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组织行为学】思考题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组织行为学】思考题小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4页 共14页新编组织行为学思考题第一章1、试述组织及其分类?答: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组织的分类:(一)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分类观点有:1.帕森斯社会功能分类说:组织可分为:以经济生产为导向的组织;以政治为导向的组织;整合组织;模型维持组织等四种类型。2.艾桑尼人员分类说:组织可分为:强制型组织;功利型组织;正规组织三种类型。3.布劳的实惠分类说:组织可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等四种类型。(二)国内学术界对组织的分类有以
2、下观点:1.按组织的性质分类,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五种类型。2.按组织是否自发形成,可以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2、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有何特点?答: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是: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这种两重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多学科性;二是来自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三
3、是来自管理的两重性。实用性。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它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3、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答: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重要的意义是: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4、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答
4、: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对未来的预见性。5、试分析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答: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1.观察法;2.调查法:包括谈话法、电话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3.实验法;4.测验法;5.个案研究法。6、试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答: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就是在管理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在管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对人的管理,于是,研究人的行为的规律,便成为管理
5、科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阶段,对人的管理表现为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不考虑人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这种不重视人的因素的倾向,逐步地被社会的发展所否定。社会的进步促使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组织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这些管理学的分支,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管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组织行为学正是在管理学特别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20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行为科学进入到组织行为的研究阶段,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西方国家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队伍、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进步。在研
6、究队伍方面,除了以心理学家为主体之外,还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参加;在研究范围方面,已由工业组织扩大到政治团体、公共机构、政府机关、军队、医院等各类组织;在研究方向方面,逐渐趋于综合化,综合有关学科的观点来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从单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从传统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发展到现场实验、参与观察以及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对组织的发展与变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学习型组织、流程再造、虚拟企业等组织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章1、个体行为具有哪些特性?决定
7、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个体行为具有特性有:1.行为的自发性;2.行为的因果性;3.行为的主动性;4.行为的持久性;5.行为的可变性。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1、个人主观内在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2、客观外在环境因素: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2、主要的个性理论有哪些?试分析特质观点与类型观点的不同。答:主要的个性理论有:个性的特质理论、个性的类型理论、个性的成熟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论。个性的特质理论:对于个性的最初的研究,是以特质理论观点开始的。特
8、质理论也是影响现代对个性研究的最主要理论思想之一。一般来说,特质的观点比较忽视情境对个性的直接影响作用,而更强调个性特征的稳定性和跨越情境的一致性特点。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卡特尔和艾森克。卡特尔提出的16种特质,已经成为后来人们研究特质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人们在测量特质,进行人员选拔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艾森克把个体的行为用类型、特质、习惯性反映和特殊性反应这四个概念来描述。个性的类型理论:把个体的典型行为反应方式进行分类,从而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的特点,并进一步指导个体对自己的发展和职业活动的选择。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对个性的类型理论贡献较大的人当推荣格。荣格对个性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提出内向和外向这两
9、个类型。后来,他又根据生活中人际交互的个性特点,将类型细分为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想像型等四种类型。在荣格的理论观点基础上,麦迪结合个体在后天发展的环境中由于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的高忧虑、低忧虑的因素特点,将个性类型分为外向高忧虑、外向低忧虑、内向高忧虑、内向低忧虑这四种类型。3、从能力、气质、性格这些个体差异特征上,分析它们对工作活动可能的影响是什么?我们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如何自觉应用这些原则?答: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由于先天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能力是带有很明显的差异性的。我们可以将个体能力的差异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能力的水平差异;能力的类
