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计划 .doc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计划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计划 .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计划教学打算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互相构造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治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打算,希望对您有所协助。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打算一一、学生根本情况分析:全体学生都爽朗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特别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周围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展养成教育。二、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开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
2、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开展打根底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构成和社会性开展的自然衔接。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依照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构成彼此互动的关系。三、总目的要求:1、开展自我认识和自我概念,构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展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展理解,谅解别人的社会认知才能和情感倾向。3、确信
3、本人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历,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明白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养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考虑,做学习小主人的经历与体会;体验时间的珍贵,逐步养成操纵本人,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4、明白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展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咨询、多想的思维习惯。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历规则的制定与修正正程,初步树立公民认识与民主观念。6、明白常见的交通讯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明白得不恪守交通法规会给本人、家人、别人和公众带来损害,树立自觉恪守交通法规的认识,留意平安,平安回家。
4、7、学习日常生活中平安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认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平安地成长。8、提高分辨才能,不受骗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损害的场所,抵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本人的身体和生命。9、明白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构造),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明白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10、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本人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怀和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1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明白得本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12、理解家庭的开展变化,明白家庭重要的日
5、记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本人的成长与家庭开展变化的关系。四、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的,改变过去侧重知识学习,忽略才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咨询题,共同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灵敏选用教学组织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爽朗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开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
6、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遭到教育。五、教学进度安排表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计十三课。课时安排为每周两课时,每课时 40 分钟。教学进度为每课时一课,并在每单元布置进展调查、活动等,在一单元学习内容完成后,安排一课时进展调查、活动等的小结,完成教材上的练习。第一单元:家庭 学校和社区1、我爱我的家(2 课时)2、我们的学校(2 课时)3、我生活的社区(2 课时)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1、我学会了(2 课时)2、向“谁”(2 课时)3、做学习的主人(2 课时)4、大家都在学(2 课时)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1、则在哪里(2 课时)2、规则有什么用(2 课时3、我们给本人定规则(2 课时)
7、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1、我是谁(2 课时)2、我的责任(2 课时)3、我能做好(2 课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打算二一、学生根本情况分析: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开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依照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理解社会和品德构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标准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交融。引导学生通过与本人生活亲密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开展本人的经历、情感、才能、知识,加深对自我、对
8、别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根底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根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才能,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才能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三、教学要求: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构成和开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习惯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质量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老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质量。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清晰地表达本人的感受和见解,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可以与别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处理生活中的咨询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咨询题
9、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4、初步理解个人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明白得规则、法律关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5、明白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明白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明白得和平与开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四、详细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的,改变过去侧重知识学习,忽略才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擅长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咨询题,共同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灵敏选用教学组织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爽朗的开展提供
10、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开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遭到教育。五、课时安排一周两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打算三一、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才能、情感价值观构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别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理解社会和品德的构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计划 小学 品德 社会 教学 参考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