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秋卫生事业管理专科《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秋卫生事业管理专科《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0页 共20页07秋卫生事业管理专科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应考指南(成)重庆电大巴南分校课程辅导教师 谭昌明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本学科是由重庆电大开设的成专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课一期,学完考试及格记4学分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还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根据所给的条件,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2、。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一)考试范围教材管理心理学全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理解并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二)考核方式。本课程由重庆电大组织考,考试成绩以期末成绩为准。(三)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题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20%);单项选择题(10%);名词解释(16%);论述题(24%);简答题(30%)。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本学科本次考试有下列3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用。(一)本期巴南电大教学平台上挂的重难点分析,请各位学员一定要引起重视。(二
3、)本期课程辅导教师整理出了期末复习指导,对复习应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请大家认真用好这份资料。(三)教材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根据重庆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员情况,对本期复习应考重点练习辅导作如下分析辅导。(一)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第一章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一、重点名词:人际关系学说 8页 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9页二、重点掌握: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阶段 9-10页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一、重点名词:经济人 19页 复杂人 24页 社会人 21页 自我实现人 22页 二、重点掌握:1、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 19-26页第三章 个体心理与管理一、重点名词:能力 42页 气质47页
4、性格 51页二、重点掌握:1、个体心理特征之一能力特征 42页 2、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气质特征 47页3、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性格特征 51页第四章 个体心理过程与管理一、重点名词:知觉 57页二、重点掌握:1、知觉 57页-59页 2、第一印象 63页-69页三、一般掌握:1、归因理论第五章 需要与管理一、重点名词: 需要 74页 动机 77页二、重点掌握:1、需要与动机的一般概念和特性74-80页 2、西方的需要理论84-90页第六章 激励与管理一、重点名词:激励97页 双因素理论 106页 期望理论 112页 公平理论117页二、重点掌握:1、动机理论及其评价 99页 2、行为主义激励论及其评
5、价 104页 3、双因素理论与激励管理 106页 4、期望理论与激励管理 112页 5、公平理论与激励管理 117页第七章 态度和挫折及其管理一、重点名词: 态度124页 挫折138页二、重点掌握: 1、态度与管理 124页 2、挫折与管理 138页第八章 群体与群体心理一、重点名词:群体 145页二、重点掌握:1、群体心理现象与效应154-158页 2、群体的基本问题145页第九章 群体的规范、压力、内聚力和决策一、重点名词:群体规范161页 群体压力166页 群体内聚力173页 群体决策178页二、重点掌握:1、群体的规范 161页 2、群体的压力 166页 3、群体的内聚力174页 4、
6、群体的决策178页第十章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一、重点名词:人际关系 185页二、重点掌握:1、群体中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185页第十一章 群体的沟通与冲突一、 重点名词:群体沟通203页 冲突217页二、重点掌握:1、群体的沟通203页 2、群体的冲突 217页第十二章 组织心理的基本问题一、重点名词:组织229页 价值观237页 工作设计248页 组织压力238页二、重点掌握:1、组织的结构 227页 2、组织的目标与价值观 237页 3、组织的有效性 246页第十三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一、 重点掌握:1、传统的组织理论掌握 256页 2、现代系统观念和权变观念的组织理论。 272页第十
7、四章 组织的变革与发展重点掌握:1、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295页2、组织变革的基本对策和方法286页 第十五章 领导心理的基本问题一、重点名词:领导309页二、重点掌握:1、领导与领导心理309页 2、领导的基本职能316页 第十六章 领导行为分析与有效权变的理论一、 重点掌握:(1)领导行为分析理论336页 (2)领导有效权变的理论349页(二)综合练习题一、填空1、古典管理理论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经济管理,特别是企业管理方面的一般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 科学管理原理 和 和古典组织理论 两个方面。2、管理心理学的形成是以60年代初期的两篇综述报告为标志的,分别是 工业社会心理学 和 组织心理学
8、。3、20世纪初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探索 阶段、 理论准备 阶段、 形成与发展 阶段,这三个阶段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的过程。4、在古典管理理论中,“科学管理原理”侧重对于 具体工作 的管理,而“古典组织理论”则侧重于对 工作 的“组织”的管理。5、“古典组织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理论 、 组织理论 和 管理原则 ,三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6、决策理论学派特别主张数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决策,因此,它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就是采用 数量 方法、 控制-信息 方法以及 模拟模型 方法,所有这些都为企业进行决策的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7、系统管理学派在
