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五) 第十七单元 第2讲 新人教版.doc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五) 第十七单元 第2讲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五) 第十七单元 第2讲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五)(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苏锡常镇一调)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对此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该材料揭示了儒学复兴的某种背景B该材料将儒、佛对比,对佛学甚是推崇C该材料反对儒学的伦理说教,陈义甚高D该材料显示学者思考、探索,试图改造儒学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反复强调这种(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
2、道德化改造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开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4.(2013无锡模拟)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
3、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6.陆九渊说:
4、“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下面说法,与之含义最接近的是( )A.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B.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7.(2013扬州期末)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以下四句话中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C“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D“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
5、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8.(2013盐城模拟)李贽丛书老子解下篇中写道:“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文中李贽提出的观点是( )A反对封建礼教B提倡人人平等C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9.(2013南通模拟)“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0.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亦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
6、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11.(2012泰州模拟)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帅伟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A. B.C. D.12.(2012南京二模)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
7、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2南京盐城三模)宋代,儒学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逐渐发展成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到无欲,非圣人不能也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问:“饥食渴饮,冬裘夏葛,何以谓之天职?”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朱子语类材料二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
8、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十五年奏:“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阏;果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宋史朱熹传材料三 今之治人者,视古贤圣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多出于鄙细隐曲,不措诸意,不足为怪;而及其责以理也,不难举旷世之高节,着于义而罪之。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17241777年)孟子字义疏证卷上请回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纪金榜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五 第十七单元 第2讲 新人教版 世纪 金榜 江苏 专版 2014 高中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提升 作业 十五 第十七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2268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