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 (考纲自主研读+命题探究+高考全程解密) 第1讲运动的描述(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 (考纲自主研读+命题探究+高考全程解密) 第1讲运动的描述(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 (考纲自主研读+命题探究+高考全程解密) 第1讲运动的描述(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讲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考纲要求)【思维驱动】 (单选)(2012南京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C地球很大,又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解析参考系可以是固定不动的物体,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选项A错误,B正确;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答案B【知识存盘】 1.质点(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2)把物体看做质
2、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2参考系(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路程和位移、速度和速率(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图111(多选)如图111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半个圆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B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C人在B点瞬时速度方向由A指向
3、BD人在B点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解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所以人从A到B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指向B,A正确、B错误物体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人在B点时的运动方向为沿B点的切线方向,所以人在B点瞬时速度方向沿B点的切线方向,C错误、D正确答案AD【知识存盘】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2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
4、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3速度(1)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个就是速度(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是矢量(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4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加速度(考纲要求)【思维驱动】(单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
5、化快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解析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错由va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答案B【知识存盘】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a3单位:m/s24方向: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质点与几何“点”: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的模型,有质量,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考点一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典例1
6、】 (多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中国乒乓球队队员马林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单的金牌,在研究他发出的乒乓球时B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射击中,研究美国名将埃蒙斯最后一枪仅打了4.4环的子弹时C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时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解析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乒乓球有转动,这种转动不能忽略,所以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研究美国名将埃蒙斯最后一枪仅打了4.4环的子弹的运动时,由于子弹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所以可以看做质点;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时,可以忽略哈雷彗星的自转,也可以看做质点;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不需要考虑汽车
7、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汽车可以看做质点,所以选项B、C、D正确答案BCD图112【变式跟踪1】 (多选)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112所示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舟九号”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关于以上消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时37分”表示是时刻B“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位移和路程都为零C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的过程中,不可以把“神舟九号”看成质点D“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
8、周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零,平均速度也不为零解析“18时37分”是“神舟九号”发射的瞬间,指时刻,A对;“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路程不为零,B错;在交会对接的过程中,对“神舟九号”姿态调整,涉及到转动,所以不能将“神舟九号”看成质点,C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判断D错答案AC,借题发挥1对质点的理解(1)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有转动但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2)不以“大小”论质点,同一物体看“情况”2对“理想化模型”的理解(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2)物理
9、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 如“质点”、“轻杆”、“光滑平面”、“自由落体运动”、“点电荷”、“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考点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图113【典例2】 (多选)如图113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 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审题流程解析由可得:AB m/s1 m/s,A
10、C m/s,故A、B均正确;所选取的过程离A点越近,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由A经B到C的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故B点虽为中间时刻,但其速度不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D错误答案ABC【变式跟踪2】 (单选)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A18 m/s、2 m/s、6 m/sB18 m/s、2 m/s、2 m/sC2 m/s、2 m/s、18 m/s D18 m/s、6 m/s
11、、6 m/s解析由瞬时速度公式可得t2 s时的瞬时速度为v6622 m/s18 m/s,物体经时间1 s速度减为0,由x随时间t变化关系可知在t0到t2 s内发生的位移为x4 m,所以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为2 m/s,由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可知在t0到t1 s内发生的位移为x14 m,所以从t0到t2 s内通过的路程为s12 m,所以t0到t2 s间的平均速率为6 m/s,A对答案A,借题发挥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粗略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2瞬时速度的粗略计算方法: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3平均速度的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 考纲自主研读+命题探究+高考全程解密 第1讲运动的描述含解析 新人教版 创新 设计 2014 高考 物理 一轮 自主 研读 命题 探究 全程 解密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507283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