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_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_201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物理(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本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另有附加题一题。请把答案写在答案卷上。考试结束后,只要上交答案卷。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互成角度的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
2、,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关它们的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一定大于较小的分力而小于较大的分力B合力随分力间的夹角增大而增大C合力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分力,也可能大于较大的分力第3题图2-426t/ss/m03如图所示是一物体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该物体在06 s内的位移是A0 B2 m C4 m D12 m4以下各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其中正确画出静止的物体M在各接触面受到的弹力的是 CBAMFMF1F2MF1F2MF2F1D第4题图5某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关于此质点的速度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s末的速度为1m/s
3、B在任意1s内,末速度等于初速度的0.5倍C任意1s内的位移是前1s内位移的0.5倍D任意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的位移增加了0.5m6物体甲的质量是物体乙的3倍,甲和乙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甲落地的速度是乙的3倍,下列的正确叙述的是A未落地前,在空中运动时,甲的加速度是乙的3倍B未落地前,在空中下落的任何时刻,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甲落地用的时间是乙的3倍D甲下落的高度是乙的3倍第7题图7如图所示,重力G=3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0N的作用,则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3N,水平向左 B3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 D8N,水平
4、向右 8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4 m/s2 B3 m/s2 C2 m/s2 D1m/s29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是A11225 B1827 C123 D135t1t2甲乙t0第10题图1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的大小比乙的小Bt1时刻后,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C在0t1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Dt 1时刻,甲、乙相遇第II卷(非
5、选择题 共60分)二、实验题(2小题,共15分)11(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点未画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10.96cm,s22.87cm,s34.81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0125436s 1s 2s 3s 4s 5s 6第11题图(1)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m/s2;(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_m/s;(3)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计数点和第7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是_ cm。12(6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
6、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只钩码的质量是5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6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长度,下表为实验数据: (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砝码质量m (g)050100150200250300弹簧总长l (cm)16.024.132.140.148.056.064.0(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0.981.472.453.431.962.94F/Nx/cm00.49816243240.0485664(2)利用图象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7、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4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2m/s,它在第5s内通过了11m,求: (1)加速度的大小;(2)第5s末的速度大小 第14题图14.(10分)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受阅区,做匀速直线运动,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己知AB和BC段的长度为:。求: (1)直升飞机
8、在BC段的速度大小; (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15(12分)如图所示,小孩坐在雪橇上,小孩和雪橇的总质量为m=46 kg,大人用与水平方向夹角37斜向上的拉力F拉小孩和雪橇,使小孩和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F=100 N,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 请画出小孩和雪橇的受力示意图;第15题图(2) 地面对小孩和雪橇的支持力大小;(3) 小孩和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ab)第16题图16(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ab原长l0=40cm,弹簧的劲度系数k=250N/m ,b端与置于固定斜面上重G=30N的物体相连
9、,斜面顶角=30用手拉弹簧a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长度l=45cm时,物体静止在斜面上,g=10m/s2,sin30=0.5,cos30=。求:(1)弹簧的弹力大小;(2)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四、附加题(本题10分,基本答对才能得分。只有必做部分能得80分以上的,本题才能加入总分,总分最多加到100分。)第17题图17(10分)直角劈形木块(截面如图)质量M=2kg, 用外力顶靠在竖直墙上,已知木块与墙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和木块对墙的压力成正比,即fm=kN,比例系数k=0.5,若木块能保持静止,则垂直作用于BC边的外力取值范围。(g=10m/s2,sin37=0
10、.6,cos37=0.8)福建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BDAADCBABC二、实验题11(1)1.92 (2)0.768 (3)12.48(各3分)12(1)图略 (3分)(2)6.13N/m(3分)三、计算题13(10分)解:法一 第5秒的位移为 s5 (v0t5+at52)(v0t4+at42) (4分)解得 a=2m/s2 (2分)第5s末的速度 v5=v0+at (2分)解得 v5=2+25m/s=12m/s (2分) 法二 第4.5秒的速度为 v4.5 (2分)加速度为 a= (2分)解得 a=2m
11、/s2 (2分)第5s末的速度 v5=v0+at (2分)解得 v5=2+25m/s=12m/s (2分)(其它方法正确均给分)14(10分)解:(1)运动的时间设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由 (2分) (2分) (2分) 以上三式可知:解得 (1分)(2)由 (2分)得 (1分)15(12分)解:由于小孩和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处于平衡状态,经对小孩和雪橇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力图 (2分)列出平衡方程有x方向:Fcos-f=0 (3分)y方向:Fsin+N=mg (3分)f=N (2分)N=mg-Fsin=400N (1分)=0.2 (1分)16(13分)解:(1)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F=kx= (3分) 解得 F=12.5N (1分)(2)由于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设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根据平衡条件,有,垂直斜面y方向:N=Gcos30 (3分)解得 N =N (1分)(3)沿斜面x方向:F- Gsin 30-f=0 (3分) 解得 f =-2.5N (1分) 负号表示方向与所设相反,因此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1分)17(13分)解: 若木块刚好不下滑,Fsin37+kNcos37=Mg (3分)解得F=20N (1分)若木块刚好不上滑,Fsin37=Mg+kNcos37 (3分)解得F=100N, (1分)所以取值为20NF100N (2分)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