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1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1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习题1含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由左向右,则局部电流方向是: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B.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椎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C.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过程中,发生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及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部位依次是突触前膜、突触后膜D.在只有传入神经元(A)和传出神经元(B)组成的反射弧中,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递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或细胞体答案C若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由左向右,则局部电流方向是:膜内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即由
2、左向右,而膜外相反,A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胸椎以下部分脊椎,由于脊椎在胸部处折断,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所以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正确;感受器使发生的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及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部位均为突触后膜,C错误;据题意,A的轴突与B的树突或细胞体构成突触,D正确。2.(2019广东揭阳模拟)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如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处,在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
3、释放C.若刺激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D.若刺激处,则在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答案B由于渐冻人损伤的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故以针刺S,渐冻人能感觉到疼痛,A错误;由于处位于传入神经纤维上,若刺激,在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B正确;由于处位于传出神经上,若刺激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该过程不可以称为反射,C错误;若刺激处,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D错误。3.(2019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
4、电位的大小B.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中,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中,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测定动作电位应该把电位计的两电极分别放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观察有无电势差,若表现为外负内正即是动作电位,A错误。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通过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使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钾离子外流减少,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B错误。发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适
5、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使得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正确。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受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影响,D错误。4.(2019河南开封一模)利用蛙坐骨神经进行相关实验,相关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b点均无离子跨膜运输B.图2指针偏转是由a端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C.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D.图4中a端K+内流与b端Na+内流速率相等,使指针不偏转答案C本题通过对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原因分析,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图1中a、b两点均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A
6、错误;图2中给予一定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到a端,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指针向左偏转,B错误;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兴奋传导到b端,b端Na+内流形成了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而a端已经恢复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C正确;图4中a端和b端均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由于a、b两点膜外不存在电位差,因此指针不偏转,D错误。5.(2017江苏单科)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可为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某些神经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是电信号转
7、变为化学信号答案A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结构为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可为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A正确;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某些神经递质经的转运和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结构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体现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D错误。6.(2019山东济南期末)如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刺激处引起屈肌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
8、屈肌D.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没有离子进出细胞的过程答案B本题通过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能力。直接刺激处引起屈肌反应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b处可表示突触,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C错误;神经细胞的静息状态是由钾离子外流维持的,D错误。7.(2019广东深圳模拟)如图是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SS:生长抑素GH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IGF-I:生长介素(+):促进(-):抑制A.在应激刺激下,GH分泌过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
9、F-间接调节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B.物质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作用于GHRH神经元时,导致该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C.若垂体分泌的GH过多,则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生长,还可以导致血糖浓度下降D.人体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身体迅速长高答案C据图分析,GH分泌增多后,反过来抑制GHRH神经元和垂体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意义在于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物质A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所以为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神经递质刺激后,膜外电位变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最后再恢复为正电位,B正确;由图中可知,GH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动物 人体 生命 活动 调节 习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