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八校2016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届福建省漳州八校联考历史试题考试范围:范围(必修一、二、三);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全球通史中提到“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开始实行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确立 D分封制被严
2、重破坏2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A士族垄断仕途 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C选官方式多样 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3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4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
3、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5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A划分田地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优选种子6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7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
4、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或栽桑、养蚕、缫丝这种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的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向。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A农业生产的衰落 B自然经济的瓦解C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8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9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
5、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10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据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
6、伤亡失踪1202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11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2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
7、国(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13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B.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D.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影响村干部的选任14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
8、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C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D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5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
9、识有限16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一书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利,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英国人民“行使政治权利”表现在通过投票能够( )A产生国王 B确立内阁 C制定宪法 D选举议员171917年4月,国务院在复众议院的咨文中表示:“下级审判厅法官所为判决,只须在法律范围以内,纵使误解法令以至判决不当,亦不能遽加以处分此为绝对之原则。”“绝对之原则”指(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司法独立 D民主共和18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
10、全球化的终点B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C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19欧盟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体。在其未来发展模式上,各成员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持不同的主张:德国主张按德国联邦模式建立“欧洲联邦”;法国则主张建立“民族国家联邦”;英国对于建立“联邦”三心二意,倾向于保留更多的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盟( )A. 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的发展 B. 一体化过程中的大国因素C. 政治一体化过程中的困惑与矛盾 D. 政治一体化因内部矛盾不可能实现20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尔逊先后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对40多家公司提起诉讼。牛肉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漳州 2016 届高三 历史 12 联考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