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读后感(一).doc
《《极简主义》读后感(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简主义》读后感(一).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极简主义读后感 结合经验我觉得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已经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了。 今天是我戒烟的第49天,如果不是手机打卡软提醒我,我可能都没注意到已经坚持这么久了,或者有戒烟这事。戒烟后明显的感受就是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一般可以持续醉心于某事2个小时。我的慢性咽炎好了,肺活量更强了,牙变白了,嗅觉味觉更灵敏了。而且我不用将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或八分之一浪费在百害无益的烟草上。 我戒除了甜食和饮料,包含任何蛋糕,冰激凌,饼干,薯片,士力架等,可乐也被我戒了,在学校如果上累了,我会喝一杯无糖的摩卡或美式,早上醒准备写作时我会给自己端上一杯格雷伯爵或金骏眉。 我(很早前)删掉了我手机里的游戏,微博,抖音等,
2、现在也删掉了utube,关注的公众要也精简到了7个,分属6个不同的领域。我知道我自控力不足,只能这样做避免它们消耗我。 上学期因为工作原因晚上11点才吃晚饭,胖了20斤,今年我办了健身卡,平均每周去次。早睡早起,不赖床。 虽然17年7月号就注册了公众号(那时还叫风和浮力),但直到今年9月之前一共才写过两篇。好好经营公众号也在我今年的计划之一,每天6点醒后喝喝茶,看看书,备备或者更新一篇,写作已经成了习惯,我也享受其中,沉迷于写作时的快感,放空一切,全身心集中于里,每个标点符号就是我,我就是每个字。 电子书和平板简直救了我的命,我以前有很多纸质书,每次搬家都重的想死,一边搬书一边反思自己有书不读
3、,活该身体受累。但现在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有价值的书会边读边做笔记,把书读厚,然后把自己思考的精华笔记留下,把书读薄,最后就可以送人或当作二手书卖掉了。 话题回到书上,可能在阅读这本书前我已经将极简主义融入到血液里了,所以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但可以说作者还是很全面地分了五个方面介绍了极简主义在生活中的应用:健康,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奉献。 呼,当看到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奉献这几时太煎熬了,因为真的太鸡汤了,我真的很讨厌别人去告诉我明天会更好。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的。我天生自带反鸡汤体质,当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尽量自己解决,而不是错过了星星又叹错过了月亮。所有的事儿动手做起就没什么难了,我们
4、总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按照我以往的习惯,我还是摘抄了几句不错的句子。比如在健康一中,作者介绍了一个很实用的管住嘴的方法,比如你想吃一块儿蛋糕,但是心里又很纠结,你就去镜子面前脱掉上衣,看看你对自己身材满意吗。看到肚子上的肥肉还想吃蛋糕吗。这样的话就将吃与痛苦联系在了一起,渐渐戒掉甜食。 还有就是提倡定期锻炼,营养配餐,不吃超市买的加工品,不要在食物上浪费太多金钱,一个月以上不穿的衣服基本就可以捐掉了等等。 极简主义的反义词就是消费主义。 简而言之,极简主义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教你如何省钱,健康,佛系的活下去。 第二篇:“极繁主义”“极简主义”“极繁主义”“极简主义” 【摘要】 :“极繁主义”
5、和“极简主义”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很多时候,“极繁”与复杂划下等号,“极简”与简单划下等号,事实上,这些都忽略了两者的本质。通过介绍分析“极繁主义”和“极简主义”,能对两者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 :极繁主义极简主义复杂简单 【大纲】 : 1、“极繁主义” 1.1、“极繁主义”简介 1.2、关于建筑 1.3、作品分析 1.3.1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精神空间 1.3.2贝尼斯建筑事务所:巴德埃尔斯特温泉 1.3.3盖里建筑事务所:dz银行 1.3.4蓝天组事务所:b煤气工厂 2、“极简主义” 2.1、“极繁简主义”简介 1.2、关于建筑 1.3、作品分析 2.3.1广义有马工作室:
6、太宰府别墅 2.3.2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m别墅 2.3.3广义有马工作室:ma画廊 3、结语 【参考文献】 1帕科阿森修、奥罗拉奎托.极繁主义建筑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5. 2帕科阿森修.极简主义建筑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5. 3曹丽平.浅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及其禅学思想j.美与时代.2021.(01). 4王芳华.现代极简主义之追根溯源j.四川建筑.2021.(01). 5布正伟.复杂性建筑语言运用辨析正视和应对信息时代建筑语言演进中的挑战j建筑学报.2021.(09). 6蒙小英.建筑形态的流变:混沌与复杂性的解读j工业建筑.2021.(s1). adam 前几
