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一历史 期末复习提纲 第九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人民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高一历史 期末复习提纲 第九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一历史 期末复习提纲 第九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人民版必修2.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初期探索(列宁时期)(直接过渡的失败到间接过渡的成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 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内忧外患)长期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内容农业 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企业一律收归国有,管理 )国家资本主义(允许 )商
2、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分配实物 ,成年人劳动义务制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影响积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 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找到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消极挫伤了 ,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引发了全国范围的 危机,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新”: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导致不同结果
3、的原因是什么? 2、国名的演变1917年(十月革命)前俄国 19171922年苏俄 19221991年苏联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斯大林时期)1、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背景国内: 国外:西方帝国主义包围封锁工业发展的需要;粮食供应的困难;过程(1)决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2)过程:两个五年计划决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结果1937年,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4年,农业集体化完成特点高速优先发展 片面追求高速度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为主导比例失调,粗放经营为 创造了便利条件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年高一历史 期末复习提纲 第九课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人民版必修2 2013 年高 历史 期末 复习 提纲 第九 课时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 教训 人民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