10、型差异;能力发展达到成熟需要的时间差异。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匹配。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在应用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能力阈限原则;能力合理安排原则;能力互补原则。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脾气”、“秉性”有很相似的内容。对个体的行为类型进行分析的工作,在人类社会早期就有记载。根据神经类型特点与心理动力性特点的结合,人们确定典型的气质的类型包括以下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气质差异应用的范围: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此外,要选拔和培训某些特殊专业的人员,也必须运用气质差异,
11、以提高培训效果。气质差异的应用要要遵循以下原则:气质绝对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能力是完成一定活动的必备的心理素质特征,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征,性格则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部分。通过性格的整合,使个体的心理特征成为一个整体。性格差异的分析,可用于思想教育、人员选拨、行为预测等,此外,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要用到性格差异。性格应用要遵循以下原则:性格顺应原则;性格互补原则。4、知觉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在社会知觉中,容易出现的错觉现象有哪些典型表现?答:对影响知觉因素的分析,应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考虑.1.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特点;知觉
1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知觉对象的组合;2主观因素:需求、兴趣与动机的影响;气质与性格;知识与经验的影响。在社会知觉中,容易出现的错觉现象的典型表现形式有:知觉防御。晕轮效应(或哈罗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定型效应。5、请正确评价价值观对个体行为与组织整体行为的影响。答: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行为,而且还影响整个组织行为,进而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在同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有人重视金钱报酬,有人更注意工作成就,或更注重权力地位。这就是因为价值观不同所导致的这种不同的侧重。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
13、他们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认为这个规章制度是合理的人,就会认真地贯彻执行;认为这个规章制度是错误的人,就会拒不执行。而这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因此,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选择组织目标时,就必须考虑到与企事业单位有关的各种人员的价值观。只有在平衡各方面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合理的组织目标。6、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何作用?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与情感的作用:1.情绪与情感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2.情绪与情感影响人的学习与工作效率;3.情绪与情感影响人的健康。7、如何培养和调适
14、情绪和情感?答:1.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引导人们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情感的培养: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三章1、什么是激励?如何理解激励的含义?答:激励指的是鼓舞、指引和维持个体努力指向目标行为的驱动力,它对行为起着激发、加强和推动的作用。受到高度激励的组织员工会努力工作,以实现绩效目标。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目标导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向行动。2、激励理论包括哪四大类?试简要说明其不同的侧重点。答:内容型激励理论。
15、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人们行为动机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奥德佛的ERG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励的心理过程以及行为的指向和选择,说明行为怎样产生、怎样向一定方向发展,怎样保持下去以及如何结束的整个过程。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着重研究激励的目的,说明怎样引导人们改正错误的行为,强化正确的行为,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和挫折理论。罗伯特豪斯和迪尔的综合激励理论,其综合激励公式是用激励力量结构公式从内激励和外激励两个方面揭示了如何提高激励水平。3、马斯
16、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管理中有哪些应用?答: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般而言,生存和安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组织行为学中激励理论的基石,他所提出的需要层次性的观点反映了社会的现实,所提出的人类需要自低级到高级逐步满足的次序也大体上符合人的本性,能够帮助管理者管理好组织。了解员工的需要是应用需要层次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不同的组织中、不同的时期的员工以及组织中不同的员工的需要充满差异性,而且经常变化。因此,管理者应该经常性地用各种方式进行调
17、研,弄清员工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4、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应用双因素理论?答:赫兹伯格 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员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的积极性。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处理不当,或者说这类因素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会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反之,满足这些需要则只能防止员工主生不满情绪。这就是双因素理论。应用双因素理论时应注意: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
18、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管理者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5、简述奥德弗的ERG理论。答:ERG理论又称为成长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有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6、简述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答:成就需要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人还有哪些需要。麦克利兰认为人在较高层次上还有三种需要,就是
19、:成就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7、试比较有代表性的内容型激励理论。答: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由于理论的内容都围绕着如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故又称为需要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郝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奥德弗的ERG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郝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奥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自我实现尊重社交安全生理激励因素成长相互关系生存需要成就权力归属保健因素8、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
