平衡后a中C的浓度为N molL1的是,b中C的浓度为n molL1的是A.6molA+2molB B.3molA+2molC C.2molC+1molB+1mol DD.2molC+1molD E.1.5molA+0.5molB+1molC+0.5molD(3)若将2molC和2molD充入a中,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A的浓度为WmolL1,C的浓度为YmolL1,则W和M,Y和N之间的关系为WM、YN(4)保持温度不变,若将4molC和2mol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RmolL1则AR=2M BRM CMR2M DR2M23已知反应:CO(g)+H2
12、OCO2 (g)+H2(g)H0,在850时,化学平衡常数为1(1)若升高温度到950,达到平衡时K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850时,若向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molCO、3molH2O、1molCO2和x molH2,则:当x=5时,上述反应将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 应满足的条件是(3)在850时,若设x=5 和x=6,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和b%,则ab(填“”、“”或“=”)24将1molI2(g)和2molH2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13、I2(g)+H2(g)2HI(g)(正反应放热),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HI)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曲线()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HI)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在乙条件下(HI)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下同);乙条件可能是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恒温条件下,扩大容器体积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催化剂(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
14、仍为0.60,则a、b、c的关系是(a、b、c在同一个式子中表示)2014-2015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华中师大来凤附中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
15、放出270kJ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
16、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的方向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考点】焓变和熵变 【分析】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
17、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解答】解: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也无法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的自发性,需要注意的是自发反应不一定会发生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A焓变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B物理变化也可能伴随着能量变化;C反应可能吸热,也可
18、能放热,反应物的总焓不一定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解答】解:A焓变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不一定为1mol,当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焓变不,故A错误;B物理变化也可能伴随着能量变化,如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故B错误;C反应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反应物的总焓不一定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故C错误;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则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焓变与键能、总能量的关系,准确把握相关概念,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4在一密闭容
19、器中,反应 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a=b,则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不移动,B和C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倍,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ab【解答】解:假设a=b,则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不移动,B和C的浓度应均是原来的倍,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20、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abA、由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B、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故B错误;C、平衡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故C正确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ab,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通过改变体积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5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1.7g,则在这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Av(NH3)=0.17gL1s1Bv(NH3)=0.02m
21、olL1min1Cv(N2)=0.01molL1min1Dv(H2)=0.015molL1min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NH3),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解答】解: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氨气的物质的量=0.1mol,故v(NH3)=0.01mol/(Lmin),A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快慢,故A错误;B由上述计算可知,v(NH3)=0.01mol/(Lmin),故B错误;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 树施州 华中师大 来凤 附中 2014 _2015 学年 高一化学 下学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