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 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现制定xx镇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探索非公企业党建“三会制”。 二、项目实施意义 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项目实施的目标 加强工作统筹,整合区域资源,通过努力,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列席企业决策层会议、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党员代表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层会议、发挥党员在促进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业主定期召开党员员工说事会、发挥党组
2、织在依法经营中的监督作用。 四、项目实施的内容及措施 (一)建立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完善镇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明确“服务企业”宗旨意识,细化考核方案,要求班子成员积极主动联系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帮助所联系的企业逐步建立或健全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实现党组织在企业成长1中的参与作用,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严格考核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向党委上报联系工作述职报告,年终按照考评细则实施奖惩兑现。 (二)建立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党员在促进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企业、村支部、非公企业三方联席季度会议制度。在企业中为党员职
3、工统一配发党员标识牌,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争先进”活动,强化共产党员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和党员及时了解其他职工群众思想动态,搭建职工和管理层有效沟通销量,维护职工和企业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内部“优化环境、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党组织要与企业、村支部、非公企业三方定期沟通协调,对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大型活动年初通过项目化运作的形式加以固定,并划分为多个子项目,明确时间节点,加以推进。通过三方联席会议,把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形成项目,逐项进行分析整改。项目化运作按“项目运作
4、、主次有别、合理分工”的原则,以一方为主牵头运作,多方协同配合参与,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三)定期召开党员员工说事会,发挥党组织在依法经营中的监督作用。在各个企业中,党组织要组织开展定期性的党员员工说事会,通过活动增强沟通交流、联系感情,增强党员员工在企业经营中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监督作用。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联办活动,活动开展采取轮流负责制,并对企业承办情况进行2考核打分,并将考评结果运用到“七一”表彰、年终评先中。在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围绕完成企业急难险重任务、围绕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围绕塑造企业文化组织区域党建活动,深入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建设活动,
5、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等学习教育活动,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争当“五个先锋”党员等创先争优活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四)建立非公企业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增强管理的有效性。扎实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原则上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先建立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积极培养、发展、输送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于组织关系仍在村支部的党员,学习记录、民主评议、年终考评等结果运用以原单位为主,可多方兼顾,不重复运用。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21年4月5月
6、)。完成区域化党建工作前期摸底、调研及宣传动员,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6月10月)。相关企业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推行“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保障联筹”工作模式,基本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2021年10月以后)。探索、完善区域化党建相关工作制度,形成深入推进的工作措施。 第二篇。书记创新工程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根据枝组文202136号文件要求,结合全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名称 规范化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
7、中心管理和使用。 二、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全面建设为基础,完善功能为关键,发挥作用为根本,全面做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着力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向广大村民群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农村基层党建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全镇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三、目标任务 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每个建制村都有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都达到“
8、五务合一”的要求,努力使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信访维稳中心,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特别是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召开动员大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二)项目实施阶段(6-11月)。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在建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进度,推动已建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配套建设阶段。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功能设置;健全工作制度;规
9、范资料台帐。 2、拓展功能阶段。强化组织领导功能,发挥区域政治中心作用;强化引领发展功能,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强化桥梁纽带功能,发挥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强化教育培训功能,发挥区域宣传教育中心的作用;强化文化娱乐功能,发挥区域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区域信访维稳中心的作用。 3、监督管理阶段。明确产权关系,依法办理“两证”;严格资产监管,实行资产登记;健全责任体系,强化督促检查。【】 (三)总结推广阶段(12月长期)。总结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管理和使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先进经验进行推广,不断提高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管理和使用水平。 五、相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
10、识。实施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项目,是我镇2021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宣传实施“书记创新工程”的重要意义,引导各级组织形成广泛共识,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基层各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结合各地实际,将实施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形成党建工作鲜明特色。 (二)加强组织领导。镇委成立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镇机关驻村干部(以白办发【2021】 5号文件为准)、各村党支部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11、由镇委组织、统战委员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由镇机关驻村干部加强指导,各村支部具体抓落实。 (三)严格考核奖惩。镇委将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并与村干部千分制考核挂钩。同时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评先表优的重要依据。镇委将组织专班对各村规范化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和使用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并将有关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篇:创新工程实施方案首都创新精神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20212021年) 为贯彻落实践行“北京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的若干意见,全力构建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创新文
12、化的传播体系,进一步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快建设创新文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工程 (一)加强企业创新环境建设 1.充分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强引导,强化服务,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推动我市企业创新文化培育,支撑企业家创新需求,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牵头单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2.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创新方法企业行”等活动,推广普及创新方法,鼓励企业持续开展创新研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
