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 .doc
《《安全操作规程》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 .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铁辆1995100 号第二章 列车检修所列车检修所的任务、分类、设置第 8 条 列车检修所(以下简称列检所)是车辆运用维修的基地,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所在车站列车的检查和维修,发现并处理车辆故障;扣留定检到期、过期车,以及需要摘车施修的技术状态不良车;维护运用货车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第 9 条 列检所按其所处位置及工作性质分为主要列检所和区段列检所。列检所的设置应根据铁路运输的需要,在保
2、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列车到达、始发、中转及编组工作量、车流方向、机车交路、站场设置、运行区段及线路对车辆的运行要求等条件。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便于车辆检修,合理的作业布局,既要保证行车安全,也要防止设点过多或重复作业。1.主要列检所应设在列车编组作业量较多或大量装卸货物的车站。2.区段列检所应设在列车编组作业量较少或中转列车较多的车站对分散的装卸点(包括对翻车机翻卸前后的车辆及出入解冻库的车辆进行技术检查的装卸检修点)可由列检所或装卸检修所派驻检车人员负责车辆的技术交接和维修工作。3.在接近长大下坡道的车站设制动检修所。4.在主要或区段列检所之间的适当地点,须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站、处理站。在干
3、线上要建立红外线轴温检测网(布点距离 30km 左右)。第 10 条 主要列检所及铁路局交界口列检所的设置、撤销和变动均须报部批准,铁路局交界口列检所规定为距两局分界点最近的主要或区段列检所。区段列检所,轴温探测站、处理站可由各铁路局根据需要设置,并报部备案。列车检修所的技术作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业范围及质量标准。第 11 条 主要列检所对到达解体及编组始发或有调中转列车,区段列检所对到达解体及编组始发的列车和加挂的车辆,须按下列检查范围和维修质量标准认真检查、维修,保证列车各部位状态能安全运行到达下一个负责检查该部位的列检所。1.
4、车轮磨耗、擦伤、剥离、凹入、缺损不过限。2.消除热轴故障;滚动轴承外圈、前盖、承载鞍、轴箱无裂损,密封罩、轴端螺栓无脱出;滑动轴承轴箱及部件齐全作用良好;轴箱盖螺栓无松动。3.侧架、摇枕无裂损,旁承游间符合规定限度;轴箱、摇枕弹簧无折断(重车摇枕圆簧折断每转向架不超过一个)、窜出、丢失。4.车钩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钩提杆及座、链齐全、作用良好,互钩差不超限;从板、从板座、缓冲器、冲击座无破损;钩尾框托板及钩尾扁销螺栓螺母无松弛,车钩托梁螺栓螺母无丢失 5.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空重车位调整正确;制动软管、各塞门及手把,缓解阀及拉杆无破损、丢失;闸调器无破损;守车
5、紧急制动阀完整,风表作用良好。6.闸瓦托吊、制动梁支柱、槽钢及弓型杆无裂损;闸瓦磨耗不过限;闸瓦、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安全链无脱落、折断;下拉杆下垂不过限;各拉杆、杠杆、圆销、开口销、U 型插销(螺栓)无折断、丢失。7.手制动机配件齐全、无破损。8.中、侧、端、枕及牵引梁无裂损;中、侧梁下垂、车体倾斜或外涨不过限。9.车门、车窗无丢失(包括守车);车门、平车端板(渡板)折页无折断,圆销、开口销无丢失;罐车卡带无折断;罐体及阀不漏泄。10.空车定检不过期。第 12 条 由列检所所在站编组始发的直达列车,若途经主要列检所,须按下列检查范围和维修质量标准认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列车各部位状态能安全
6、运行到达下一个负责检查该部位的列检所。1.车轮磨耗、擦伤、剥离、凹入、缺损不过限。2.消除热轴故障;滚动轴承外圈、前盖、承载鞍、轴箱无裂损,密封罩及轴端螺栓无脱出;滑动轴承轴箱及其部件齐全、作用良好;轴箱盖螺栓无松动。3.侧架、摇枕无裂损,旁承游间符合规定限度;摇枕弹簧无窜出、丢失。4.车钩及钩尾框无裂损;钩舌销无折断;钩提杆、链齐全,互钩差不超限;从板、从板座、缓冲器、冲击座无破损;钩尾框托板及钩尾扁销螺栓螺母无松弛,车钩托梁螺栓螺母无丢失.空气制动机作用良好;空重车位调整正确;制动软管、各塞门及手把,缓解阀及拉杆无破损、丢失;闸调器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
