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十八)一、选择题1(2012上海卷)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解析】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及实验成功的原因。A项的说法正确,但与实验获得成功无直接关系,不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蛋白质没有进入,保证了实验进行的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噬菌体的
2、DNA和蛋白质中都含N,如用15N标记DNA,不能达到分开研究的目的;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几乎不含P,但核酸含P,故不可用32P标记蛋白质。【答案】 B2(2011威海)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径【解析】 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把其组成成分蛋白质、DNA和糖类分开,然后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各自的作用。【答案】 C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
3、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B、C、D、【解析】 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32P标记的部位是磷酸基,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不含P;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的R基团,其他部位不含S。【答案】 A4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噬菌体都有标记的32PB2个噬菌体含32PC全部噬菌体都不含15ND2个噬菌体含15N【解析】 构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都来自细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时候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进入细
4、菌体内的是DNA,然后以自己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而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原来标记的DNA两条链最多形成两个DNA并分到2个子代噬菌体内。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因此所有噬菌体均含15N。【答案】 B5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菌和S型菌的数量变化曲线依次为()ABCD【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R型菌在S型菌DNA的作用下转化成S型菌,因此最初无S型菌,随着转化而逐渐形成。在体内转化时,由于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R型菌会先下降而后上升,在体外转化时,两种菌均呈上升趋势。【答案】 B6(2012
5、浙江省浙南、浙北部分学校联考)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将其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下列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的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一致2与乙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一致4与乙一致A.1、3B1、4C2、3D2、4【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DNA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分别合成新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故后代的表现型由亲代DNA控制。【答案】 B7科研人员将提取出的“疯牛病”病毒用DNA水解酶和R
6、NA水解酶分别进行处理后,发现该病毒仍具有侵染能力,但用蛋白酶处理后,病毒就会失去侵染能力,该现象说明()A“疯牛病”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疯牛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应该是蛋白质C“疯牛病”病毒对核酸水解酶具有抵抗力D“疯牛病”病毒不含蛋白质,只含核酸【解析】 用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后仍具有侵染能力,说明其遗传物质不是DNA或RNA;用蛋白酶处理后,病毒失去侵染能力,说明起遗传作用的是蛋白质。【答案】 B8在证明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下列对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经搅拌与离心后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体蛋白
7、质外壳仍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含35S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解析】 在证明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沉淀物中含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搅拌不充分,有少量的含35S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还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答案】 A9(2013河北衡水中学期中考试)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噬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与名师对话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名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3613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