20、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可能,其积极性才高。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其公式是: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 (.) 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1)。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01)。9、如何评价和应用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答:期望理论给我们实施激励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管理者不要泛泛地抓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抓多数被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
21、。(2)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如果每月的奖金多少不仅意味着当月的收入状况,而且与年终分配、工资调级和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挂钩,则将大大增大效价的综合值。(3)适当加大不同人实际所得效价的差值,加大组织希望行为和非希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如只奖不罚与奖罚分明,其激励效果大不一样。(4)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期望概率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关键要适当。当一个期望概率远高于实际概率时可能产生挫折,而期望概率大小时又会减少某一目标的激发力量。实际概率最好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使大多数人受益。但实际概率应与效价相适应,效价大,实际概率可以小些,效价小,实际概率可以大
22、些。10、根据期望理论应如何激励员工?答:(1)针对员工的需要设置报酬和奖励措施(提高效价V);(2)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增强其达到目标的信心(提高EP);(3)建立报酬与个人绩效挂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PO)。11、公平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应用公平理论?答: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员工作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公平理论提示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公平感。公平是组织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要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要实行量化管理,增加公开性
23、。综合设计,加强对员工的教育。12、强化的基本方式有哪些?如何应用强化理论?答:强化的基本方式有:(1)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2)消极强化;(3) 惩罚; (4)自然消退。管理者在运用强化理论实施激光器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选择强化物;(2) 正确选择强化的方式;(3)正确选择强化的时间;(4)设立一个目标体系;(5)要及时反馈、及时强化;(6)强调员工的社会学习(间接行为改造);(7)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强化。13、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两方面的原因。(1)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由客观环境因素所构成的挫折主要
24、有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是指因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困难。物质环境因素是指由于物质的缺乏或故障,使人们无法满足其需要而形成的挫折。社会环境背景因素又包括家庭环境、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三方面的因素。(2)主观条件方面的原因。引起挫折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目标的适宜性。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目标应该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因而能有完成的机会。但在实际中,很多人所定的目标常常过高,不切实际,因而事与愿违。个人本身能力的因素。许多时候,由于个人的能力限制、生理缺陷或知识面窄等障碍,使人无法顺利达到目标,也会产生挫折。个人对工作环境了解的程度。要有效地完成工作、适
25、应环境,必须对工作条件及周围的环境作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如果对工作条件和环境了解不够,将会增加工作的难度,甚至会引起适应不良的情况。常使人遭受不必要的困难和挫折。个人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矛盾。人们对于事物的取舍,是否愿意在某项事物或工作上花时间、花物力,都取决于其价值观念。每个人都只愿做他所认为值得做的事。但有许多时候,人们可能同时追求两个以上的目标,而又无法都达到,就必须有所取舍。14、简述综合激励模式的内容。答:综合激励模式是由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提出来的,他通过一个模式把上述几类激励理论综合起来,把内外激励因素都归纳进去了,其代表公式是:公式中:代表某项工作任务的激励水平,
26、即动力的大小;it:代表工作本身所提供的效价,它所引起的内激励不计任务完成与否及其结果如何,故不包括期望值大小的因素,即期望值为;ia :代表完成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也就是主观上对完成任务可能性的估计;ia :代表完成任务的效价;ej :代表完成工作任务能否导致获得某项外在奖酬的期望值;ej :代表某项外在奖酬的效价;(i :内在的;e :外在的;t :任务本身的;a :完成;j :外在的奖酬项目) 上述展开的公式中包括了三项内容: it 表示工作任务本身的效价,即某项工作对工作者本人有用性的大小,也就是这项工作本身的内激励力的大小。ia ia 表示工作任务的完成所引起的内激励作用。 ia ej
27、 ej 表示各种外在奖酬所起的激励效果之和。其中引入两项期望值,ia 是对完成工作任务可能性的估计,ej 是对完成工作任务与获得奖酬的可能性的估计。这三项内容中,第一项纯属内在激励;第二项属于内在激励,但着眼于工作任务本身完成的效价即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意义;第三项则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前提,研究工作任务完成后导致结果的可能性与效价,主要是外在的奖酬带来的激励。这三部分激励力量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相辅相成,但不一定缺一不可。15、有效激励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有效激励应遵循按需激励原则、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奖惩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28、严格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的原则。16、激励的方法与手段有哪些?答: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目标激励、工作激励、持股激励、榜样激励、组织文化激励与危机激励。第四章1、什么是群体?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答: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和满足: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2、试分析群体的发展阶段?答:群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提出了不少关于群体发展的理论。其中公认为比
29、较完善的是塔克曼在1965年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群体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风暴阶段; 第三阶段正常化阶段; 第四阶段发挥作为阶段。3、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有哪些?答: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影响群体规范建立和发展的因素有:个体的特征;群体构成;群体的任务;物理环境;组织的规范;群体的绩效;心理因素。4、什么是内聚力?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答: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影响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有:1、群体的领导方式;2、外部的影响;3、群体规模
