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A与过关)江苏省201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冲A与过关)江苏省201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A与过关)江苏省201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 斯大林模式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1) 实行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2) 对经济的指令性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方面,排斥市场调节。(3) 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1.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
2、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例1】 (2012南京学测)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布
3、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此话主要评价()A.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政策 B. 计划经济政策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新经济政策【例2】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交纳固定粮食税C. 推行农业集体化 D.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例3】 (2012江苏学测)“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
4、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颁布四月提纲 B. 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推行斯大林模式【例4】 (2012江苏学测)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A. 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 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C.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点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 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战
5、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 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 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拥护的C. 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重要作用 D. 使苏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2. 右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经济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B. 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 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D. 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考点2: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3.
6、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A. 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 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C.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D. 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考点3: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4. 20世纪20年代初, (苏俄)党内有同志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让这些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C.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5.
7、 阅读下表,分析导致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变化的政策因素是()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变化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 苏联的工业化方针 B. 农业集体化方针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苏俄新经济政策6. 西方有分析家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富有进取精神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这一经济形态经过现代化改造,在国家的调控下仍能发挥生命力。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 斯大林模式下的国营农场 B. 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A与过关江苏省201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堂演练 人民版 过关 江苏省 2013 高中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考点 击破 体验 行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5872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