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九中2015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宁夏银川九中2015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九中2015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宁夏银川九中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以表彰他们独立发明并发展测量和控制粒子个体、同时保持它们量子力学特性的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 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B 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
2、的研究 C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D 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考点】: 物理学史【专题】: 常规题型【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析】: 解: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A错误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故B正确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故C正确D、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故D错误故选:B
3、C【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6分)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恒定的水平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5N和15N的两个水平力而其余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B 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2m/s2 C 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10m/s2 D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2【考点】: 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专题】: 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分析
4、】: 撤去大小分别为5N和15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则知其余力的合力范围,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加速度的范围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当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解析】: 解:根据平衡条件得知,余下力的合力与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撤去大小分别为5N和15N的两个力后,物体的合力大小范围为10NF合2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物体的加速度范围为:5m/s2a10m/s2A、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故A
5、错误B、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的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则撤去两个力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上知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2m/s2故B错误C、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10 m/s2故C正确D、由于撤去两个力后其余力保持不变,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中物体原来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要根据物体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分析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3(6分)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是2.45m,由古巴运动员索托马约尔于1993年7月27日在萨拉曼萨创造不计空气阻力,对索托马约尔跳高过程的描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跳过2.45m的高度时他的速度为零 B 起跳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不做功 C 起跳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D 起跳以后上升过程他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考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 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没有压力了,那么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此时向下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解析】: 解:A、到达最高点,竖直方向速度为零,但水平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B、起跳时,
7、由于支持力在地面上,故支持力没有位移;故支持力做功为零,故B正确;C、支持力和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一定大小相等;故C错误;D、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他只受重力,加速度向下且为g,故他处于完成失重状态;故D正确;故选:BD【点评】: 本题考查超重和失重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内容,要注意正确理解相关内容并能应用在实际情况中进行分析4(6分)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电流电源连接,上级板A接地,一带负电油滴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级板B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 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 B P点的电势将升高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增大 D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
8、带电量增大【考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专题】: 电容器专题【分析】: 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E=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判断电场力变化,确定油滴运动情况由U=Ed分析P点与上极板间电势差如何变化,即能分析P点电势的变化和油滴电势能的变化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电容器与电源保持相连,则U不变,Q与C成正比变化【解析】: 解:A、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E=得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故A错误B、板间场强E减小,而P点与上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则由公式
9、U=Ed分析可知,P点与上极板间电势差将减小,而P点的电势低于上极板的电势,则知P点的电势将升高故B正确C、由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P点的电势升高,则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故C错误D、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电容器与电源保持相连,则U不变,当C减小,则Q也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运用E=分析板间场强的变化,判断油滴如何运动运用推论: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来判断电势能的变化5(6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45今有一弹性小球,自空中某处自由释放,小球竖直下落了h高度后落到木地板上反弹时的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
10、板夹角相等,小球在木板上碰撞了多次则小球与木板第一次碰撞点与第二次碰撞点间的距离为(空气阻力不计)() A 4h B 4h C 6h D 6【考点】: 平抛运动【专题】: 平抛运动专题【分析】: 在小球与斜面接触之前,小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求得速度的大小,小球与斜面碰撞后做平抛运动,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第一次碰撞点与第二次碰撞点间的距离【解析】: 解:小球下降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斜面上时速度为v,满足:2gh=v2解得:碰撞之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平抛的初速度为,设第一次碰撞点与第二次碰撞点间的距离为L,则Lcos45=vtLsin
