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考研英语阅读应对策略.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09年考研英语阅读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考研英语阅读应对策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考试大纲要求及考研文章的特点和来源考试大纲对考研阅读能力的要求考生应能读懂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包括信函、书刊和杂志上的文章,还应能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和产品介绍等。根据所读材料,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6.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文章选材就近几年的考研阅读来看,内容涉及人文、社会、教育、心理、政治、经济、管理、金融、科技信息、文化
2、、法律及其他新领域、新学科的热点问题,偏向社会和人文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类文章。题材主要凸现当年的热门话题,如2001年第二篇涉及国际互联网,2002年第四篇是关于颇有争议的安乐死问题,2003年与2004年的第一篇都与因特网有关,2005年第二篇讲全球变暖。从体裁上看,说明文的比例减少,议论文增多,没有应用文和记叙文,而且报刊评论或报道性文章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考研阅读文章全部取自英语国家的原版报刊杂志或书籍,其中又以美国文献为主,其内容包罗万象,但关于美国文化或用美语写作的,约占全部文章的一半以上,绝大多数为议论、评论、报道和分析论证性质的文章。如2004年的第一篇文章是选自US News &
3、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第二篇文章选自Economists(经济学家),第三篇文章选自Newsweek(新闻周刊),第四篇文章是美国学校教育联合董事会的一篇文章;2005年第一篇文章和第四篇文章均选自Economists,第三篇选自Newsweek。因此,考生对此特点应高度重视,广泛阅读相关英美报刊杂志,同时,要扩大知识面,了解英语国家社会各个方面的新动向、新热点,而且要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正确方法,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论证方法及作者的态度等。文章结构1.一枝独秀型:全文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此概念通常就是文章主题。如2000年第五篇文章。2.花开两朵型:文章开始提
4、出两个核心概念,然后分段论述。把握这种文章的关键是注意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如2001年的第一篇文章。3.层层递进型: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文章开始是对有关主题的一般介绍,然后一步一步将主题具体化。这类文章的各段开始常出现表示递进关系的副词,如in addition to,furthermore,moreover等,文章的主题一般可以通过综合各段首句得出。如1995年第三篇文章。4.现象解释型:作者在文章开始给出一个现象,相当于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现象进行解释,相当于给问题提供一个答案。当然,这类文章的主题是最重要的解释或作者所强调的解释。如2001年第三篇
5、文章。5.问题解决型:作者首先在第一段中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针对这一问题在随后各段给出解决方案。如果有多个解决方案,作者认可的才是主题。如2005年第二篇文章。二、 正确的考研英语阅读方法考生要想在考研阅读中迅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准确回答文章后所附的问题,除了需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语法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重视阅读技巧的提高。做阅读理解题时,应先读后面的题目,弄清楚题目针对文章的什么内容提问,然后带着问题浏览全文,命题专家在设计考卷时,题目排列的次序与文章的布局基本是相吻合的,也就是说题目所需要的信息点在文章中应当是按顺序出现的,然后划出问题所在的大概位置,再精读,选出正确答
6、案。阅读方法一般有浏览、略读、寻读、研读四种。1. 浏览:看过问题后需要带着问题浏览全文,浏览是只看不念,眼睛快速搜索信息并及时反映给大脑,眼睛浏览速度不应受大脑反映速度的限制,大脑的反映速度要跟上眼睛的浏览速度。浏览后能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印象,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熟悉材料在文章中的大概位置。浏览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暂时跳过,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浏览时脑子要想着问题,遇到与问题相关的材料,一定要做好标记。这样在做一些细节题时就可以直接跳读到答案在文章中的位置了。2. 略读:略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搜寻细节,而是为了了解文章的知识结构,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宏观信息。因此,略读时只
7、需注意文章的关键部分,如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考研中有一常见题型是回答有关文章中心思想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略读。在略读时只需重视文章的题目和主题句。主题句是每段的概括性句子,往往是段落的第一句话,有时也存在于段落中间或段落末尾。3. 寻读:寻读的目标更明确,更集中,是寻找与答案相关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数字、人物等,其他无关的材料均可忽略不读。具体做法是先判断具体信息在文章中的大概位置(通过前面的浏览帮助判断),然后目光快速跳到答案所在的大概位置,逐行浏览,直到搜索到目标为止。寻读是在回答一些细节题时经常采用的阅读方法。回答细节题时答案必须在文章中直接寻找到,或寻