9、应用系统方法于企业管理时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 纯粹的描述形式 ;二是 实用的系统设计方案 ;三是 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进行系统研究 。8、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是在 20 世纪初开始的,最初是把有关的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 工厂 的管理活动,称为 心理技术学 。9、西方管理心理学中关于人性的四种假设主要是指:关于 经济人 的理论假设;关于 社会人 的理论假设;关于 自我实现人 的理论假设;关于 复杂人 的理论假设。10、“复杂人”假设理论要求必须根据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 管理措施 ,要因人而异, 因事而异 ,不能 千篇一律 。11、原苏联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对 集体心理 的研究,不再孤立
10、地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冲突,而是强调 社会心理学气候 对人的影响。12、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微观的、技术性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而日本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则更为关注 宏观的战略性问题 的研究。13、 个体心理 及其发展过程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人的管理的最基本的方面。14、许多研究表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 模仿与服务 ;第二阶段为 同化阶段 ;第三阶段为 内化阶段 。15、我们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知觉,主要侧重于分析个体的自我知觉、社会知觉和 时间知觉 三个方面。16、50年代末期,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有名
11、的“双因素理论”,这一理论把能够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满意因素称为 激励因素 ,把职工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或 卫生因素 。17、遭受挫折后的攻击性心理和行为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即 直接攻击 和 间接攻击 。18、关于能力的结构和构成因素,目前最主要的有 能力二因素说 、能力群因素说、和 智力结构说 三种观点。19、特殊能力测验又称特殊能力性向测验,其中包括 差别能力性向测验和 特殊能力性向 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某人是否具有某种特殊的潜在能力。20、鉴别气质类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 观察法 和 条件反射测定法 。21、物质自我是自我知觉的原始形态,它的核心内容是指 个体自身的躯体 ,所以也称为生理
12、自我。22、关于态度的内在结构,一般认为包括 认知 、 情感 、意图 三种因素。23、“ 小团体意识 ”和“ 极端性转移 ”是影响群体决策的两种主要倾向。24、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对他人的需求内容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即 包容 的需求、 控制 的需求和 情感 的需求。25、群体心理现象就是群体成员表现出来的共同心理活动特征,常见的主要有 心理相容 、 群感受 和 社会舆论 。26、改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体察对方的需要和感情,其主要的方法有 T组法 和 角色扮演法 两种。 二、 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非正式组织”的理论是( AB )。A、人际关系学说 B、
13、行为科学 C、 社会系统学派 D 、管理科学学派2、被称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 A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巴纳德3、人际关系学说主要是针对古典管理学派只重视工作和组织的研究,不重视人的因素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因素而创立的。国外学者又称其为( D )。A、 行为科学学派 B、组织理论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新古典管理学派4、泰罗的( C )原理对西方管理学的发展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开创了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的先河。A、古典组织 B、行为科学 C、科学管理 D、人际关系5、在法约尔的管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命令的统一性”原则和(
14、 B )原则。A、合理报酬 B、等级系列 C、保持人员稳定 D、创造精神6、下列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A )。A、抽象能力 B、决策能力 C、表演能力 D、组织能力7、下列不属于“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的是( A )。A、实现目标应与实现目标的报酬联系在一起B、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C、管理职能应重视协调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并形成职工之间的归属感和整体感D、在奖励制度上,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8、肖洛霍娃认为,管理心理学是联系全部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关键,管理心理学问题的综合就是( D )系统中一整套最复杂的关系。A、人心理 B、社会心理 C、社会人 D、人人9、管理
15、心理学认为,( A )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下,始终保持在兴奋的工作状态中,获得最佳的工作成效。A、激励 B、动机 C、奖励 D、鼓励10、( B )的心理测验是识人、用人、发挥人的优势的关键。A、性格 B、能力 C、管理 D、需要11、人们所知觉的客观事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种复杂的、多变的环境背景之中。因而,人的知觉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动性,这就是知觉的( D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12、对人际关系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 B )参与知觉过程,因此人际知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情感特征的知觉。A、社会现象 B、情感因素 C
