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2013高考生物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含解析).doc





《【备考2014】2013高考生物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4】2013高考生物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E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E1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5.E1E72013山东卷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5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和理解。雄猫的颜色为黑色(XBY)或黄色(XbY),雌猫的颜色为黑色(XBXB)、黄色(XbXb)或玳瑁色(XBXb),只有雌猫才表现玳瑁色,A项错误;玳瑁猫(XBXb)与黄猫(Xb
2、Y)杂交,子代玳瑁猫的概率为1/4,B项错误;玳瑁猫只有雌性,要获得玳瑁猫,亲本一定有其他表现型个体,C项错误;黄猫(XbY、XbXb)与黑猫(XBXB、XBY)杂交,子代玳瑁猫的概率为1/2,此种杂交组合,出现玳瑁猫的比例是最大的,D项正确。6E12013新课标全国卷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6A解析 本题考查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理解。若亲本都为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自交,F2出
3、现31比例;若两亲本都为杂合子,相当于F1自交,若亲本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相当于测交。所以,亲本是否是纯合子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若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则影响实验数据统计的结果;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会出现不同于31的性状分离比;不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而影响实验结论。5E1E72013山东卷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
4、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5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和理解。雄猫的颜色为黑色(XBY)或黄色(XbY),雌猫的颜色为黑色(XBXB)、黄色(XbXb)或玳瑁色(XBXb),只有雌猫才表现玳瑁色,A项错误;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子代玳瑁猫的概率为1/4,B项错误;玳瑁猫只有雌性,要获得玳瑁猫,亲本一定有其他表现型个体,C项错误;黄猫(XbY、XbXb)与黑猫(XBXB、XBY)杂交,子代玳瑁猫的概率为1/2,此种杂交组合,出现玳瑁猫的比例是最大的,D项正确。E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28.E22013福建卷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
5、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表现型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基因型AA_ _ _ _Aa_ _ _ _aabbdd请回答:(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28(1)AaBBDD乳白花黄花11(2)81/5(3)AaBbDd乳白花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
6、定律的实质和应用。(1)白花油菜AABBDD的配子基因型为ABD,黄花油菜aaBBDD的配子基因型为aBD,二者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由于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F1可产生两种配子ABD和aBD,比例为11,F1与aabbdd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Dd、aaBbDd,从表格推知表现型为乳白花黄花11。(2)黄花aaBBDD与金黄花aabbdd杂交, F1即aaBbDd自交,F2中基因型共有9种,全为aa_ _ _ _,去掉金黄花aabbdd后,黄花基因型共有8种: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
7、abbDd,黄花个体共占F2的15/16,其中纯合子有3种,占F2的3/16,黄花中纯合子占3/15;即1/5。(3)如果要让四种花色同时存在,则可选择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代会出现所有的基因型组合便会获得四种性状,其中白花AA_ _ _ _的比例是1/4111/4,乳白花Aa_ _ _ _的比例是1/2111/2,黄花中aaB_ _ _和aa_ _D_的比例是1/4(11/16)15/64,金黄花的比例为1/41/41/41/64,可知乳白花的比例最高。31E22013新课标全国卷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8、。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
9、验的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31答案 (1)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1)依据题意,大量种植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且自交后代都是白花,说明该白花品系最可能为突变产生,该紫花品系能稳定遗传,应该为纯合子,即AABBCCDDEEFFGGHH。产生的白花品系能稳定遗传,说明其
10、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2)若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其他基因全部显性纯合,该白花植株的后代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全部为紫花。若该白花植株是5个品系中的一个,则AH基因有一对为隐性,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其中会有一个组合出现子代为白花的现象。32E2E72013新课标全国卷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
11、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作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_种。(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
12、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32答案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2)4(3)01(或100%)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孟德尔遗传定律及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1)由于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的有关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因此每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研究时可先分析其中一对基因的遗传现象,再将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并考虑。(2)红眼和棕眼的显隐性关系的可能性有两种:红色为显性;棕色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的位置可能有三种: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13、而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不可能同时位于X染色体上)。性状的组合方式共有6种,除了题干给出的2种外,还有以下4种: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3)按题假设,假设棕眼基因为A,长翅基因为B,由于子一代中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可知子代中长翅小翅31,棕眼红眼11
14、,可推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杂交子代的雌性个体无论何种翅形全为棕眼(XAX),而子代的雄性个体无论何种翅形全为红眼(XaY),即红眼个体全为雄性没有雌性,故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0,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1。5E22013天津卷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 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5B解析 此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
15、知识,属于理解和应用能力。两对等位基因杂交,F1为灰色,所以灰色为双显性性状,又根据F2中9331比例可知,米色为双隐性性状,黄色和黑色为单显性性状,A项错误;根据F2比例推出,Fl为双杂合子(AaBb),Fl与黄色亲本(假设为aaBB或AAbb)杂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B项正确;F2中灰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其灰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占1/9,其余为杂合子,C项错误;F2黑色大鼠中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bb和2/3 Aabb(1/3aaBB和2/3aaBb),前者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大鼠,后者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
16、D项错误。32E2E3E8G1G42013浙江卷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育种技术。(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
17、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_,将其和农杆菌的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_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32答案 (1)单倍体(2)抗性非糯性3/16(3)非抗糯性P:抗性糯性(Ttgg)F1雌配子雄配子TgtgTgTTgg抗性糯性Ttgg抗性糯性tgTtgg抗性糯性ttgg非抗糯性抗性糯性非抗糯性31(4)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Ti质粒DNA连接酶解析 该题考查了遗传规律和变异
18、育种的知识。甲(基因型为ttGG)的花粉经过EMS诱变(诱变使基因突变,利用了诱变育种)处理并培养等,最终获得了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从中分析可知,甲的花粉(基因组成为tg,经诱变处理后的)培养得到单倍体,但它不可育,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的丙(基因型为ttgg),该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乙(基因型为TtGG)和丙(基因型为ttgg)杂交,后代为抗性非糯性(基因型为TtGg)和非抗非糯性(基因型为ttGg),取其中抗性非糯性(基因型为TtGg)个体自交,后代有抗性非糯性T_G_占9/16,非抗非糯性ttG_占3/16,抗性糯性T_gg占3/16,非抗糯性ttgg占1/16。纯合子
19、自交后排若是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F2中抗性糯性个体自交后代若不出现非抗糯性,即为纯合子。遗传图解见答案。由于玉米不具有抗虫基因,该目的基因必须来自其他物种。在转入受体细胞之前,要将目的基因和基因载体结合,一般取质粒作为基因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和正常表达。目的基因和质粒都是DN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后要用DNA连接酶将其连接。E3基因在染色体上32.E2E3E8G1G42013浙江卷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
20、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育种技术。(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_,将其和农杆菌的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然后借助_连
21、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32答案 (1)单倍体(2)抗性非糯性3/16(3)非抗糯性P:抗性糯性(Ttgg)F1雌配子雄配子TgtgTgTTgg抗性糯性Ttgg抗性糯性tgTtgg抗性糯性ttgg非抗糯性抗性糯性非抗糯性31(4)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Ti质粒DNA连接酶解析 该题考查了遗传规律和变异育种的知识。甲(基因型为ttGG)的花粉经过EMS诱变(诱变使基因突变,利用了诱变育种)处理并培养等,最终获得了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从中分析可知,甲的花粉(基因组成为tg,经诱变处理后的)培养得到单倍体,但它不可育,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2014 【备考2014】2013高考生物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含解析 备考 2014 2013 高考 生物 模拟 分类 汇编 遗传 基本 规律 应用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5137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