7、天在大昭寺转经的时候在大昭寺附近新开的一家书店“天堂时光”里面看到了一本名叫极简主义的书。当时因为时间有限,仅仅翻了几页就离开了。本想在网上下载电子版的书来看,结果却没有找到。于是趁着今天有空,我又到了这家书店,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虽然说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只翻阅了几页,但是书中所讲的生活方式对我而言却产生了很强烈的共鸣。于是在回家发现网上找不到这本书的电子版之后,我就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本书,想等到自己哪天空闲的时候,回到这家书店把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开头首先描述了主人公佐治亚和瑞恩两个年轻人因为破裂的家庭和饱经贫穷的童年,在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踏入社会工作。因为两个人在童年时
8、期都饱经贫困的困扰,所以两个人工作都非常努力,都把年薪五万美金作为自己事业成功的标志(因为美国社会普遍把五万美金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事业成功的标志。),也觉得只要当自己实现五万美金这个目标,就将获得所谓的幸福。后来,两个人经过努力,都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年薪五万美金这个目标,但是他们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当他们实现了自己五万美金目标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都被工作所占据了。自己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为一家自己毫不关心的工作做着自己毫不感兴趣的事情。由于现在社会大家习惯于以一个人所拥有的物质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所以他们俩个就在这个主张消费主义的社会的影响之下,拼命的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来满足自己,
9、豪华的房子和汽车,奢侈品,等等。虽然两个人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年薪达到六位数(美元),但是由于花费过大,两个人仍然是入不敷出,靠信用卡借贷度日。这样逐渐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工作内容枯燥乏味,压力过大导致他们心情沮丧,然后,为了快乐起来就拼命的消费,用物质来换快感。结果过度的消费又会带来大量的负债,负债又会带来压力等等,一直这样无休无止的循环下去。 到了一定的年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去思考的一个话题就是“生命的意义”,佐治亚和瑞恩也不例外。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多余的东西,这些多余的东西侵蚀着他们的时间,以至于他们不能把时间用到真正重要的地方。于是他们决定避繁就简,把生活中不必要的东西要么
10、捐出去,要么卖出去,要么干脆丢掉,在家里只留下自己的必需品。在他们排除繁杂之后,他们发现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五件事情:健康,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奉献。 一、健康 健康毋庸置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健康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我们的健康,抽时间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嗜酒,熬夜。 二、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人类而言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所以我们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人类拥有语言。就是因为人类的社会性以及人类的这种迫切的想要和彼此沟通的欲望,所以不同的文明,尽管文化不同,但几乎都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作者将人际
11、关系分为三类:首要,次要,和外围。首要关系包括“配偶,直系亲属和密友”。次要关系包括“好友,老板,精心挑选的几个同事”。剩下的人就属于外围。在这三类人际关系中,作者又把他们分为对你有“正面,负面,中性”影响的人。积极的关系帮你成长,消极的关系会消耗你。 三、热情 如果你所做的工作并不是你所热衷的,你就不会从这份工作上得到快乐。如果生命只是为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资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去做自己不喜欢去做的事情,那样的人生不会有任何意义。当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热情所在,我记得前一段时间在tedtalk上看到一个视频,演讲者恰巧在谈论你如何去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他说,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12、“你不能不做的事情是什么。”(whatisthethingsthatyoucantnotdo。)。另外,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不仅能让自己更加快乐,而且人们在做自己热衷的事情的时候,会表现的更加优秀。这很符合常理,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毫无兴趣,甚至是深恶痛绝,你怎么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我突然想到了去年在xx外资银行的工作经历。领导欺负猥亵女员工不说,甚至在我在银行门口和潜在客户攀谈一番,没成成功让客户进银行之后,他这样对我说:“你跟他说那么多干什么。先骗进来再说。”有一句话说得好,员工所体验到的企业价值完全来自于他的直属领导。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做这个企业的领导,这家企业根本就不值得我去为之效力。在这样的