8、找到与答案意思相同,字面上有一些差别的语句。寻读时脑海中要记住问题的关键词,然后在文章中找到关键词。浏览是寻读的基础,而寻读又是精读的基础。4. 研读:通过略读和寻读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而另一些较难回答的问题,必须精读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句子、段落才能回答。考研英语阅读题目比较隐晦,干扰选项多,长句、难句多,提供的信息也是隐约可见,需要读者准确推敲才能把握。因此要对文章中一些对全文的准确理解起关键作用,或与问题的回答直接相关又比较难理解的句子逐字逐句阅读和推敲,不仅理解句子的准确含义,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思想加以概括总结,或对作者的态度做出准确的判断,或者对文章内容做出符合逻辑的推理
9、,或者根据已知内容推测一些情节。浏览、略读、寻读、研读这四种阅读方法相辅相成,只有反复实践,熟练应用,灵活变通,才能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三、 考研阅读的整体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抓住中心。在此过程中,注意把握三个阅读原则:11原则(通读时间与做题时间对等)。首段原则(不要怕重复和回读)。首段的作用:中心段。抛砖引玉。首末句原则,即除首段和末段,其余各段的首末句一定要读懂,其他各句正常阅读。第二步:仔细审题,返回原文。浏览题目,揣测此题的目的和考点的大致位置,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相关部分,这样可对哪些地方细读、哪些地方一带而过、甚至跳过不读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步:重叠选项,得出答案。具体来
10、讲,可以设原文意思为A,选项意思为B,若A=B,即所选的选项内容与文章中相应部分的内容重叠,则B为正确答案;若A、B不相关,则B不是正确答案,即原文没有提到的,一定不是答案;若B为A的反面,即B与A矛盾,则B不是正确答案;若A的内容包含B,则B为正确答案;若B的内容包含A,则B不是正确答案,属于扩大范围的错误;若A、B有交集不重叠,则B不是正确答案。四、 细节题的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在文章中,作者往往要通过许多具体事实和细节来说明、解释、证明或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细节题即是测试考生对文中事实和细节的理解能力。提问方式细节题的提问方式灵活多样,通常使用what, according t
11、o, where, which, why, how, because, purpose等疑问词和单词进行提问,如:1. What does the example of India illustrate? 2.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ich may chiefl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oral decline of Japanese society? 3. The author writes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y to demonstrate.4.The U.S. achieved its predom
12、inance after World War because.命题规律1.文中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处常考。2.特殊标点处常考,如引号、括号、破折号、冒号。3.比较处常考。4.起承转合处常考,如转折、递进、因果、强调等关系。5.列举处常考,列举可以采用数字排序,也可以采用排比句的方式。6.举例子与打比方的地方常考,文章中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常常采用举例子或者打比方的方式来证明。解题技巧1.研读问题,确定要寻找的信息,并预想它会以什么形式出现。例如,如果问的是事件的时间,就要注意日期;如果是问谁做了什么事情,就要留意人名。2.返回原文。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返回原文。 根据
13、出题顺序返回原文。 根据题干中的重点词或其同义词返回原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 找原文中的难句定位,一般来说,难句都是出题点。3.用扫扫停停的方式,目光迅速扫过字里行间,找到与答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短语,停下来仔细阅读。在确信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来确定正确答案。4.已找出答案的短文部分就不必再看了,以节省宝贵的时间。5.在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后,即刻停止阅读剩余的部分。6.如果回答此类问题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那也只是最基本的常识。因此,切勿脱离文中内容而根据自己的想象或其他来源的知识来选择答案。7.干扰项特点:单词替换;颠倒因果;扩大范围;照抄原文;不符常识。8.正确选项的特点:一般
14、照抄原文的不是正确答案,而同义替换的是正确选项; 含有绝对性词的选项不是答案,而含有不肯定词(some, sometimes, certain, someone, more.than, (not) as.as, less)等的选项往往是答案。五、推断题的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在文章中,作者有时没有将某一个问题、观点直接或正面陈述出来,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这就要求考生应根据所读材料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这种题型注重对文章深度的理解,要求不仅读懂,还要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可针对某个细节进行提问,也可对文章的总体进行提问。提问方式题干中一般包括infer, imply, suggest, conc
15、lude, indicate和assume这些动词,如:1.It can be learned from Paragraph 4 that . 2.What we can infer from the first three paragraphs? 3.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text that .4.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implies that .命题规律1.对篇首、篇尾、段落中的主题句概括归纳,从而得出综合性推论。2.围绕文章若干段落,推理、判断段落间的关系