11、45=gt2解得L=4h故选:B【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6(6分)二战期间,伞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兵种,对整个战争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假设有一士兵从高空跳下,并沿竖直方向下落,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0t1时间内,士兵及其装备机械能守恒 B 在t1t2时间内,士兵运动的加速度在减小 C 在t1t2时间内,士兵的平均速度v D 在t2t4时间内,重力对士兵做的功等于他克服阻力做的功【考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 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
12、速度,根据斜率分析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判断士兵的运动情况【解析】: 解:A、0t1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说明士兵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士兵及其装备一定受到阻力作用,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t1秒末到t2秒末由于图象的斜率在减小,斜率为负值,说明加速度方向向上且减小,故B正确;C、若t1秒末到t2秒末若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平均速度等于,而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得知,此过程的位移小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所以此过程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t2t4时间内重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由于动能减小,根据动能定理得知,外力对士兵做的总功为负值,说明重力对士兵所做的功小于他克服阻力所做的
13、功,故D错误故选:BC【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速度问题的能力关键根据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来分析士兵的运动情况7(6分)如图所示,在x轴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 四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C 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 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增大【考点】: 电势能;电场线【分析】: 该电场中的电势、电场强度都关于x轴对称,所以bd两点的电势相等,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是对称的c点在两
14、个电荷连线的中点上,也是在两个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所以它的电势和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解析】: 解:A、该电场中的电势关于x轴对称,所以b、d两点的电势相等,故A正确;B、c点在两个电荷连线的中点上,也是在两个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所以它的电势和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即知c点的电势在四个点中是最低的故B正确;C、该电场中的电场强度关于x轴对称,所以bd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是对称的,故场强不相同故C错误;D、c点的电势低于a点的电势,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电场力做正功,+q的电势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AB【点评】: 该题考查常见电场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c点在两
15、个电荷连线的中点上,也是在两个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所以它的电势和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而正电荷周围的电场的电势都比它高,负电荷周围的电场的电势都比它低8(6分)在一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abcd的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矩形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t1到t3这段时间内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 B 从t3到t4这段时间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C t4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大小为 D t4时刻电阻R的发热功率为【考点】: 交
16、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专题】: 交流电专题【分析】: 首先知道正选交流电产生的条件,瞬时值、峰值与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各量的应用;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通过电阻的电量;知道磁通量的斜率最大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即可求解【解析】: 解:A、由于磁通量是双向标量,在t1到t3这段时间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不为零,所以为=2Bs,故A错误;B、通过电阻的电荷量Q=,所以t4到t3这段时间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故B正确;C、由于最大值面产生的电动势最大,所以磁通量时间图象中,在最大值面上磁通量的斜率最大,即E0=nK,所以K=,故C正确;D、求功率时需
17、用有效值,所以E=,所以电流I=,R的发热功率为P=,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 明确正选交流电产生的条件,瞬时值、峰值与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各量的应用;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通过电阻的电量;注意三值间的关系及选取,题目难度较大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9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图中与小车左端相连的是测力传感器,小车放置在表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长木板上,按甲图装配好实验器材,先测出小车运动时所受摩擦阻力,逐渐向沙桶中添加细沙粒,当观察到小车刚开始运动时,记下传感器的最大示数为F0,可认为摩擦阻力为F0(1)将小车放回
18、初位置并用手按住,继续向沙桶中添加一定量的沙粒,记下传感器的示数F1,接通频率外为50Hz的交流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工作,然后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再继续在桶中添加沙粒,多次重复实验,打出多条纸带,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六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单位:cm),分别标注在相应计数点的下方,则小车的加速度a=0.756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算出各次小车的加速度和合力F(F=F1F0),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F的关系图象,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
19、可忽略,图中可能正确的是AD(3)写出一条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控制桶和砂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 实验题【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a与F的关系式,结合关系式得出正确的图线【解析】: 解:(1)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设第一个计数点到第二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
20、x2=3a2T2 x6x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0.756m/s2,(2)改变小桶中砂的重力,多次重复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描绘小车加速度a与合力F(F=F1F0)的关系图象由于已经平衡摩擦力,所以图象应该过原点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3)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控制桶和砂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故答案为:(1)0.756(2)AD(3)控制桶和砂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点评】: 本题借助实验考查了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的应用,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问题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银川 2015 届高三 物理 下学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