16、、群体过程 D、自我意识13、( A )是人在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A、需要 B、概念 C、动机 D、管理14、根据动机的( B )可以将动机分为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A、作用 B、性质 C、范围 D、态度15、30年代前后,美国心理学家( C )创立了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说,并提出了“刺激反应”(即SR)这个基本模式,以此来解释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动因。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华生 D、彼得罗夫斯基16、我国对双因素理论的运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注意在管理工作本身和生产过程的内容上来研究( C )的各种因素。A、奖励制度 B、人力资源 C、激励职工积极性 D、效
17、率17、在亚当斯提出的公平关系式“/=/”中,“”表示的是( )。A、 表示他对某个作为比较对象的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B、表示一个人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C、表示对自己投入的感觉 D、表示对比较对象投入的感觉18、从哲学意义上看,( B )是主体对客体反应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A、机能 B、态度 C、挫折 D、应激19、一般来说,根据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 C )。A、大群体和小群体 B、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D、松散群体和联合群体20、( A )很有实际意义,而且简便易行,容易了解到群体成员的真实心理,但其结果必然有一定的偶然性。A、
18、彼得罗夫斯基的参照测量法 B、贝尔斯的相互作用分析法C、莫里诺的社会测量分析法 D、纽科姆的人际关系平衡测量法21、下面不属于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的是( B )。 A、身份地位和职业地位 B、沟通双方的亲疏关系C、具有各种不同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活动特征 D、群体的个性22、人们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实际上就是指群体心理的( B )。A、干扰效应 B、促进效应 C、归属效应 D、认同效应23、群体能够存在下去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其成员认知的( C ),所以也就表现出群体成员的行为、情绪和态度的基本统一。A、认同性 B、表现性 C、一致性 D、规范性24、管理心理学认为,( D )就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
19、信息交流,它是群体成员相互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A、交感 B、冲突 C、表达 D、沟通25、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中,P所代表的含义是( D )。A、行为 B、环境力场 C、函数 D、个人的内部力场26、群体决策的先决条件就是群体成员的( A ),否则就谈不上群体决策。A、共同参与 B、衡量纬度 C、内聚力 D、决策过程27、( D )吸引是群体中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A、需要的互补性 B、能力 C、外貌 D、态度的相似性28、在许多群体中,不断经常出现的( D )成为冲突发生的直接原因。A、资源分配 B、观念差异 C、沟通不利 D、职责不明29、现代派认为组
20、织是一个( D )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结构性和整体性的运动。A、灵活 B、封闭 C、动态 D、开放30、( C )的变革是组织变革中的一个最基本最活跃的变量。A、系统 B、领导阶层 C、人员 D、目标31、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 A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环境 D、职权3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领导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归纳分析,把领导行为的主要因素概括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也称为( A )。A、“四分图理论” B、“支持关系理论”C、“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D、“管理方格理论”34、传统派组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C )的观点,他认为组
21、织是社会体的一部分。A、勒温 B、皮尔尼克 C、法约尔 D、阿希37、组织的许多变革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种刺激源。但最基本的因素是组织的( A )引起的。A、开放性 B、封闭性 C、适应性 D、取代性38、领导者的( A )是领导者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创造性领导活动的综合体现。A、创造能力 B、领导能力 C、组织能力 D、应变能力三、简答题(提示:答题中的兰色和红色注明部分,是帮助分析理解,具体答题可以不要)1、简要分析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教材上有答案。解答如下:(1)重视工作动机与激励理论的研究; (2)重视工作态度与价值取向的研究; (3)重视
22、对领导心理与行为的研究;(4)重视管理决策和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我国也就2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其它国家,我们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面,比较重视以上几个方面。2、简要阐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及内容是3部分,即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领导心理既可以归入群体心理,也可以归入组织心理。由于领导在群体和组织中的重要作用,一般也可以单列出来。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就把领导心理单列了,所以,完整的内容应该是4 点: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 组织心理;领导心理
23、。具体答案如下:(1)关于“个体心理”的研究,即对个体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2)关于“群体心理”的研究,包括:群体成员的年龄、性格、职业、个性及其构成的群体心理特征与相互关系,群体职能分工的性质、群体成员的动机、群体心理现象与效应等问题,群体的沟通与冲突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管理方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问题; (3)关于“组织心理”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4)关于“领导心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对领导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和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的研究。3、茹拉夫廖夫认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要包括的内容有哪些?本题考核知识点是茹拉夫廖