16、。3.支持主题思想的细节部分常被用来对一定内容进行推理、判断。4.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总结处。5.语义转折处。解题技巧1.如果题干中提供了线索,根据这个关键词找到原文中相关文字信息,然后做出推理。例如,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Stephen Cooper is.中的Stephen Cooper是答题的线索。2.如果题目中无线索,如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text that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可以先扫一下选项,排除不可能的答案,然后根据最有可能的选项中的关
17、键词找到文中相关的句子,对其进行同义转述或综合的选项为正确答案。3.干扰项特点:以假乱真,编造信息:不是在文章事实或上下文(句)逻辑基础上进行推理而得出的观点。混淆本末,主次不分:虽然以文章提供的事实或内在逻辑为基础进行推理,但推理过头,概括过度。直接、间接不分:文章中明确表达当成推理出来的。因果颠倒:原文的原因变成了选项中的结果,或反之。手段与目的颠倒:原文的手段变成了选项中的目的,或反之。4.正确选项的特点:一般含义不肯定(或主观)的,或有新义的是答案。标志词有may, can, possible, sometimes, often等。如果四个选项全能凭常识判断,其中含义深刻的是答案;或四
18、个选项中惟一一个不是常识项的是答案。合乎常理、意义深刻的一般是答案。六、主旨题的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主旨题主要针对文章主题设问,考查考生对通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有时也会针对某一段或几段的主题提问。标志词有:main idea, main point, key point, main topic, mainly discuss, mainly explain, is mainly about, purpose, best title等。提问方式1.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2.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3. Whic
19、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4. This passage was written to explain .5. What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passage?6.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命题规律1.段首、段尾句常考:段首、段尾句一般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就是该段的主题句,对全文或全段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2.因果句常考:因果句通常可以表现出作者的意图、观点甚至全文的主题,因此成为考点。3.特殊标点处常考:尤其是位
20、于段首的特殊标点符号之后的内容,由于其常常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阐述了全文主题,因而成为重点考查内容。4.语义转折处常考:尤其是段首的语义转折,其后面往往是作者真实的写作目的或基本观点,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解题技巧1.如果文章只有一段,看懂文章的开头两句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文章有几段,则每一段的第一句都要仔细地读,尤其是最长的一段更要注意它的主要内容。2.边阅读边在主题段或主题句或重要的词句下面画线,读完全文后再回过头来重读画线部分,然后就会得出作者的主要意图。3.文章主题句根据文体的不同,在文中的位置也不同,可能放在段首,也可能放在段中或段尾。4.注意文章中出现频率高的单词,这些词可能就是蕴含中
21、心思想的关键词。5.小心首段陷阱,不要一看开头就选择答案。6.干扰项特点:局部信息:涉及文章的某一细节,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涉及某一自然段的大意,而非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犯了归纳不够的错误。与文章内容毫不相干或与文章内容相悖。选项概括范围太宽,其内容超出文章阐述的部分,犯了归纳过头的错误。这类干扰项常常在提问文章标题的题目中出现。7.正确选项的特点:较全面、有针对性地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选项一般是答案。含有抽象名词和概括性词语的选项往往是答案。如approach, concept, opportunity, various, general, necessity, importance等词。所选
22、的选项应准确,即不能有任何违背原文的地方。仔细比较意义相近的选项中词义的细微差别。一般有两个选项意义相近,其中之一便是答案。七、语义题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语义题主要测试:熟词偏义或具体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超出考研英语大纲词汇表的生词词义的推断。代名词的指代。某一句话或某一引用的话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提问方式1. The expression/word/phrase.in Line X, Paragraph X most probably means.2. What is the meaning of.in Line X, Paragraph X? 3. The word.(Line X,
23、 Paragraph X) most probably refers to those.4. By., the author means.5. What does the sentence.in the passage mean?命题规律1.标点符号处常考。因有些词汇的定义是通过标点符号,如逗号、冒号、破折号和括号来完成的。2.定义处常考。标志词有:is, is called, means, that is, i.e., or, defined as, refer to等。3.对比处常考。有些句子在生词的前后语境中提供了反义词或同义词,根据其反义词或同义词,可猜出其词义。标志词有:in co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 考研 英语 阅读 应对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