13、: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3.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环境。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化执法总队 4.加快推进国家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版权交易、设计交易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企业创新提供资源与途径,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新闻出版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 5.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
14、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 6.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大胆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创建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环境,在中关村布局和优先支持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十百千工程”和重点“瞪羚”企业,做强做大一批创新型企业。牵头单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 (二)优化科研创新环境 7.进一步推进高校院所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事、经费管理、激励考核等制度,营造有利于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潜心研究的创新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15、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研院 8.充分发挥我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奖励和科技计划项目等政策措施的导向作用,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探索。尊重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学术自主权,健全科研诚信制度,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牵头单位:市科委配合单位:市教委 9.落实中央和我市关于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千人计划”,深入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长城学者计划、科技新星计划等项目,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单位的产学研创新团队培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合作
16、共享。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中关村管委会 10.大力推进股权激励和创业帮扶等措施,探索新形势下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创业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创业。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社保局 (三)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11.加强创新创业政策宣传贯彻工作,通过“科技北京”讲堂、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等形式,加大创新创业政策的宣讲力度和创新理论、专利技术等的培训,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全社会公众理解、掌握和运用创新政策。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科协、市科研院、市总工会 12.深入落实
17、税收优惠、低息贷款、创业贷款、创业培训等政策措施,加强对全社会创业的服务,逐步提升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配合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中关村管委会13.深化见习基地和青年创业园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见习和孵化网络,营造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青年参与创业和提高创业层次。 牵头单位:团市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科研院、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 二、实施创新教育促进工程 (一)探索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4.贯彻落实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创新教育,不断丰富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不同教育阶
18、段创新教育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之中,强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科协、团市委 15.利用首都丰富的科技资源,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不断完善科学探究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等校内外创新教育场所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北京学生科技节、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览会等各类科技发明活动,满足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热情,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教师创新责任意识,强化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协、市科研院 (二)开展创新人
19、才的早期培养 16.深化科教合作机制,探索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发现培育体系,按照“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的总体要求,加大对具有创新潜质后备人才的发现、教育、跟踪指导与服务力度。 牵头单位:市教委、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 17.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试点,搭建科技后备人才培育平台。加大对“雏鹰计划”、“翱翔计划”、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青少年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鼓励各机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改革,发挥科研资源优势,探索联
20、合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团市委、市科研院 (三)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创新教育18.结合学习型城市建设,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创新教育力度。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编制创新教育的指导读本、手册等,依托有条件的机构承担面向社会的创新教育培训任务。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19.落实首都职工素质工程五年规划,以服务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强城镇职工的创新教育;开展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活动、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及
21、交流推广和职工技能培训等工作,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 牵头单位:市总工会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20.围绕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探索农民创新教育模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科农技员、农村实用人才、林果乡土专家、农村科技协调员、农村科技服务港、田间学校等作用,提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和创新创业能力。 牵头单位:市农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21.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创新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培养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提高其科学决策的水平和管
22、理创新能力。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三、实施创新文化建设工程 (一)推进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 2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将创新文化建设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创新文化的内涵,建设渠道与途径,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教委、市科委 23.以创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为核心,大力推进各单位、各部门的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树立创新观念、建立创新制度,完善创新教育、鼓励创新行为。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首都
23、文明办、市教委、市科委、市文化局 24.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重点单位的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的传播,推进全社会对创新的认同和支持。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文化局 (二)推出一批创新文化精品 25.推进弘扬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创作。加快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创作基地,培育和扶持若干出版创意工作室,为北京创新文化作品搭建出版资源配置平台。发挥北京科普创作出版资金的作用,组织和支持各类传媒及科普作家,策划优秀选题,面向社会推出一批反映创新成就、倡导创新思维、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的优秀原创作品,多层次、多角度宣传重大创新成果、创新方法,阐释和弘扬创新精神。
