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巩固提升(人民版):专题1-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解析) (对应学生用书P257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B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分封同姓诸侯国解析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的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2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
2、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解析D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职,成为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中朝逐渐居于核心地位,属于决策机构,而丞相、御史等演变为外朝,是为执行机构。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3、。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解析D据材料推断A、B两项属于史实,C项属于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只有D属于史识。故选D项。4“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A征辟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C根据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
4、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5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到科学制有关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解析D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门第是选官的依据,使寒门子弟入仕受限,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科举制度使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增大,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因此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有关。6宋朝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
5、,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D由材料信息可知,这指的是宋朝因加强皇权过分削弱相权而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松散,因此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7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知州负责管理地方行政B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故又名“监州”C参知政事行使中央监察权D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解析C宋朝设参知政
6、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项叙述有误。8(2013邢台模拟)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材料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A唐朝的中书省、宋朝的通判B唐朝的门下省、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解析B材料中“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牵制,三省中尚书省负责行政执行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颁发政令。“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体现了监察的职能,北宋的通
7、判负责监督,元朝的行中书省是行政机构。9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解析B材料反映了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用意,“众建其官”旨在分割官员权力,“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旨在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10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除宰相造成了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优导学案 【创优导学案】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巩固提升含解析 人民版 创优 导学案 2014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巩固 提升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2925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