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三八征文8篇(二).doc
《书香三八征文8篇(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香三八征文8篇(二).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香三八征文8篇 是专业的范文写作网站,每日更新大量热点文章。同时,我们有一支专业的写作团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定制服务。如果下面的范文没有合适的,您可以通过企业:或者写作电话:400-012-1855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 【篇一】 前段时间,母亲来我家小住,闲聊中母亲说父亲每天坚持看报,并读给母亲听,母亲笑着说:不看电视,不出家门,啥事都能知道。母亲的话一下子把我拉到过去,勾起儿时书香对我的诱惑,书香伴我成长的往事。 父亲是一个当了农村三十多年的大队会计。那时,大队订的报纸每天由邮递员送到我家。父亲每天有事没事都要看报纸。有时还摘抄报纸内容,父亲写着一手好看的字
2、。在他的感染下,放学后我也看报。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农村孩子根本没有课外读物。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我喜欢读报。虽然那时就是光明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看得多了,认识的字多了,组词造句得心应手,语文成绩提高很快。这时,我心里偷偷说看报真好。每天渴望着与报纸相约的时候,虽然那时并不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名言。后来,热情,好客的父母亲每天只要碰到饭点都留邮递员叔叔吃饭。一来二往,邮递员叔叔成为我家的熟客,有一天他给我带来一套连环画,我欣喜若狂。对那时农村孩子来说,小人书就像珍贵大熊猫,属于稀缺资源。刚打开画冊,小伙伴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嚷嚷着要先看。有了小人书的陪伴,小伙伴
3、们每天围着我转。第一次感觉到读书带来的喜悦。十三岁那年,我到镇上中学读书。周末和同学们相约到镇上新华书店。第一次看到书店琳琅满目的书,让我大开眼界,欣喜不已。我挑选买了一本少年文艺,双手捧着,如获珍宝,舍不得碰它,轻轻翻开,勇敢的少年、花儿公主一篇篇美文映入眼帘。一口气读完好几篇,像吸取书中的营养,读着不觉饥饿,竟然读完整本书。放下书后,心情激动澎湃不己。感觉书中的主人公和我说话,给我力量。这也许就是藏克家说的: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到了高中,图书馆的书那才叫多,各种书籍,名著真不少。如饥似渴的我在课余偷偷看了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尤其巜平凡的世界像写我们那个学校的人和事,感触很深。那个
4、年代的我们过着和孙少平一样背馍上学的艰难岁月。虽然求学环境很苦,大家心中都知道唯有读书方能改变人生。 一九九三年我来到陕西复肥厂工作。初来乍到的我看到舍友们每天跳舞逛街,自己内心郁闷不已。当时风靡厂里操场的露天舞场,人头攒动,热闹异常,成为年轻人释放青春的场所,热闹的场面融不进我。工厂的环境,让我情绪低落,开始怀疑人生,是自己命运不佳,还是自已不努力。绝望的我无意间来到厂区图书馆,寂静的环境,书香醇厚。一本当时名噪一时的陕西作家程海的热爱命运,翻阅拜读。与书相伴,与书相约,不见不散。看到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读书在我的
5、人生中确实起到了改变命运活得精彩的作用。 在这个物欲横流,异彩纷呈的年代,我们的视觉感官被各种媒体眩目的光彩迷惑沉醉,能静静的自由阅读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没有功利不问收获,只是不愿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繁杂之中让心灵不再麻木。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捧书,细读,详记笔记,让书给我打开心灵的窗户。只要休息,我就去图书馆借书,一个人躺在宿舍床上,看着看着渐渐进入书本描述的意境,常常落泪,常常大笑,与书为伴,使我这个乡里娃越来越越有生活的底气。闲暇时间拿起手中的笔,抒写生活。记录下师傅默默奉献的劳动场面;工友们互邦互助的感人画面。每年大检修,看到师傅们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作为一名通讯员用手中的笔讴歌赞美他们。