7、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破损;守车紧急制动阀完整,风表作用良好。6.闸瓦托吊、制动梁支柱、槽钢及弓型杆无裂损;下拉杆、固定杠杆、移动杠杆、闸瓦托吊的圆销、开口销、U 型插销(螺栓)、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过限。7.中、侧梁下垂及车体外涨不超限。第 13 条 区段列检所对中转列车须按下列检查范围和维修质量标准认真进行检查、维修,保证列车各部位状态能安全运行到达下一个负责检查该部位的列检所。1.消除热轴故障。2.下拉杆、固定杠杆、移动杠杆、闸瓦托吊的圆销、开口销、U 型插销(螺栓)、闸瓦及闸瓦插销无折断、丢失,闸瓦磨耗不过限。3.车钩托梁及钩尾扁销螺栓、螺母无丢失,车钩互钩差不过
8、限。4.中、侧梁下垂及车体外涨不超限。第 14 条 对已实行机车长交路取消列检技术作业的直通列车,列检所只负责红外线轴温探测预报的热轴故障的处理。第 15 条 对制动检修等有特殊要求的列检所,各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查定作业范围;枢纽地区的小运转列车作业方式及范围由各铁路局自定。第 16 条 固定循环车组,在运行区间内无列检所时,各铁路局应根据具体情况,规定检修期限及范围,送就近列检所检修,确保行车安全。第 17 条 列检发现车辆故障,应积极组织在列车队内维修;但对处理影响行车安全的较大故障及超过技检时间影响解体作业或正点发车时,可以摘车送站修线施修,主要范围规定如下:1.轮对不良需要更换或
9、滚动轴承轴温超过规定;滚动轴承外圈、前盖、承载鞍、轴箱裂损,密封罩及轴端螺栓脱出。2.摇枕、侧架、轴箱、心盘裂损。3.车钩、钩尾框裂损,缓冲器、从板、从板座、冲击座破损。4.主、支管、制动缸、副风缸、降压气室、工作风缸、闸调器破损。5.车底架各梁裂损、弯曲、下垂过限。6.侧、端、角柱外涨过限。7.空车车门脱落、丢失,棚车门锁扣鼻损坏,棚车漏雨,敞车端、侧、门板破损影响装车。8.罐车罐体及阀漏泄,卡带折断。9.车体倾斜超限;底开门关闭不良;旁承游间不符合规定。10.车辆脱轨及其他需要铆焊施修的故障。11.守车不良影响运用。12.有撞车、脱线等事故痕迹的车辆,经检查确定为事故车辆。列车制动机试验和
10、制动关门车的限制。第 18 条 主要区段列检所对解体、编组的列车到达后及始发前,须施行列车制动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的全部试验。到达列车所在站须在列车制动机试验结束后,再进行排风作业。主要列检所对无调中转列车,区段列检所对有调中转列车均实行一次全部试验。区段列检所对无调中转列车施行简略试验。长大下坡道地区和重载列车的制动机试验办法由各铁路局自定。第 19 条 列检所应使用地下风管路进行列车制动机全部试验;无地下风管路或地下风管路因检修、故障等原因不能使用时应利用本务机车进行全部试验。始发列车利用地下风管路施行制动机全部试验后,连挂机
11、车仅做简略试。第 20 条 列车制动机试验须符合下列要求:一、全部试验:在列车尾部最后一辆车上安装试验用的风表,并确认主管风压达到规定压力;守车风表与试验风表的压力差不超过20kPa。1.漏泄试验(到达列车不做):将制动阀手把置于保压位或关闭。第一辆车的折角塞门,使列车管系保压一分钟,列车管压力下降不超过 20kPa。2.感度试验:制动阀手把置于常用制动位,减压50kPa(编组60辆以上时为70kPa),全列车必须发生制动作用,并在一分钟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然后将制动阀手把移至运转位置充风缓解,全列车须在一分钟内缓解完毕。3.安定试验:制动阀手把置于常用制动位,减压 140k Pa,不得发生紧
12、急制动,并确认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规定。4.持续一定时间保压试验(在长大下坡道前方的列检所进行):制动阀手把置于常用制动位,减压 100kPa 后,手把移至保压位置,在 3 分钟之内不得发生自然缓解。二、简略试验:列车主管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将机车制动阀手把放在常用制动位,减压 100kPa,由列车后部检车员确认最后一辆车发生制动作用,然后向司机显示缓解信号并确认缓解作用。第 21 条 经列检所所在车站编组始发的列车闸瓦压力须符合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主要列检所编组始发的列车中不得有制动故障关门车辆。检修回送车及因货物关闭的制动关门车,不得超过列车总辆数的 6%(尾数不足一辆时按四舍五入计算)
13、制动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三辆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两辆,列车最后一辆有自动制动作用的车辆之前不得超过一辆。红外线轴温探测。第 23 条 红外线轴温探测工作对保证行车安全、防止车辆热切轴事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建立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网络,应在铁路局设立监控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心,分局设立红外线轴温探测报警中心,列检所设立复视中心。第 24 条 列检所、区间红外线轴温探测站对到达及通过的列车均须实施红外线轴温探测,及时预报并处理车辆热轴故障。第 25 条 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安设施,各铁路