24、夫对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解答:(1)研究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在管理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 (2)研究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管理关系(相互关系)的心理学问题;(3)研究作为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个人、集团(集体)和整个组织的心理特点。(茹拉夫廖夫注重管理系统中的人-机系统和人-人系统,认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应该包括系统作用,管理关系,个体、群体与组织心理三方面。)4、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行为科学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大量学者充实和完善了人际关系学说,从而发展成为了行为科学,而行为科学主要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因素及外
25、部环境系统。解答: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4、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5、与古典管理理论相比,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对人的认识有哪些重要突破?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古典组织理论与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的不同之处。古典组织理论局限于对具体工作和组织的管理,没有把组织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主体;而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作用是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因素及社会环境系统,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缺陷。解答: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是比较系统地探讨了经济管理,特别是企业管理方面的一般问题。人际关系
26、学说主要是针对古典管理学派只重视工作和组织的研究。不重视人的因素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因素而创立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任何工作和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任何人都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并不是纯粹的“机器人”和“会说话的工具”。行为科学则是对人在工作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组织中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总的来说,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与古典管理理论相比的重要突破在于:促使西方管理学的研究,从重视工作和组织转移到重视对人的研究,以及重视由人形成的社会因素的研究,不再是研究“人如何去适应物”,而是“以人为中心。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贡献和不足各有哪些?本题考核的
27、知识点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作为最著名的激励理论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贡献很好答,不足之处难度大一点。只要深刻理解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主要的内容,不足的方面回答就比较容易了。解答: (1)贡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大大的丰富了西方管理学、心理学理论,对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不少国家都把这一理论研究和应用于本国的管理实践中。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主导层次论,这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规律的,对与指导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不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希望所有的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认为社会环境往往束缚了人的自我实现,因此,他的理论否定了社会的存在和社会环境对人
28、的巨大影响;它的这一理论具有严重的个人主义色彩,他认为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出于利己的本能。这个理论还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并且只注意到人的需要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忽略了人在同一时间内的多种需要及其横向联系与结构,也没有看到人的需要之间互相矛盾的一面。7、为什么说归因倾向(内归因或外归因)的不同对人们以后的影响非常大?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归因理论。归因,就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人们心理活动的归因、人们行为的归因、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其特点在于强调一个人的知觉与其行为之间的关系。人将成功或失
29、败的原因归结为四种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在内部与外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的属性上是不同的。个人根据不同的归因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并影响行为者对以后行为的期待。解答:人们常常把成功或失败归结于某个原因,通过研究表明,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于何中因素,对后来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如人们把工作成绩主要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内在因素),那他自己就会骄傲和自满,并想通过努力获得新成绩;反之,如归因于机遇或工作条件等外在因素,则他只会感谢上天。,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产生更强烈的依赖性和盲目性。同样道理,人们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就会产生内疚和强烈的上进心,以求改变现状取得成