6、曾经我写了一篇通讯稿,把两个平时工作吊儿浪当的年青人表扬鼓励,大修广播站朗读播放出来后,他俩像变了个人似的,卯足劲干活,以前的样子不见了。我更加坚定读书写作的力量。后来,我号称车间的“作家”。我内心知道我离作家还差得七丈八远,可在他们的眼里我就是的。大修中,逢人见我便说:把我写一下吧。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他们内心的渴望。我唯有不断读书,充实自己,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一天不与书为伴的日子,好像失去美丽的容颜,失去美丽的心情。阳光明媚的午后,沏一杯茶,读一本书是最惬意的日子。有了家庭,孩子,书籍依然没有消失在我繁忙琐碎的生活。有了女儿后,陪伴女儿读书是最幸福的事。每晚陪她讲一个个童话故事,童话世
7、界充满善良正义,让人充满正能量。女儿小学二年级,在渭南报名舞蹈培训班。后来用女儿的话说:舞蹈没学咋样,书倒是读了不少。的确,早上学舞蹈,下午在渭南图书大厦看书。当时的渭南市新华图书大厦,对于渭南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图书馆,可谓空前盛大,是渭南市民免费读书的最佳地方。三层楼摆满名种各样的书,琳琅满目,各种书籍应有尽有。一年来风兩无阻坚持每周去看书。在那里,女儿认识杨红樱作家的“马小跳”、“安琪儿”,郑渊洁的“舒克贝塔”许许多多的人物故事。后来女儿在小学阶段,几乎每篇作文在班里当做范文朗读。每当同学羡慕她的作文时,她常说的一句话:因为我看的书多。在那里,我第一次读到一本好书,就象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再一
8、次读这本好书,就象和朋友重逢。张抗抗的情爱画廊、毕淑敏的天使和魔鬼的较量、女人之约,池莉的来来往往、烦恼人生等都成了我的好朋友,与她们进行灵魂交流,化解心中的寂寞,无助,烦恼。 周末,常常一家人去县城逛。逛街对我家人来说,遇见报刊亭,书店就挪不动脚步,我和爱人买读者、小小说、小说月报,女儿则捧着故事会、童话大王看着笑着买了。以至于家里堆满厚厚几摞子,几次爱人都说卖了那些书吧,我总是舍不得,爱人开玩笑地说:以后给女儿当嫁妆呢。由于经常去县城工行旁边的报刊亭买书。经营报刊亭是一位年长的阿姨。经常光顾和她成为熟人。尤其2021年弟弟在老家农村高中上高三,农村高中课外读书少,弟弟语文功底差。于是我每周
9、都去阿姨那儿买高考作文素材,作文与考试等好多书。有次回娘家,我买了一袋子书背在身上,阿姨开玩笑说:人家回娘家给拿烟酒,你却拿书。我笑着说:书里有黄金。那年弟弟如愿考上大学,语文成绩提高。如今,和弟弟谈起高考,他总说多亏你当年背回的那些书。 书是我家人生日礼物的代表。回想女儿从小到大几乎每年生日礼物都是送一本或一套书。女儿十八岁生日,她用自己的压岁钱在网上购买一套价值千元的明朝历史大全,作为自己的成人礼物。去年,我过生日时,女儿送我一本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在漫漫人生路上行走了四十多年,我对生活的感知和认识渐渐理性真实,明白生活这本书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品味和解读。真
10、正理解威尔逊的名言: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宒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领悟“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境界。 如今,女儿离开家在外上大学,我心里难免空荡荡。每天在手机上读书成为我消遣的方法,也是时下最流行的看书方式。女儿总是说电子读书不思考,没有读纸质书的感觉,只有书香味诱人思考。去年双十一,在大家争分夺秒抢购衣服用品时,女儿却给我和爱人抢购四套书籍。我常常想:女人天生爱火锅,读书对女人来说像吃火锅一样,不是一个季节的火辣热情,而是一生的热情执着。 人到中年,生活在陕化集团公司这个大企业,有幸赶上企业大发展的好时机。重视读书学习,职工书屋处处书香四溢,工作岗位读书钻研技术,
11、以书为伴,以书为友的学习氛围伴我们陕化人不忘初心,追赶前行。 【篇二】 一个人的生活是需要自己认真打理、仔细品味的,寻常人认为可以娱乐的方式,于我都是门外汉-唱歌像野兽嚎叫,跳舞如笨鹅扑棱,搓麻更是一窍不通。好在,我的心头也有这么一盏灯,就那么倔强地亮着,虽然光焰如豆。 受一向注意锻炼的老公影响,我也迷恋上了健身。最初是绕着小区旁边一所医院的环形跑道跑步。天天如此,便腻烦了。我建议:“咱这样天天傻跑,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换个花样吧。”我的建议得到老公的赞同,正好在一侧的篮球场上有一拨人天天踢毽子。看着小小的鸡毛毽子在一群人中穿梭,被他们以各种姿势踢过来,踹过去,燕子似的翻飞,很是羡慕。我们便也悄
