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共5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共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共5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1年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共5篇) 第一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实施的民生工程,切实做好2021年的计划生育五项民生工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各项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对象的资格确认、宣传发动、督促资金落实和档案管理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应享尽享”。 二、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的项目、条件和扶助金标准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资格确认条件按照关于印发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管理规范的通知文件执行;奖扶金标准按照关于调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
2、标准的通知(财教2021133号)文件执行。 2、“半边户”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资格确认条件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将符合规定的“半边户”农村居民一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通知文件执行;扶助金标准按照关于调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的通知文件执行。 3、奖扶扩面。资格确认条件和奖扶金标准按照市财政局、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扩面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提标工作的通知文件执行。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1、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资格确认条件按照关于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意见的通知文件执行;扶助金标准按照关
3、于调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标准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扩面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提标工作的通知文件执行。如扶助金标准有变动,按新标准执行。 2、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资格确认条件和扶助金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将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通知文件执行。 农村独(双)女困难家庭帮扶制度 资格确认条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关于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关于“落实农村独(双)女困难家庭帮扶制度”的规定执行。 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 资格确认条件按照市人口计
4、生委市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工作方案和关于落实上环(皮埋)节育措施给予奖励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执行;奖励标准按照关于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奖励提标的通知和关于落实上环(皮埋)节育措施给予奖励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执行。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 参检人员条件按照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做好2021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的实施意见(宁人口组办字202123号)文件执行。 三、组织领导 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乡、村主要领导和人口计生委主任负总责,村级计生专干、乡级计生办、计生委政法科、科技科、办公室等分别具体实施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具体事宜。
5、 市人口计生委负责资格确认工作;乡、村两级负责计划生育民生工程享受人员的调查摸底、申报、评议、初审工作。 四、工作要求 各乡镇街道领导对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工作要亲自抓、负总责。建立经常性沟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实施工作。 要广泛深入宣传,做到“四项制度”人人明白,个个知晓,“四项制度”的条件、办理程序和标准家喻户晓,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监督实施。 要严把“四关”。一是宣传关,二是资格确认关,三是责任关,四是发放关。坚持谁调查登记谁负责,谁取证谁负责,谁审核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杜绝在执行程序上的走过场现象,在资格审查上重点把握户籍性质、出生时间、婚姻史、生育史及相关证据,确
6、保不重、不漏、不错。 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把“四项制度”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制度执行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将追究乡镇街道领导、具体经办员及相关部门的责任。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切实加强我市元旦春节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研究,我委决定在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专项行动,现制定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针对流动人口文化水平低,学习条件不足,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缺乏,信息渠道不畅通,违法生育等问题,深入基层、发动群
7、众,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开展计生咨询服务活动,发放计生宣传用品等,促进流动人口了解计划生育政策规定、主动参与计划生育活动、配合支持计划生育工作,提高流动人口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开展服务过程中,采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以服务促管理,提高计生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时间 安排 第一阶段。2021年1月13日至1月17日为宣传发动阶段。 第二阶段。2021年1月18日至2月16日为活动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21年2月17日至2月28日为总结验收阶段。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活动。各乡镇、街道计生办要充分利用广场电子屏、宣传栏、宣传单、宣传标语
8、、网络、社区服务中心等媒体,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宣传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覆盖到全市所有流动人口,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生政策规定的知晓率;将各类计生宣传小册子会同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书刊、办证程序、生殖健康光盘、避孕节育科学知识小册子及药具等为流动人口开展上门服务;在流动人口就业和居住集中地,以及火车站、汽车站、市民广场等容易集聚流动人口的公共场所,开展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咨询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各项法定权利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落实相关政策和上门服务。流出地要依托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乡镇(街道)、社区计生服务机构,
9、针对返乡的流动人口(包括返乡的外派劳务人员),做好统计监测、信息采集登记等工作。组织落实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检查等各项相关技术服务;为外出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人员,主动上门为其补办婚育证明情况,完善流出人口计划生育信息;落实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应享受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以及利益导向政策的各项奖励。 (三)走访慰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各乡镇、街道计生办要主动走访流动人口家庭,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身心健康,力所能及地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各地要针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困难的情况,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合,给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同时关爱在流入地过节的
10、流动人口,流入地对不返乡过节的流动人口,要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特别要到用工单位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流动人口。要联合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开展各种联谊、娱乐活动,对来流入地探亲团聚的流动人口家庭成员,主动提供帮助,给予亲情关怀,确保他们过上快乐祥和的春节。 (四)召开座谈会、茶话会、联欢会等活动。通过召开流动人口座谈会、茶话会、联欢会等,与流动人口进行深入交流,及时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困难和需求,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排忧解难。掌握他们的生育信息和生育愿望,及时引导流动人口自觉执行和遵守国家及本市的生育政策规定,促进解决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的问题。 (五)开展“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流出地要特别关
11、心节日期间未能返乡的农民工家中的留守亲属,尤其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要联合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会员、志愿者开展“亲情牵手”结对帮扶活动,组织爱心妈妈、爱心家庭牵手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一起过节,让不能返乡的农民工在外安心。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各乡镇、街道计生办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行动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部署落实各项工作,切实将本次关怀关爱活动抓出成效。 2、结合实际、营造氛围。各乡镇、街道计生办要因地制宜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活动,利用板报、墙报、电子屏幕等固定宣传平台大力营造良好氛围。要联合相关单位和部门适时开展送温暖、送关爱等活动,切实为流动人口做实事、办
12、好事、解难事。 3、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各乡镇、街道计生办要加强统筹,整合资源,积极为活动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组织开展好活动。 4、做好总结、及时反馈。开展专项行动期间,各乡镇、街道计生办要加强信息反馈,做好典型宣传报道工作、活动记录及总结。 为推动社区管理机制创新,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现就我市加强城市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主线,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制,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
13、城市管理水平,努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优质服务,高效管理。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和家庭保健服务需求出发,增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实行区域管理“全覆盖”,建立和健全信息发现及时、责任落实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正确处理社区建设与人口计生工作、行政职能与居民自治、依法管理与优质服务的关系,鼓励和支持社会成员参与,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协警和非政府组织等的积极作用,促进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社会协同,资源共享。加强社区人口计生工作机构、网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计划生育 民生 工程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