13、企业呆久了,除了学会怎么骗人之外,我实在想不到还能学到什么其他的本领。在离开那家银行,从新回到教育行业之后,我才发现我对教育行业的热情。俗话说得好,没有失去过就不懂的珍惜。而且我觉得,相对于骗人而言,我对于教育是更热衷的,所以我觉得我做教育会比去骗人更优秀。 四、成长 阅读使人成长,经历使人成长。人最怕的不是最终一事无成,而是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尝试过。在xx银行,在前领导的压迫下,我们团队集体举报了前领导猥亵下属等一系列不法行为。大领导虽然很明事理,走正常流程调查之后,前领导被人事部门开除了。但是新分给我的领导就说什么,你看你们,把人家的工作都弄没了,你看人家多可怜,有什么深仇大恨的。在她的眼里
14、,按照正常流程举报坏人反而成了小人,最终把我们之前团队的人基本上都排挤走了,可能也是她本身心里就有鬼,怕自己跟我们上一个领导的下场一样。这件事情教会了我很多,我曾三番四次想辞职,不想在这样的企业浪费时间,周围的人都劝我不要走,劝我留一年,攒一年工作经验再走。我很后悔听了他们的话,虽然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是我也很感谢这份经历,它让我看清了表面光鲜艳丽的银行,其实里面每个人过的都很苦逼(围城)。也让我学会了看人,有些人表面和和气气和你假装的关系很好,但是你跟她讲的每一句话,在关键时候她都会变了味儿的传到领导那里,变成她用来排挤你取得个人利益的武器。这份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我愿意努力
15、和其一起成长的。 五、奉献书中的作者有一个目标。让自己成长起来,然后去影响身边的人。一个一味索取的人是不会快乐的,一个懂得给予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突然想起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带了很多衣服,结果两年之后,有一半以上的衣服我连一次甚至都没穿过。还有买了很多书,虽然都有看过,但是最后运回家的时候实在是费了一番功夫。这次来西藏我就决定要采取极简主义的方法,只带了两套衣服供换洗,一些日常用品,这次连书我都一本没带,也不打算在西藏买书,这次为了一切做到最简,连看书我都只看电子书。当抛弃了那些无用的占据着我们空间和时间的物品之后,我们才能腾出时间给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去除繁芜,方见生命中孰
16、轻孰重。 张生 【前言】 今年开学前,别人给我推荐了这本书极简主义,我买来一读之后很是认同,也践行了一些书中所讲的道理。今特整理成读书笔记,以和大家共勉。 这是本书的封面、开场白、以及两位作者写作这本书的背景介绍。 【读书与思考】 一书名解释 大家千万不要被极简主义这本书的这个书名给吓到了,以为这是一本讲要怎么“断舍离”,搞得很“佛性”完全清心寡欲的样子,其实不然。 极简主义这本书,其实重点是讲“活出生命真意”如何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极简主义”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工具。 什么需要“极简”。“极简”到什么程度。这标准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因为什么是生命中重要的事,应该由你自己定义,每个人都可以有
17、自己的标准。 作者强调的是通过“极简”,让你轻装上阵,摆脱生活中多余的事物,这些事物或是对这些事物的欲望占据了你的金钱和精力。“极简”只是形式,“极简”背后更为重要的是让你沉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多余的。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做更多的更有意义的事。 关于这部分,见我所做的第一个思维导图。本书的核心目的是:引导大家发现更有意义的人生,不断实现个人成长,有意义地为他人奉献。“极简主义”的好处包括:取回浪费的时间、摆脱多余的物质、找到自己的使命、享受快乐和自由、多创造而少消耗。 二五大价值 本书主要篇幅是讲如何从五个维度去发现和构建生命的意义,也被作者称为“五
18、大价值”,分别为“健康”、“热情”、“人际关系”、“成长”和“奉献”。 这五大价值,我体会和梳理了互相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未能在此图中表明的是:这五大价值之间又是相互激发、相互影响的。 “健康”、“热情”、“人际关系”这三者是基础,而“成长”和“奉献”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所在实现个人成长,为他人做出贡献。“成长”是我们生命内在的意义,而“奉献”是在“成长”基础上更为高级的生命外在的意义。 我想先说说“成长”,如果生命每天都只是在重复,日复一日,那生命又有何意义呢。那不就是在混吃等死吗。这不就是在浪费生命吗。 我们的多数改变,都是通过每天在小的方面逐渐改善积累而成的。每天哪怕有一点点有意义的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极简主义 主义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