30、;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5、班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隔离;7、群体的绩效;8、其他因素。如群体中的的信息交流方式、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5、群体决策有哪些方式?答:群体决策方法有:1、头脑风暴法;2、德尔菲法;3、提喻法(哥顿法);4、方案前提分析法;5、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6、人际关系有哪些功能?研究人际关系有何意义?答:人际关系也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交流的有机渠道。人际关系的功能有:产生合力;形成互补;激励功能;
31、联络感情;交流信息。研究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不仅能有力地推进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研究人际关系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社会职能,结合实际,设计科学的人际关系结构,并通过有效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况。7、试分析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答: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合作
32、性增强,分散性减弱;复杂性增强,单一性减弱。8、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答:人际交往的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应主动引导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和交往气氛,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措施;搞好民主管理,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群体成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理顺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等。群体成员应自觉地加强修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视性格锻炼;加
33、强自我意识;提高人际关系的技巧等。9、团队与群体有何区别?为什么要组建团队?答:团队与群体的差异表现在:共享领导权、责任的承担、目标、工作产品、沟通、有效性和工作风格等方面。之所以要组建团队,是因为团队是由少数为达到共同目的具有互补技能和整套工作指标及方法并共同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人群集合。团队是为满足创造性、灵活性和高水平绩效的新型组织的需求而设计出来的。团队的内聚力和责任感更强,同时较其他类型的群体而言,能使成员的才能发挥得更好。它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团队与群体很相似,它们都要经历各种发展阶段,要被区分为各种角色
34、,要创建规范,建立文化,也需要有沟通结构。工作团队与群体也存在着差异。工作团队一般有以下基本特征:(1)目标明确。(2)界限不明。(3)角色分工。有效团队的成员必须在清楚的组织架构之下,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和分工。(4)对于共同目的的承诺。有效的团队有一个大家共同追求的、有意义的目标,它能够为团队成员指引方向、提供推动力,让团队成员愿意为目标贡献力量。(5)领导和结构。高绩效的团队还需要领导和结构来提供方向和焦点,以确定一种大家认同的方式,保证团队在达到目标的手段方面团结一致。(6)责任心。成功的团队能使其成员在集体层次和个人层次上都承担责任,并各自地和共同地为团队的目标和行动方式承担责任。(7)
35、公平的绩效评估。高绩效的团队是以群体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利润分享、小群体激励,能提供有效的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手段。(8)相互信任。高绩效的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高度信任,团队成员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征、工作能力。(9)在组织中有三种比较典型的工作团队: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10、试述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答:组织中的信息沟通的目的是促进变革,即对有助于组织利益的活动施加影响。信息沟通的作用在于使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法,传给适当的人,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迅速的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具体地说,信息沟通的作用包
36、括:第一,沟通可提供充分而确实的材料,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沟通是组织成员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工具。第三,沟通是组织成员之间、特别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关键。11、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答:有效的信息沟通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四个步骤,三个要素是指信息的发送者(信息源接受者、信息,四个步骤是指注意、了解、接受和行动。要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必须遵循信息沟通的原则和满足信息沟通的要求。信息沟通的原则是明确的原则;完整性的原则;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信息沟通的要求是沟通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沟通的内容要确切。沟通要有诚意,取得对方的信任并建立起感情。提倡平行沟通。
37、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和口头沟通。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12、试述谈判的过程。答:谈判是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持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协商过程。它是解决冲突、维持关系或建立合作构架的一种方式。谈判一般由五个阶段构成:准备和计划、界定基本原则、阐述和辩论、讨价还价和解决问题、结束与实施。13、试分析谈判的策略与影响因素。答:谈判策略是指谈判人员为取得预期成果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它是各种谈判方式的具体运用。简单的说,谈判策略是一种可以预见和可能发生情况下应采取的相应的行动和手段等。在谈判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只有在谈判中实施灵活多变的策略,才能实现利益目标。开局阶段的策略是创造良好的气
38、氛和开场陈述;实质性谈判阶段的策略包括报价、讨价还价和僵局处理等策略;最后阶段的策略有成交阶段的策略和未成交时的策略。14、什么是弱势群体?试述弱势群体的成因。答: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自然或社会原因而使得其权利处于不利地位的特定群体。那些基本权利受到了损害的群体,就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成因:第一,由于新的技术革命的作用,一些传统的职业正在被淘汰。第二,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第三,社会性弱势群体中大多是我国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阶级或阶层。第四,在我国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速转型,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在一定时期具有扩大的趋势。1
39、5、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答: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原则,如以人为本、平等、特殊保护、区别对待和合理性等等,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起着统帅和指导作用,是其他一系列保护制度的基础和源泉。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基本方式:要建立起一整套稳定、明确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平等的公民权利;要建立和健全一个保护和保障既有权利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机制;增强弱势群体在法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的参与;完善弱势群体的权利救济机制。第五章1、领导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对领导行为分别有什么影响?答:领导的三要素是指领导者、被领导者(追随者)和组织环境。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领导者与其下属可以相互影响,但两个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领导者对其下属