30、功;反之,若归因于外在因素,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挫伤。所以说归因倾向(内归因或外归因)的不同对人们以后的影响非常大。9、需要与动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对管理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需要、动机。要理解有需要才产生动机,而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直接的推动力。解答:(1)需要是人在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力量,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是一种心理上的欠缺感和需求感,而动机是一种深化了的需要,具有对行为的某种程度的规定性和导向性。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源泉,动机是推动人去行动的直接原因。(2)人的行为模式是由
31、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如果不弄清需要与动机之间的区别,管理者知道了有什么样的需要,但没有引发出被管理者行动的动机,就没有预想的管理效果。需要关乎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动机关乎被管理者的行动性,因此要严格区分。 10、态度形成与转变的过程和阶段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好转变人的态度的工作?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态度。解答: (1)说明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改变人的态度,必须遵循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客观规律,最好在模仿与服从阶段或者同化阶段进行。因为在这两个阶段中态度成分的结构还没有固化,有可能改变和接受。(2)在做转变人的态度的工作时,
32、要了解态度改变的基本过程,提高劝导者的可信度,并有效的组织、加工和传递信息,最后要把握被劝导者的特点。答题时最好结合实际谈一谈转变人的态度该怎样进行。11、为什么激励的基础是需要?而激励的过程又是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激励与管理。解答: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下,始终保持在兴奋的工作状态中,获得最佳的工作成效,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激励手段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不少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一切行为都开始于需要,并由需要而引发动机的。所以,当人受到某种刺激后就产生了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尚未满足时便引起心理紧张,并由此而激发了人的动机,成为满足需要的驱
33、动力。因此,从需要出发来研究激励,激发动机,是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因此,激励的基础是需要,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动机,而激励的过程又是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12、冲突就是矛盾斗争,在管理心理学中冲突的积极功能和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群体中的冲突。理解冲突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把冲突看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一种客观规律;理解冲突的消极作用,要认识到任何冲突都有一个限度的问题,超过限度会使组织的功能失调。答题要点:冲突的积极功能主要体现在:(1)在某种情况下,通过冲突或矛盾斗争可以使群体中的个人之间加强意见交流,更加了解各自的立场,更明确地辨别是非,修正自己的某些不正
34、确看法,有利于个体的成长;(2)可以加强群体内部的团结,消除某些不利因素,使群体变得更有内聚力,群体成员变得更加忠诚;(3)有利于群体之间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工作方面的横向联系;(4)有利于群体决策、群体工作的制度化和领导作风的民主化;(5)冲突还可以满足人们固有的进取心的某种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革新意识。冲突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1)不适度的冲突会使人的精神健康受到损害;(2)对群体的目标可能会形成曲解,使人们不去努力实现群体目标,完成自己所应该从事的工作;(3)当冲突加剧的时候,容易形成领导作风的更加独裁;(4)有时也会导致群体间的对立,相互产生某种歪曲的感觉,总是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
35、人的弱点,形成对抗和成见。13、群体规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认识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规范作用?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群体规范。答题要点:群体能够存在下去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其成员认知的一致性,所以也就表现出群体成员的行为、情绪和态度的基本统一。因此,在群体成员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他们在认知和判断上就会发生一种类化的过程,彼此接近,趋于一致,从而形成了模式化、固定化的概念。同时,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又会产生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并达到群体意见的统一。群体的规范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之上形成的。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1)群体规范是维系群体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力量;(2)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
36、认知具有标准化作用;(3)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定向的作用;(4)群体规范具有惰性作用,表现在一是限制了群体成员的积极性;二是限制了群体成员的创造性。要理解群体规范的形成基础是成员认知的一致性;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14、群体怎样才能使非正式沟通变成正式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群体中的沟通。答题要点:非正式沟通一般表现为人们之间私下交换意见、议论某人某事以及传播小道消息等,其特点是不受组织机构的监督和限制,可以自行选择沟通渠道,灵活方便,速度很快,但容易失真。因此管理者必须像重视正式沟通那样重视非正式沟通渠道,利用其为实现
37、组织目标服务,使其成为正式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正式沟通渠道。同时应发挥非正式沟通灵活方便,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提供出正式沟通渠道难以获得的某些信息,把人们的真实思想和意见充分地表露出来,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产生强烈的影响,成为正式沟通必要的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组织对于组织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如何管理好非正式沟通,让非正式组织为组织的目标服务,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要考虑的问题。15、什么是内聚力?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群体内聚力。答题要点:内聚力就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对群体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1)