24、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文化局、市科协 26.激发企事业单位和自由创作人的创造力,以创新人物、创新团队、创新案例为主题创作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影视片、音乐作品以及创新公益广告。鼓励与支持数字科教影视作品的制作,扶持一批适用于3d、4d、环幕、球幕、穹幕的科普影视产品。鼓励科普与文艺的结合,支持科普话剧、科普广播剧、科普情境剧、科普音乐剧等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演出。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科协 27.利用北京地区各类文化创意、科技资源,培育一批科普动漫工作室,鼓励动漫企业与科研机构联手,将科技成果、科研历程、科学家事
25、迹等科技素材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动漫题材。推动卡酷卫视等电视频道设立科普专栏,鼓励电视台、门户网站及各类新媒体播放高水准的原创科普动漫作品。推动形成科普动漫创作、发行、播出的产业链,满足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创新文化需求。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 28.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开发创作能力的科普互动产品(展教具)研发机构和科普研发基地,鼓励其积极探索科普展示的新方法、新形式、新技术、新内容。通过中国设计交易市场等平台,开展需求对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开展科普互动产品研发工作。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科协、市科研院 (三)加大创新精神的宣传力度 29.充分发挥报刊、广播、
26、电视、网络等传媒在创新精神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宽传播渠道,引导公共场所增加创新文化宣传内容,将创新文化的宣传教育与全市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科协 30.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结合“三网”融合,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在创新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功能,为公众提供网上学习与交流创新文化的新途径。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科协 31.推进科技界与传媒界建立定期联系对话机制和科学顾问制度,鼓励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加强面向公众的科技文化信息服务,推动传媒与科
27、学家共同解读有关创新文化的热点事件,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创新文化内涵。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科研院、市科委、市科协 32.加大对“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创新工作的报道力度,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创新宣传精品栏目,大力弘扬宣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树立一批创新人物、创新企业、创新团队典型,宣传和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促进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与支持。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 四、实施创新活动品牌工程 (一)打造综合性创新创业活动品牌 33.利用北京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组织开展
28、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评选等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设“北京创新大赛”,逐步将其打造成北京市创新活动品牌。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 34.鼓励社会机构组织开展企业商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选拔大赛等,为社会各类专业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更广泛的渠道选择。积极组织力量,促进国际交流,参与或承办国际创新竞赛活动,提升北京创新创业活动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 (二)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活动 35.发挥首都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权威
29、性、知名度、号召力和公信力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品牌。建立和完善支持民间创新的服务体系,激发民间创新意愿,鼓励民间创新行为,提高社会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举办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首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新农村青年科技创意作品大赛、设计动漫大赛等面向社会各界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企业创新型班组、职工创新型队伍、巧娘工作室等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市科委、市科协 配合单位:市农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36.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市民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进、小创造,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夯实推动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
30、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市总工会 37.激发市民创新热情,鼓励开展市民学科学品牌活动。重点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创办北京科学嘉年华、北京国际科教电影周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活动品牌。通过科普基地和社会各类组织利用资源优势创建市民学科学中心,为培养市民创新精神提供学科齐全的品牌活动平台,进而提升市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三)打造专业性创新活动品牌 38.将创新精神宣传作为北京科技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科普日、科博会、软博会、文博会、创博会、玩博会等一批市级大型科技文化活动的重点内容。 牵头单位:市科委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39.以科技北京大讲堂
31、、首都科学讲堂、创新大讲堂、中关村创业讲坛、市民文化大讲堂、首图大讲堂、博物馆大讲堂、96156社区“大课堂”、读书月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本市科技事业和创新文化成就。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协、市文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民政局40.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家女双学双比、科普进社区等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科技文化惠及民生的服务能力。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卫生局、市科协、市妇联、中关村管委会 41.实施百家基地进社区、进学校、科普基地服务日等活动,鼓励科普基地利用
32、自有资源,深入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提供科普服务,激发公众的创新活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配合单位:市科协、市教委 五、实施创新资源服务工程 (一)推动创新机构向社会开放 42.推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企业、园区等建立“社会开放日”活动机制,鼓励各机构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研院 43.引导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室等创新机构逐步增加展示设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加强对央属单位创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央地科
33、技、教育、人才资源的一体化发展,鼓励央属高校、科研院所向社会开放创新资源。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文化局、中关村管委会、市科研院 44.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按主题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之旅、现代设计之旅、现代农业之旅等若干条旅游线路,开展科技旅游,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技北京”的建设成果,感受创新魅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旅游委、市文化局、市农委、市园林绿化局、市科协、市科研院45.加强公共场所的创新宣传功能,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建立公共场所创新宣传设施的标准与规范,引导社区广场、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
34、单位、博物馆、医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逐步增加创新文化内容,加大创新精神宣传,努力将创新理念融入市民生活。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园林绿化局、市卫生局、市文物局、市商务委、市科研院 (二)推进创新成果展览展示 46.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等项目发展,建设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科技成果展示平台等首都科技成果展示平台。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中关村管委会47.加强创新成果面向广大公众的宣传普及,积极推进科技计
35、划项目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开发工作,鼓励非涉密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向社会发布研究进展,将科研成果以公众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示。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科协、市科研院 48.拓展科技项目在中小学创新教育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建立科技资源与学科教学、地方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模式,提升中小学创新课程教学水平。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 (三)鼓励创新人员服务社会公众 49.鼓励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等,特别是科技新星和科技领军人才参与创新教育,组织创新精神宣讲团;鼓励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积极向社会宣传创新创业经历;鼓励科研人员分享研究