14、局须按照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管理规程(简称红规)制定红外线轴温探测技术管理细则,加强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工作,确保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的质量和正常使用。建立车辆热轴故障预报、处理制度,形成规范,明确责任。第 26 条 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投入使用及预报热轴故障信息的标准须按规定报铁路局车辆处审批,并报铁道部车辆局备案。第 27 条 列检所红外线检车员应与列检值班员(分局红外线探测报警中心与分局调度所行车调度,区间探测站应与车站值班员)及时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车辆热轴故障信息的预报、通报及反馈工作。由于停电、设备故障等原因,不能正常探测预报时,应及时通知列检值班员,由列检值班员向现
15、场通报进行轴温触手检查,同时做好有关记录。第 28 条 列检所的二代机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必须上、下探相结合。列检所须对下列车辆实行轴温触手检查:1.篷布遮盖轴箱,平车侧板放下;2.轴箱上部有积砂、积煤及沥青等异物;3.上开式轴箱或上部带弹簧的轴箱;4.车轮公称直径在 840mm 以上的车辆或使用鱼腹侧梁的车辆;5.侧梁下部有门碰木或冬季有冰柱挡遮轴箱的车辆;6.宽侧梁的集装箱平车;7.轴检过期车,并须开盖检查。第 29 条 须在红外线轴温探测记录纸带上注明车次、时间、辆数、班次、日期、热轴位置、值班人员等,记录纸带须完整,并保存 1 个月。第 30 条 红外线轴温探测装置供电电源必须与所在车站
16、信号电源的等级一致,并设置备用电源。在蒸汽机车牵引区段,应在红外线探头安装位置的来车前方 30m 处的线路左侧设置禁止放水、排汽的标志牌。线路整修、施工对红外线探测设备有影响时,施工单位应事先通知有关铁路分局车辆主管部门和车辆段配合工作,未经车辆部门允许,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拆卸、移动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列车检修所的设备、设施。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 34 条 在列检到发作业的线路两端来车方向的左侧钢轨上,应设置固定脱轨器(电动或电控)及信号防护装置。列车前后两端的防护距离均不少于 20m。列车质量监督。第 39 条 列车质量监督一、在
17、铁路局交界口列检所应建立技术不良车统计分析制度,对通过交界口由邻局进入的列车要进行技术状态鉴定。在到达检查中发现的技术状态不良车,应将车次、车号、故障部位登入台账,并及时用电话通知对方列检所,分析、查找漏检、漏修责任。其鉴定范围规定如下:1.列车在途中因车辆故障甩车或发生事故。2.到达检查发现燃轴或对燃轴车处理不当 3.轮对技术状态不良或滚动轴承故障需要更换轮对。4.磨损闸瓦托或制动关门车超过规定。5.车底架各梁裂折或车体外涨过限。6.车门、窗丢失,罐体漏泄。7.事故车。二、相邻两铁路局应建立交界口列检所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列车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联席会
18、议可由相邻两车辆段、铁路分局、铁路局分别组织召开,相邻铁路局车辆处每年至少应参加一次联席会议,会后应向铁道部车辆局报告工作情况。第 40 条 定检车质量监督 1.列检所发现在定检保证期内,因制造、定检漏检或加修不良造成的底架各梁、轮对、侧架、摇枕、车钩及钩尾框裂损,滚动轴承温度超过规定等,由发现的车辆段处理后,编制客货车故障记录(车统113),经车辆段长、验收主任签章,一式四份,分别报部、局及责任厂、段。其修复费用向责任厂、段转账清算,责任厂、段不得拒付。2.列检所发现在定检保证期内,因定检漏检或加修不良发生各梁裂损、棚车漏雨、罐车漏油、冰冷车冰箱漏水,由所属车辆段逐级请示铁路局、铁道部,回送
19、责任厂、段改进和修复或由责任厂、段派人处理。第三章 装卸检修所和车辆技术交接所装卸检修所第 42 条 装卸检修所的主要任务:1.负责进入货场、专用线、厂矿企业装卸车地点检查车辆使用情况,监督用车单位合理使用车辆,收集散失的车辆配件。2.利于车辆在装卸线上的停留时间对装车前和卸车后车辆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同时处理对装卸货物或行车安全有影响的车辆故障。3.办理进出厂矿企业专用线的车辆技术交接和损坏车辆的赔偿手续。4.宣传爱车工作,检查爱车制度、车辆技术交接协议的执行情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况。对违反铁路车辆使用规定,违章操作损坏铁路车辆或装
