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 第十五单元 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 第十五单元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 第十五单元 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扬州模拟)1921年列宁在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C.“功劳”是指该政策在特定环境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D.列宁决定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013南京师大附中模拟)1920年夏,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
2、小新经济政策”。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他地区几乎要拖延一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 )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B说明余粮收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3.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自由放任4.改革是推动制度完善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改革中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可以相互借鉴,下列关于苏俄
3、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苏俄利用了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B.苏俄粮食税有利于逐渐向社会主义过渡 C.罗斯福采取了苏联式的国家干预经济D.美国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民主5.“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6.(2013太原模拟)下面是俄
4、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项目年份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1926年工业产量比重生产资料生产40.7%43.7%48.1%43.4%43.9%消费资料生产59.3%56.3%51.9%56.6%56.1%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7.1926年,斯大林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这表明斯大林( )A认为新经济政策是错误的
5、B认为苏联应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化建设上来C认为苏联即将开始的工业化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认为苏联工业化应该以重工业为核心8.分析比较下列两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界打击很大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9.(2013苏北四市一模)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 )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B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C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6、D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10.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到苏联对社会主义所持的是怀疑态度,而1934年第二次来到时,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维尔斯说这句话的主要着眼点是( )A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B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力量D苏联与西方暂时处于和平共处状态11.(2013宿迁一模)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大规模开垦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B.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利,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
7、益C.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D.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12.(2013常州模拟)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2南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
8、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 286.51 387.9请回答:(1)材料一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8-1937年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2)材料二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试从经济方面分析原因。(6分)(3)结合材料一分析20世纪30年代
9、的苏联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新时期,中国为解决经济体制弊端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14.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一 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霍布斯鲍姆材料二 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
10、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四 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阶段英格兰尼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俄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500-15497.46.74.03.91550-15997.34.44.31600-16496.74.54.01650-16999.36.24.13.81700-17496.34.13.51750-179910.17.05.14.71800-18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纪金榜 【世纪金榜】江苏专版2014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二 第十五单元 新人教版 世纪 金榜 江苏 专版 2014 高中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提升 作业 十二 第十五 单元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5962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