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高考化学 易错题分类解析 综合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含解析)(教师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备战2014】高考化学 易错题分类解析 综合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含解析)(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4】高考化学 易错题分类解析 综合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含解析)(教师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14高考化学分类错题本(教师版) 综合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易错题查找【易错题】(15分)聚合硫酸铁(SPFS)是一种新型的饮用水处理剂和城市污水净化剂,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Fe2(OH)n(SO4)3m。某研究小组将聚合硫酸铁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已知SO3的熔点为16.8 )。试剂:1.0 molL1的盐酸、1.0 molL1的KMnO4溶液、 0.1 molL1的BaCl2溶液、20%的KSCN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冰水。(1)聚合硫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2)固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实
2、验设计】实验步骤现象步骤1:取适量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1.0 molL1的盐酸,充分振荡使固体完全溶解固体溶解,没有观察到气泡,溶液呈黄色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20%的KSCN溶液,振荡溶液呈血红色步骤3:另取少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1.0 molL1的KMnO4溶液,振荡KMnO4的紫红色不褪去【思考与判断】根据上面的信息,可以确定固体产物的成分是_;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不考虑水蒸气)【提出假设】假设1: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3;假设2: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2、O2;假设3:所得气体的成分是_。【思考与判断】根
3、据上面的信息,可以确定固体产物的成分是_;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按下表的实验步骤写出预期现象与结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将少量气体产物通入盛有适量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然后加热再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步骤2:将气体产物缓缓通过浸在冰水中的U形管(如图),然后在U形管中加入适量0.1 molL1的BaCl2溶液,充分振荡【答案】(1)3 (1分)(2)Fe2O3 (2分)Fe2O36H=2Fe33H2O (2分)(3)SO3、SO2、O2(2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若品红溶液不褪色,则假设1成立 (2分) 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
4、红色,则假设2或3成立 (2分)结合步骤1中的: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假设2成立 (2分)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假设3成立 (2分)【学生答题分析】(1)价态要标正、负;(2)方程式要配平;(3)化学用语需要准确规范,化学用语不能出现错别字;【答题点评】本题属于实验探究题,考查知识较为基本,但本题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化学用语不规范,现象回答不准确,漏写关键点造成的,平时应该建立纠错笔记,加强规范化训练。查缺行动【知识补缺】1、化学实验常见的探究点(1)与反应物性质有关的探究点 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状态(气态、液态、固态)、浓度、用量、纯度等都属于反应物的性质,而这些性质的改变往往会对演示实验的效果
5、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因此,对于某一特定的反应而言,可以将反应物的某一或某几种性质确定为探究点,进行探究,从而得到能使实验效果最佳的反应物性质。(2)与生成物性质有关的探究点。 在与生成物有关的探究点中,通过对生成物的颜色、状态与气味等的观察,发现与预知结论稍有差异或截然不同的异常现象,是探究性演示实验设计的主要切入点。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异常现象,通过设计实验来科学、合理地解释这些异常现象是考题中常出现的题型。(3)与实验装置有关的探究点 实验装置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验反应装置的简约性、绿色性、安全性等角度出发,设计安全、绿色、简约的实验装置来提高实验的质量,是探究性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对
6、原有实验装置的改进或新实验装置的设计,体现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材中的实验有一些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或装置过于复杂,且对环境不利等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反应装置的探究来改进实验,使其达到理想的状态。(4)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探究点 化学问题或现象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诸如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医药、环境污染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进行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从中发掘这些问题或现象作为背景来设计实验,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体验科学探究。(5)与绿色实验有关的探究点 与绿色实验有关的探究点,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可以包括反应物、产物、实验装置等的探究。这些探究点的选择是出于实验绿色化呼声的需要,
7、也是当前实验设计中较为重视的一项内容。绿色实验的设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设良好的实验环境的重要手段。2、化学实验设计应用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节约性”等基本原则。(1)科学性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a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另外,宜用粗锌(利用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b同理,制取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用稀HCl,后两者要用浓磷酸。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制CO2不宜用H2SO4。因生成的微溶物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H2和C12混
8、合气体爆炸的演示实验,其成败关键是H2、C12两种气体的纯度要高,尤其是C12含水蒸气越少越好。 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挥发的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少,从而提高H2、Cl2中混合气体爆炸实验的成功率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一般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性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焐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a由A13
9、+制Al(OH)3需加氨水;b由AlO制AL(OH)3需通CO2气体。注意:氨水是Mg2+、Al3+、Fe3+的沉淀剂,这个知识点,不但可以用在它们对应氢氧化物的制备上,还可以用于它们的鉴别实验中。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2)可行性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在急用时:如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
10、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盐酸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1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如图119所示装置,既可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B进A出),又可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A进B出)。尾气处理 总之,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要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够满足。值得一提的是,实验仪器、试剂及方法不一定拘泥于课本上介绍的,重在实效。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必须使用,应注意有毒物品的回收处理,详细说明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14 【备战2014】高考化学 易错题分类解析 综合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含解析教师版 备战 2014 高考 化学 易错题 分类 解析 综合 实验 答题 规范 教师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