20、卸货物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有权制止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车辆技术交接所。第 44 条 在厂矿、港口、企业专用线内进行自装自卸,其装卸量每日平均在 200辆以上的地点设路厂(矿、港口、企业)车辆技术交接所。车辆技术交接所的主要任务:1.负责办理出入厂、矿、港口、企业车辆的技术交接和爱车宣传工作。厂矿、企业每年须与所在地车辆段签订车辆技术交接协议。车辆技术交接所根据需要可设在铁路与企业专用线或地方铁路相接的站场上。2.车辆技术交接范围按铁道部现行运用车技术条件,由铁路车辆部门和厂矿、港口、企业以及地方铁路在签订车辆技术交接协议中具体确定。未办理技术交接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铁路营业
21、线运行。损坏车辆时,须填写车辆破损技术记录(车统25),由双方共同检查确认,签字盖章,作为损坏车辆赔偿清算的依据。第 45 条 车辆技术交接所根据需要可设工作间,工具材料存放间和休息室等,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联络设备。车辆技术交接所的人员配备标准由各铁路局查定爱护铁路车辆。第 46 条 铁路车辆的各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日常爱车工作,在装卸工作量较大、专用线较多的站区或有翻车机、散装货物解冻库的地点由铁路与有关厂矿企业各方成立联合爱车领导小组,领导站区(地区)的爱车工作,定期组织路厂爱车会议,通报爱车情况,修订爱护车辆协议和车辆技术交接协议。各有关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爱车工作,并对损坏车辆进行统计分
22、析。规定每年九月第一周为“全国爱车周”,各铁路局要组织好“全国爱车周”宣传工作。第 47 条 各铁路局要对爱车人员颁发“爱车检查证”,爱车人员凭爱车检查证在爱车区域内进入铁路车辆停留和作业的车站、货场、厂矿、港口等单位进行爱车宣传,检查和监督爱护车辆协议的执行情况和车辆的使用情况。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不得阻碍爱车人员工作。第 48 条 装卸作业中的爱车工作由铁路部门与厂矿、港口等单位共同负责,应严格遵守铁道部公布的有关货物运输、装载加固的规定和要求。1.装车单位要严格按照货车车种、车型、用途和标记载重装车。装运超限、超长、集重货物时,应严格按铁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
23、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道部有关规定办理,禁止超载、偏载和集载。2.车辆装载的货物需要加温卸车时,严禁用明火烘烤和爆破等方式卸车。3.装卸货物时,严禁拆卸车门、车窗、端侧板和手制动机等车辆配件。罐车装货时,不得将货物流溢在罐体外部,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货物装卸后,分别由装车或卸车单位负责,将车门、车窗、端侧板、冰冷车冰箱盖、罐车人孔盖、阀盖关闭良好,并正确调整制动机空重车位置。4.各种装卸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与安装使用应适应铁路车辆的技术标准和性能要求。使用装卸机械设备作业时,不得损坏铁路车辆和威胁行车安全。第 49 条 厂矿企业新设或增设翻车机时,其设计方案须征求所在地铁路局
24、的意见,必须将铁路车辆整备,维修场地、人员、房屋、设备等纳入设计内容。新设翻车机投产前和已经投产的翻车机使用年限达到规定检测周期时,必须经过铁道部指定的检测单位和所在地铁路局车辆处共同进行测试、检查和鉴定,并将检测结果上报铁道部车辆局,经铁道部正式批准后方准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第 50 条 翻车机使用单位应与所在地铁路车辆段签订车辆检修与技术交接协议,协议应包含车辆技术交接、整备、维修和补油等内容。由于使用翻车机卸车作业需增加的铁路车辆检修人员和检修设施,以及车辆维修、补油及检测等所需要的费用,由翻车机使用单位承担。第 51 条 车辆上翻车机前应整备,翻车机翻卸后的车辆,必须由所在地车辆段派驻
25、人员进行技术检查,检查翻卸车辆技术状态及各部件损失情况,滑动轴承车辆必须开盖检查轴箱油润技术状态,要做好故障处理和补油工作。未经铁路车辆技术检查人员检查、整修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铁路营业线运行。第 52 条 厂矿企业新设或增设散装货物解冻库时,其设计方案须征求所在地铁路局的意见,必须将铁路车辆整备,维修场地、人员、房屋等纳入设计内容。新设散装货物解冻库投产前和已经投产的散装货物解冻库使用年限达到规定检测周期时,必须经过铁道部指定的检测单位和所在地铁路局车辆处共同进行测试、检查和鉴定,并将检测结果上报铁道部车辆局,经铁道部正式批准后方准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第 53 条 经散装货物解冻库解冻的车辆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摘录 安全 操作规程 铁路 货车 运用 维修 规程 摘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