12、悄地练起了毽子。因为我有小时候踢过毽子的基础,虽然动作技能差点儿,学起来倒也不慢。老公力气丰厚,恒心有余,所以也很快找到感觉。就这样,我俩在苦练几个月之后,郑重“杀”入那一拨儿踢毽子的人群中,并且技术日渐娴熟,直至迷恋。春夏秋冬,只要天公作美,在医院南侧操场上,你准会看到几拨围着一只毽子弹跳的人群,他们正踢、侧踢、弹拐,花样迭出,如若不走近,你肯定会以为是一帮青春朝气的年轻人呢,其实我们都已经是奔五的人了。每次,大家都汗湿衣襟,发贴头皮,才散场走人。及至后来,大家成了毽友,一日不来,便会相互询问。如今,踢毽子成了我休闲的一种方式,乐此不疲。 锻炼身体提气养神,使我精力充沛,而读书写字则滋润心田
13、,使我的生活如花儿般艳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喜欢读书已经很久了。喜欢斜倚在一张藤椅上,手捧书卷一动不动地看,读到精彩处,则闭目沉思,一副安恬自适的样子。喜欢淅淅沥沥的秋雨飘来的夜晚,亮一盏台灯,看旁边孩子和爱人香甜入睡,翻开折起的那一页,特别喜欢听手指捻动纸张翻过一页的脆响,如天籁之音,翻过一本,思想便随之跃上一个高度。眼光掠过一行又一行,那些灵动的文字像久违的好朋友跟我点头招呼,展露出灿烂的笑容。任屋外夜色恐怖,秋虫长鸣。那些已逝的、健在的思想者、诗人从书卷里走出来,带着词语的芳香、诗句的灿烂和我促膝而谈。有的给我吟诵诗词;有的与我畅谈苦涩的政治;有的手抚书卷一脸怅然,穿透历史的酸甜苦
14、辣。人生有三大乐事:身边友,杯中酒,枕边书,想必就是此等境界。 读得多了,便有了写的冲动。最初,只有琐碎文字,都是心绪抒发,偶感宣泄,不登大雅之堂,直到一位文友带我踏进了邯郸散文沙龙。每月末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我都会把家里的琐事提前安排好,像去参加一次朝拜,怀着十二分的虔诚,因为我觉得做这件事本就该足以让人心生敬仰。以前虽知道沙龙在邯郸的存在,但自知水平有限,羞于迈进,幸遇文友引荐。步入沙龙后,我每次都有收获,并把它详细记录下来,同时感觉自己的文字水平日渐提高。沙龙,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我像一个囚徒被释,贪婪地欣赏着窗外的世界。令人欣喜的是,我因字结缘了他们:空灵、飘零的旧日、日光流年等
15、文人墨客。他们是沙龙的“当家人”,都有文集出版,是邯郸散文界的佼佼者,同时传递给我的是:执着、坚持、勤奋等正能量。更为幸运的是,我还常随邯郸市作协的作家们,参加了多次采风活动。和他们在一起,每个毛孔都通畅,周身舒服,也让我觉出了自己的肤浅和无知,随之产生了一种奋进的力量。感谢上苍的眷恋,无一嗜好的我苍白的生活从此变得浓墨重彩,我舒心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读并快乐着,写并愉悦着。至今,已有多篇小文见报见刊,成为散文沙龙的中坚力量,并顺利加入市作家协会。隔几天,便会有稿费汇至,每有,便揣上身份证,喜滋滋地到单位旁边的邮局取出来。我流连在读书写作中,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不惑之年的我,因锻炼而精神抖
16、擞,因读书而眼前豁亮,因写字而生活充盈。 人的一生会遭遇很多的人和事,其中一些都因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 改变而日渐淡离了我们的视线,而有些,只要遇见,便不忍放弃,一如 等待了千年,比如,我与踢毽子的邂逅,我与读书写作的相遇。 【篇三】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富平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记得那时祖父母家高高的门楼上刻着四个字“耕读传家”。教我认字的父亲给幼小的我解释其涵义是:一个人要好好劳动、好好读书,那时的我懵懵懂懂、不解其意。 外祖父母家世代为农民,母亲因为要帮姥姥带五个小弟弟,仅仅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十岁的母亲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可怜的母亲哭着跑回家,几天都不理姥姥、姥爷。“穷人的孩子早
17、当家”,善良的母亲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帮姥姥将舅舅们一天天带大,俨然一个小大人。母亲在二十岁时不幸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浑身疼痛难忍,听舅舅说母亲从十六岁开始不管酷暑严冬,挑着家里笨重的水桶,挽着裤腿,穿着破烂的布鞋(没有雨鞋,舍不得穿好鞋),踩进位于村子南头的涝池里挑水,年少而倔强的母亲每次不歇脚的挑十担水,才能将姥姥家的大水瓮装满,稚嫩的肩头被扁担磨破皮,母亲从不叫苦喊累。由于常年光脚接触刺骨的凉水,母亲一生都在遭受病痛的折磨,可是我和弟弟很少看到母亲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开朗慈爱的母亲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善良、孝道、坚强、勤劳、坚韧,这些优秀的品质永远影响着我和弟弟的人生观。我的父亲是上