40、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下属对领导者的影响力,正因为如此,领导行为才得以实现。在组织的活动中,相对于领导者的主体地位,被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客体;而相对于组织活动的作用对象来说,被领导者又与领导者共同构成主体。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特性一定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领导过程和领导效果的好坏就有很大的影响。2、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是什么?答:领导者的责任有职位责任;非职位责任。领导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能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3、特性理论包括哪些内容?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答:特性理论按其
41、对领导特性来源所作的不同解释,可分为传统特性理论和现代特性理论。现代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培养的。特性理论主要有斯托迪尔的个人品质论、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意见和鲍莫乐的十大条件论。一个优秀领导者的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4、三种领导方式理论、管理系统理论分别提出了哪些领导方式?每种领导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三种领导方式理论提出了专制方式、民主方式和放任自流方式。具有专制方式的领导者以力服人,即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具有民主方式的领导者以理服人、以身作则,他们使每个人作出自觉的有计划的努
42、力,各施其长,各尽所能,分工合作。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则对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权力完全给予个人,一切悉听自便,毫无规章制度。管理系统理论有四种管理方式:被称为“压榨和权威式”的方式。被称为“开明和权威式”的方式。可称之为“协商式”的方式。是最富于参与性的方式,因而把它称之为“集体性参与”的方式。每种领导方式的主要特征详见P206-207、P209。5、领导行为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行为连续理论分别依据什么标准来划分领导方式?管理方格理论提出的五种典型领导方式分别是什么?答:斯多基尔和沙特尔四分图理论依据领导者关心人和关心组织的高低程度来划分领导方式,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图理论依据领
43、导者对人和对工作关心的程度划分领导方式,领导行为连续理论依据权力的来源和应用以及部属参与决策的程度来划分领导方式。管理方格理论提出的五种典型领导方式分别是:第一,(1,1)方式为贫乏型的管理。第二,(9,1)方式为任务第一型的管理。第三,(1,9)方式为俱乐部型的管理。第四,(9,9)方式为团队式管理。第五,(5,5)方式为中间型管理。6、菲德勒模式、途径目标理论、领导规范模式分别提出了哪些情境因素?每种情境因素的含义是什么?答:菲德勒模式认为,人们之所以成为领导者不仅在于他们的个性,而且还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因素和领导者同群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三个基
44、本方面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激励下级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使下级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有四种领导方式可供同一领导者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使用:一是支持型领导方式。二是参与型领导方式。三是指导型领导方式。四是以成就为目标的领导方式。领导规范模式认为,领导者可以通过改变下属参与决策过程的不同程度,来表明领导者的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根本没有对所有情况均适用的、唯一正确的领导作风,而应该开发一系列的领导者行为,从专制独裁的到参与管理的不同领导方式。7、什么是组织中的政治行为?其决定因素有哪些?答:组织中的政治行为:那些不
45、是由组织正式角色所要求的,但又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中利害分配的活动。也就是指组织中的个体或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资源,争夺权力的活动。其决定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8、领导决策的心理障碍有哪些?个体决策与集体决策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领导决策的心理障碍有:1、从众心理,如对上级领导惟命是从、总是被动地模仿别人、屈从于公众的舆论和多数人的意见等;2、自我辩解心理;3、褊狭与刻板。个体决策的速度快、正确性较差、创造性较大、冒险性因个人的个性、经历而异。集体决策的速度慢、正确性较好、创造性较小、集体决策中若集体成员,特别是领导者富有冒险性,则趋于冒险性;反之则相反。个体决策
46、与集体决策各有特点,两种决策方式对解决不同的问题、任务和决策目标各有所长。9、决策科学化有哪些内涵?答:决策科学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注意区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注意决策的目的、条件和标准;3、注意依靠充分的情报资料和科学的决策方法;4、要建立和健全科学决策的支持系统。10、领导效能包括哪些要素?如何科学有效地考核领导效能?答:领导效能就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即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能力和获得的领导效率与领导效益的系统综合。它包括三个要素:第一,领导能力。第二,领导效率。第三领导效益。领导效能考评的指标:用人效能。决策办事效能。时间效能。组织的整
47、体贡献效能。领导效能考评的方法:目标考评法。员工评议法。定量分析法。比较考评法。模拟考评法。11、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有哪些?答:领导者行为监控分为事前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对领导行为进行监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引咎辞职。问责制。弹劾制。12、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是什么?领导者选聘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合理的领导班子应该具有哪些特征?答: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是:第一,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第二,要求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发布的命令要一致,即实行统一指挥。第三,要求领导者直接管理。第四,要求领导者加强组织内外信息沟通联络,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第五,要求领导者掌握激励理论,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第六,要求领导者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领导方法。领导者选聘的途径:1、从组织内部选聘;2、从组织外部招聘。领导者选聘的方法:1、工作模拟法(情境模拟法);2、实绩考核法;3、分解协调法;4、面试。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子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梯形的年龄结构;2、互补的知识结构;3、配套的专业结构;4、叠加的智能结构;5、协调的气质结构。13、领导者如何使用领导艺术来提高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答:(一)待人艺术:1、对待下级的艺术:知人善任的艺术。批评教育的艺术。关心、爱护的艺术。助人发展的艺术。上下沟通的艺术。2、对待同级的艺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