38、领导者是最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领导作风和领导艺术上;(2)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和吸引力; (3)群体内部的协作状况与群体目标实现的程度;(4)群体之间的竞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答出要点即可。16、为什么组织的价值观是组织意志的体现?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组织的价值观。答题要点:组织的价值观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概括为组织对理想和所期望的事物所持的基本看法或标准观念,在组织行动的过程中将受到这种标准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组织的这种价值观就如同一个人对理想事物的评价一样,反映了对向往的目标和对人的行为规范所持的一系列的共同信念。因此,组织的价值观是体现组织的
39、思想意识程度、表现形态和内聚力的一种尺度,是组织制定目标、进行决策的内在依据,也是组织意志的体现。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它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所共同拥有的最低限度的价值观念,因此是组织意志的体现。18、组织理论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有哪些特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组织理论的发展。答题要点:组织理论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的组织理论、行为分析的组织理论、现代系统观念和权变观念的新星的组织理论。(1)第一阶段:传统的组织理论。强调微观的组织设计、结构和职能化,注重组织对具体工作的管理和工作效率的提高。(2)第二阶段:行为分析的组织理论。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组织中人的需要及其差异对组织的作用
40、,并非常注意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在管理上注重协调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成员的满意度,发挥人在组织中的主导作用。(3)第三阶段:现代系统观念和权变观念的新星的组织理论。它强调组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适应的、有机的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社会心理系统发生联系,相互作用。组织内部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子系统组成的。不仅要答出组织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还要答出每一阶段的特点。19、为什么在组织变革中来自人员方面的阻力是最多的?你认为有哪些表现?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组织变革。答题要点:(1)因为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往往组织变革的阻力来自于人们的因循守旧
41、思想、或触犯某些人的利益,或和人们的习惯相违背。(2)个人对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心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基于习惯形成的阻力、基于忧虑形成的阻力、基于曲解形成的阻力、基于利益得失形成的阻力和基于依赖性形成的阻力、基于组织自身所形成的阻力。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变革的最大阻力必然来自于人。要理解人对组织变革产生阻力的原因是什么。20、领导的心理特征主要强调那些方面的内容?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组织领导的心理特征。 答题要点:(1)观念上的战略型特征;(2)思维上的创新型特征;(3)心理与行为上的主导型特征;(4)知识结构上的“T”型特征;(5)作风上的果断型特征;(6)性格上的外倾型
42、特征; 要记住这六个特征,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21、你对组织有效性的五个方面是如何认识的?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组织的有效性。 答题要点:组织有效性就是组织所具有的效力,一般包括目标实现程度的效能、完成目标中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职工的满足感等。组织有效性体现在五个方面:(1)实现目标与否(2)是否有效率(3)是否有社会责任和信誉(4)组织及管理的状况如何(5)职工是否满意 四、 论述题(提示:答题中的兰色和红色注明部分,是帮助分析理解,具体答题可以不要)1、联系实际分析尽管第一印象不是印象的最后形成,但为什么人必须重视第一印象的效应?第一印象的多种效应对管理工作有哪些启示?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第一印象
43、的效应。解答:管理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第一次交往所形成的印象为第一印象,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以后的交往方式和行为。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成见效应,成见效应实际上是第一印象所造成的人们在认知上的一种惰性,它具有多种效应,对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启示:(1)优先效应:在认知别人时要尽量减少和避免第一印象的优先效应作用,全面地历史地认知他人,而在自己被别人认知时,要特别注意和重视第一印象的作用,既要本质地自然地内外一致地表现自己,又不要首先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另外,优先效应规律对于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作用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2)晕轮效应:不要因为我们在观察时对他人比较突出的品质或特征的明显的印象,而忽略或掩盖了对其它特征和品质的知觉,从而直接影响到对这个人的整体印象。因此,懂得晕轮效应,有助于克服我们看问题时的偏见,有助于认识产生这种偏见的根源; (3)定型效应:这种定型在某些情况下有利于对他人做出概括,但这种定型不符合人的实际,不然会形成偏见,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定型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化的思想方法,往往会发生认知上的偏差; (4)泛化效应:泛化效应是对其它特征取得了与某一突出特征的等价值判断,不利于对他人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和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定型效应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