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十一五”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生态广安,对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回顾“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按照中、省要求,加强污染治理,严格环保执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环保观念明显增强。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环保专题会议,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并牵头组织“环保世纪行”活动,市政协积极组织
2、环保法执行情况调研,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和“12。5”法制日等,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专栏、街头宣传等途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同时,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等载体,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全社会环保观念显著增强,形成了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全市建成45所省、市、县级“绿色学校”,“华蓥山天然大盆景”、“凌云小区”正在积极开展创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和省级绿色社区示范点活动。 (二)生态建设快速推进。“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3、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广安”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累计完成植树造林1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0.8%,建设沼气池11.3万口,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7平方公里。城市生态功能不断加强,投资1.5亿元实施了以绿地、公园、广场、道路为主的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244.03公顷,城市绿化率达35.26;实施水体修复工程,对城区内河道进行清淤、截污、拓浚、补水,全市完成97公里长的河道治理。_故居保护区被xx省命名为“生态园区”。生态农业方兴未艾,全面推行以“种沼养三位一体”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治理大型养殖场环境污染,新建污水净化池200多
4、口(容量达12021多立方米),农户新建沼气池11.3万口,初步构建起以干稀分流和沼气为主的养殖环保体系,走出了解决生猪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的新路子。 (三)环境保护初见成效。各级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纳入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切实加强污染治理,自然生态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是污染物排放得到初步控制。坚持以治理食品、化工、印染、制革和造纸业水污染为重点,对华蓥天池水泥厂等48家挂牌督办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实现全面达标排放。切实加强以嘉陵江、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划定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119个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积极推进产业
5、结构调整,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二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广安城南实现雨污分流。积极开展城市禁煤、禁油烟、禁噪工作,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城区环境明显改观。三是源头污染控制成效明显。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全市大中型建设项目环评率达到100%。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环保设计、施工、设施运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环保“三同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四是环境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强环境监察执法,集中清理整治“十五小”
6、和“新五小”企业,重拳出击连片污染;不断完善环境监控设施,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障了群众环境权益。 (四)监管能力不断加强。设立了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市环境监测站,建成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市环境监察支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市环境监测站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开展了例行监测、监督性监测和服务性监测工作,按期在电视和广安日报公布空气质量状况,每月、每季度发布环境质量简报,每年发布环境质量公告,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
7、遇。党中央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采取严格有力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我市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着力抓好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战略工程
8、,努力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加快发展夯实生态环境基础,为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拓宽了平台。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有利于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智力和技术,为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形成了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面临挑战。“十五”期间,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临严峻挑战。 1、生态建设任务艰巨。一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9、水土流失量大,尤其是分布在丘陵腰部和顶部的三台以上坡地,坡度大、土层薄、保肥能力差。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042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8%,每年流失水土960万吨,流失氮、磷、钾等微肥36万吨。二是生态恶化趋势尚未有效控制。有些地方由于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地表大面积塌陷,地下水枯竭断流,植被大量破坏,地表土冲刷殆尽,局部地区成片的山坡既长不出草又栽不活树。森林病虫害加重,农村规模化种养殖发展迅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生态恢复极其缓慢。三是生态建设滞后。我市现有森林面积240余万亩,成片宜林荒山荒坡已基本消除,但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树种单一,林相不好,缺少景观效果,“三大效益”不明显;特别是近
10、年来通过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营造的人工林目前尚处于幼林阶段,功能不强,与建成生态广安差距很大。 2、环境保护压力大。全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4万多吨,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总量22775吨、氨氮排放总量1986吨。嘉陵江、渠江干流广安境内水质虽然保持在类标准,但重点小流域的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河段甚至达到、类和劣类水质。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不足80%。城市煤烟、油烟、噪声、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二次污染严重。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外,区市县(含重点小城镇)城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核安全与辐射环
11、境安全形势严峻,无线通信、电力输送、医疗仪器等伴有电磁辐射和感应的设备越来越多,确保核与辐射安全任务艰巨。 3、环保投入不足。近年来,国家、省对我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投入多元化机制尚未形成,致使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较差,管理能力较弱,还不适应生态建设与保护、环境治理与管理的需要。 4、生态与环境破坏不容忽视。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能源和资源需求量持续扩大。为满足发展需要,加大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因矿山开采、公路建设及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所导致的生态与环境破坏持续加重。 三、“十一五”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12、以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还清水于民”和建设“生态广安”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整治工业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推进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事业。 2、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加
13、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治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据各地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功能定位合理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相应建设项目,促进全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协调发展。 4、依法监管,科学治理。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认真贯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巩固建设成果。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建设效益。 5.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