36、开发经验,启迪公众不断创新。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社会办、市科协 50.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企业行、社区行、京郊行等系列活动,支持科研工作者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鼓励科学家担任导师、传媒科学顾问,参与创新教育工作。 牵头单位:市科研院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 51.加强创新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其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开展政策宣讲和创新帮扶,提升公众的创新创业能力。 牵头单位:团市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社会办、市科协 六、保障措施52.加强统筹协调 在市科教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37、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农委、市商务委、市旅游委、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社会办、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科研院等市属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内容。市科委作为市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的力度,组织推动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的总体部署。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53.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创新精神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县)两级财政应确保对创新工作投入的稳定性、连续性,将创新精神培育的有关工作纳入各部门和区县工作
38、计划并给予重点支持,着力发挥企业在创新活动开展中的主体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在创新活动领域的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积极投入,促进创新经费投入的多元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注重实效的工作格局。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54.加强考核和激励 根据培育创新精神的意见,抓紧制定本项工作的考核指标,加强指导、监督和检查,切实做好相关统计、监测和考核工作。及时跟进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典型,交流经验,推动创新精神培育工作不断深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研究制定创新
39、精神培育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开展定期评价。充分发挥政府奖励的导向、示范作用,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奖励,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和创新创业优秀团队,对在创新精神培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牵头单位:市科委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55.加强理论研究与交流 各有关单位要专题研究创新精神的内涵、培育模式,以及国内外在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夯实创新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育与科技、教育、文化、宣传等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开展创新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创新精神培育和创新文
40、化建设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为不断培育全市创新精神提供有效支撑。 牵头单位:市科委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第四篇: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省试点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21】 18号)和xx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办法【2021】 3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整合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xx创新发展能力,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xx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把xx建 设成为成渝经济区综合实力重镇、灾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样板、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方案,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围绕发展我市优势特色产
41、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成功转化和产业化取得显著成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技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条件明显改善,
42、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现科技强市,成为我省重要的创新型城市。 (一)到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以上;专利申请量高于全省同类地区平均水平,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0%。 (二)到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以上。 (三)到2021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形成超100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1家,超10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家,过亿元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家。 (四)到2021年,构建以我市企业为主体,支撑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
43、院所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使我市成为全省县(市)级依靠技术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样板。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我市食品、化工等优势传统产业和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并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突破口,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以项目为载体,政府加强引导性资金的投入,支持企业实施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技术创新项目、产学研结合项目。在全市分批选择1
44、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推动试点企业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支持20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工作,增加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支持一批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协作,实施联合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通过骨干企业的带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强化产学研一体,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北京对口后援建和东部产业转移等契机,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突破重大产业技术为目标,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建立2家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科技中介
45、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多功能的科技创新服务。加快形成以政府为引导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与技术为支撑、以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为平台,“产、学、研、资”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建设四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和共享 按 照聚集创新要素、交易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产业的主体功能,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产业需求,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建设科技成果研发、交易、转化服务平台。 1.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围绕食品、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技术需求,在已有的9家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基础上,强化政府引导,加强政策激励,通过技术研发项目申报、科技成果奖励、财政科技投入资助、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专项奖励等手段,鼓励企业建设产业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新培育5家国、省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 2.科技创业服务平台。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通过实行政府引导、政府和社会化建设并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技术、人才、闲置房产、设施,采取自办、联办等方式高起点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孵化经济,形成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到2021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