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高陂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1.doc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高陂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永定高陂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练习1.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上)语文期末练习论语110章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2)结
2、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于思想的理解。答:_。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第四)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 与 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答:_。3、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 曾皙死,曾元
3、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注】彻:通撤,撤除。与:通予,给予。(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答:_。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颜渊、季路侍。子曰:盍
4、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节选自论语?公冶长篇)【注释】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长者叫侍。(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译文:_愿无伐善,无施劳。译文:_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_(2)孔子在谈他的志向时,实际上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有人认为,这个理想的社会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郊游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请你为这个观点阐述理由。(5分)答:_。5、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5、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B、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关心、爱护、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C、孔子认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有没有才华并不重要。D、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也要向对方学习,也要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
6、答:_。6、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注释:汎:音,同泛,广泛的意思。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这些比文更重要。B、孔子认为如果在道德修行之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文应该是在道德修养之后才追求的。C、亲仁就是贤贤,就是尊重贤者
7、,就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道德修养是君子立身行事的根本。D、儒家重视人的道德修为,轻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育观,完全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2)儒家为什么把德摆在比文更重要的位置?请谈谈你的认识。答:_。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注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里的礼,既指周礼中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
8、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这就突出地反映了和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谐。(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_。8、阅读下面论语有关选段的内容,回答问题。子曰:君子怀德,
9、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选自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选自论语里仁)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选自论语子张)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小人考虑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的小事。B、孔子认为君子在任何的时候都是不能违背仁德的,不论是在最紧迫的时候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C、孔子认为君子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君子的错误如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他D、在孔子的心中,君子是应该讲道德的,君子应该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在任何的时候都是不
10、能违背仁德的。结合上面选段内容,你认为作为君子应该有怎样的人格?答:_。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手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孟子告子上)【注】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愿:羡慕。膏粱:肥肉叫膏;精细色白的小米叫粱。文绣:古代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们都有希望尊贵的心理,而且每个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不过平时没有想到罢了。B、别人所给予
11、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一个人要自尊自贵,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有值得尊贵的东西。C、在孟子看来,厌恶膏粱文绣的生活,安贫乐道,修仁养义,能获得社会广泛的赞誉,才是真正可贵的。D、选段引用诗经的话,意在说明拥有仁义道德和好名声就不用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和绣花衣裳。(2)下面选段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的理解。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答:_。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注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里的礼,既指周礼
12、中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这就突出地反映了和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讲和谐。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和
13、谐。(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_。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学而)(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B、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首先要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去做。C、孔子认为,花言巧语,表现上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其实内心很少仁。D、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怕做不到。(2)在以上材料中,
14、你是如何理解孔子关于言与行的主张。答:_。1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会,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肴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注色,脸色,此处指好脸色。难,不容易。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馔:吃喝。(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敬父母
15、就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悦色。B、孔子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要让父母先吃,只要他们衣食无忧,就算是行孝道了。(2)孔子认为,孝为人之本。结合上面的材料,联系现实生活,请你谈谈对孔子孝的认识。答:_。1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
16、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选自论语公冶长)【注】盍(h):何不。伐:夸耀,自夸。施:表白。(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引导弟子颜渊、子路各自表达他们的志向,而孔子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显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怀抱。B、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有切磋,有请益,循循善诱,很自然地呈现出了孔门教与学的情景。C、在师生对话中,三人志愿不同,境界也有高下。子路性情豪爽,讲话鲁莽,只讲朋友义气,境界最为低下。D、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龙岩市 永定 中学 2014 _2015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