14、遗留的环境问题。 (三)主要目标。按照建设生态广安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 1、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 2、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5万亩,整理土地面积33.4万亩,新增耕地4.2万亩,新增沼气池10万口。 3、基本遏制各种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1.3平方公里,占需治理面积的17%。 4、加强自然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面积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3%。 5、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6、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80%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嘉陵江、渠
15、江广安出境断面主要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小流域均优于四类水质。 7、空气质量日均值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在80%以上,酸雨强度和发生频率保持在20*年水平。 8、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城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危险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农村环境得到综合整治。 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总体上低于20*年,嘉陵江、渠江流域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重点小流域化学耗氧量、氨氮排放量削减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5万吨以内,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
16、在线监控率80%以上,80%的重点污染源企业实行环境报告制度。 四、主要任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境内嘉陵江、渠江流域水污染的监督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生态广安。 (一)加强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加快重点区域生态治理步伐,切实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移,从源头上遏制生态恶化趋势。 1、实施生态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到2021年,全市建成绿色通道(公路、铁路、河堤等)公里;城市以林木为主的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县城以上城市达到省或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成环境优美
17、乡镇10个、生态文明村75个、绿色学校30所。 2、建立生态功能区。在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区、生态脆弱区等地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湖泊、重点公益林的保护、恢复、建设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以粮食主产区和退耕还林集中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粮等)模式,积极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采取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5万亩,以“增、提、改、防”为主的地力建设150万亩。 4、健全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加强森林、农地、城市
18、等生态定位监测站、点建设,定期公布监测情况。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避险工作。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林火、草火监测体系和农、林、牧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林区火源管理,坚决防止外来有害物种的侵害,积极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减灾控灾工作。到2021年,全市森林火灾年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0%以上。 (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源头管理,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改善重点流域和地区的环境质量。 1、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嘉陵江、渠江流域,清溪河、洗马河、御临河等重点小流域,五排水库、全民水
19、库、关门石水库等为重点,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建设生态防护林带,维护和恢复水体生态功能。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科学规划备用饮用水源,严禁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发展旅游、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定期监测饮用水源水质,发现问题及时整治,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各区市县(含重点小城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排水管网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以酸雨防治为重点,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抓好火电、煤炭建材等行业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2021年,全市城市烟尘控制
20、区覆盖率达到100%。 3、加强城市噪声污染防治。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进一步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建筑、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噪声污染,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4、加强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加快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妥善处置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物。强化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开展对废油、废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加强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建设,优先进行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提高废弃产品无害化利用和处置水平。2021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5、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围绕社会
21、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整治河沟、渠塘,建设村庄道路,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初步解决农村社区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程,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耕地保护为重点,防治土壤污染,建立适合我市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 6.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强电磁辐射和天然辐射的防治,合理开发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危害。健全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放射源管理机制和手段,加大放射源使用和废源的监管及执法力度,确保辐射
22、环境安全。建立全市放射事故应急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规范化建设。 7.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加快建设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3大体系,建立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加强农村和农业环境的执法监督,完善相关制度。加快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环保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肃处理环境违法责任人员。 8、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照“协调控制总量、严格限制增量、重点考核减量”的基本原则,继续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逐步推行容量控制。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提高环保准入条件。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十一五”期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
23、7500吨、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2100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65000吨。 (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费、废物产生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抓好试点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积极推动煤炭、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抓好重点企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工业园区按循环经济模式布局。 2.强化综合利用。抓好农产品和矿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强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等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鼓
24、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推进木材、金属材料等节约代用以及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再资源化。到2021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42%以上。 3.强化环境准入制度和淘汰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分类指导和管理,制订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强度指标,严格行业准入制度。项目审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建立新建项目工业水污染物新增量的限值审批制度,推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以新带老”、“总量平衡”。关闭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及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提高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五、重点工程按照以工程带动发展的思路,“十一五”
25、期间我市将集中力量抓好以下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既快又好的发展。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依法对天然林和其他森林采取划片巡护、社区共管等措施实行全面有效管护,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封造并举的原则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集体林场和国有林场积极开发森林经营工程试点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 (二)退耕还林工程。坚持把退耕还林工程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封山禁牧和后续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妥善解决退耕还林涉及群众的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特别是要紧密结合纸浆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不断拓
26、宽退耕农户的增收渠道;同时要认真做好政策兑现、确权发证、档案管理和后期管护工作,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到2021年,力争将全市25度以上陡坡耕地和生态区位重要、水土流失严重的16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采取成片造林、营造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等措施全面完成配套的荒山造林任务。 (三)水土保持工程。加强预防保护,依法监督、管理生产建设与资源开发活动,规范开发行为,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采用工程、生物、农耕等综合措施开发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继续开展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争取12个县(市、区)列入国家或省级试点范围。 (四)生态保护与恢复
27、工程。完成xx市生态功能区划界定工作。以生态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在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生态脆弱区和渔业水域等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建立健全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监管体系。加快公路建设、矿山开采区、旅游开发区、工厂废弃地、地质灾害毁弃地和煤矿塌陷区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步伐,推进毁损土地复垦绿化和矿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五)重点小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以6条重点小流域和嘉陵江、渠江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开发重点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沼气化进程,加大规模化养殖和网箱养鱼污染整治力度,全面实施农村生态综合整治。 (六)环境监管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工程。加快环
28、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市环境监测站为龙头,4个县级环境监测站为骨干,辐射全市各地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核辐射环境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农村面源污染监测和环境综合管理6大网络系统,增强环保系统对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科研等方面的能力。 (七)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结合农村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指导和督促乡镇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积极开展环境文明村和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建设一批乡村清洁示范户、生态家园。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与示范工程。 (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城镇生
29、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建立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中心1个。到2021年,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县级以上城市实现排水管网截流,并实现雨污分流。 (九)工业污染防治工程。以燃煤电厂脱硫工程为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重点抓好广安火电厂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以重点行业废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为重点,实施废水污染治理。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固废处理。 (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以科学调整和划定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开展全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现状普查和集中整治,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县级以上城市备用水源地建
30、设工程,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 (十一)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程。着重选择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到2021年,建立5个示范企业,推动全市清洁生产工作由点到面开展,发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新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在加快推进“工业强市”的战略进程中高度重视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把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目标
31、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教育,形成个体自觉、家庭参与、社会共促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氛围。建立和完善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责任。 (二)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统一监管,明确部门分工。进一步探索和建立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环境监测、信息、科技、标准、宣传教育建设。有关主管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有关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管理工
32、作,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 (三)健全法规及标准体系,完善政策导向机制。清理和修订不适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要求的地方政策,完善地方性标准体系,确保依法治污、限制污染物排放、调整产业市场准入、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有章可循,为依法行政创造条件。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通过经济、技术、法律、舆论等手段引导企业自觉开展清洁生产,削减污染物排放。强化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健全生态与环保监督体系。严格依法保护环境,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坚决执行环境容量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环境影响评价成为
33、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预警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各区市县政府要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支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不断加大投入,确保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科学研究和试点示范等公益性支出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对环境保护投入的比例,要逐步达到全市gdp的1.5%以上。要切实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用于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以资本扩张、项目融资等形式进入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领域,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贷款的优惠政策和信贷额度
34、,鼓励和引导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五)完善科技支撑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积极引导、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创新,重点围绕污染防治、清洁生产、节能节水、清洁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重建、流域综合治理等开展科技攻关,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为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生态建设目标提供支撑。积极发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的新装备,努力将环保产业尽快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技术装备保障。 (六)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35、,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把广大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化为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作用,健全环保举报制度。进一步完善公众听证制度、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扩大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环境文化理论研究,采用听证会以及社会公示等多种形式扩大公众参与途径。 (七)拓展开放领域,扩大交流与合作。建立外来入侵物种联合防范工作机制,成立跨市级行政区河流水污染防治协调机构。加强立法、规划、信息、技术和咨询服务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多边、双边合作,促进我市生态治理,为维护全国、全省和区域生态安全作出积极的贡献。逐步建立并完善以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服务为主导的环境保护投资贸易政策体系。围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环境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我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 18 页 共 18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