18、个世纪的“老三届”,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他经常将知识的重要性挂在嘴边,从小就觉得父亲对我和弟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姥爷共养育了十一个孩子,我从小听母亲讲述外祖父母养育他们兄弟姐妹长大的艰难历程。姥爷是个老夫子,就是过去乡间所说的“先生”,颇有点文墨。我记得小时候他给我和弟弟教诵古诗,读诗时需微闭双眼、轻轻晃头,结果被我和弟弟演绎成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看的姥爷微笑着无奈地摇头,长大后才晓得这是“吟诗”。我眼中的姥爷是慈爱的,可母亲说姥爷在他们眼中是严厉的。姥爷家里的家规是极严的,比如礼貌用语、饭桌规矩、勤俭持家、读书明理等,生活的一切都是有据可循的,绝不许孩子们说话随便、任意妄为。舅舅、姨妈们很是
19、畏惧姥爷,长大后的舅舅、姨妈们或上大学,或为工人,或做农民,但都秉承了外祖父母勤耕劳作、勤俭持家、诚恳做人、安身立命的优良传统。小的时候不懂,以为这是家家户户管教小孩子的规矩,上学后明白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家教文化,这种传承让一代代华夏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长大后我更加理解了“耕读传家”的深刻意义: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这是我们民族带有浓浓农耕文明特征的传统,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特别是汉、唐、宋等朝代发展到高水平的农业与手工业,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其富足与繁荣,成为全世界的生产中心和文
20、明中心。 我的父母亲青梅竹马、感情弥笃、相濡以沫。农村单调、枯燥、繁重的耕田劳作每天将他们的脊背压弯,但是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和弟弟如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每个周末,父亲用家里唯一的机械化工具自行车,带着我和弟弟去县城的书店选择我们喜欢的书籍,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一本新书让我和弟弟欢呼雀跃、爱不释手。母亲讲不了什么大道理,但是她的勤劳、善良在我和弟弟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我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他笔下那些农村女性的形象,都会让我想起我的母亲,她们身上都熠熠闪耀着中国传统女性的高尚品格。父母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在农田里,父亲经常在农田里劳作时对母亲意味深长地说:“
21、咱们今天收获不小,割了两亩麦子,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收获更大,他们学习掌握知识,这种财富是什么都换不来的。”我们每天下学回到家里对母亲说着课堂里的新鲜事、新知识,母亲总是欣慰不已,她说孩子们能够认真读书是她每天承受繁重体力劳动的动力和精神支柱。父母亲用简单朴素的生活传承着“耕读传家”的家风。他们这种头顶青天、脚踏实地的踏实感,这种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执着精神,这种淳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无形地指引着我和弟弟。 小时候的我性格开朗、调皮捣蛋,嬉戏玩闹绝不亚于男孩子,父母亲用他们的言传身教为我们演绎着劳动是光荣的,读书是尊贵的。我和弟弟在父母亲温馨而执着的呵护教育下顺利完成了学业,先后考上
22、了大学,我学了化学,弟弟学了中文。如今我和弟弟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着父辈的传承,爱岗敬业,好好读书,将“耕读传家”的家教家风继承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耕读传家”的美好品德,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奉献一点点微博的力量。记得在母亲病重的那段日子里,我和弟弟强忍泪水,奔赴在医院、单位和家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母亲减轻病痛。心力交瘁的我们在那段日子感觉天是灰色的,生活是暗淡的,但是母亲和病魔抗争的坚强深深震撼着我们。我们亲自为母亲吸痰,擦洗身体,喂饭喂药,不分昼夜的照料着亲爱的母亲,直至母亲去世她都用温柔的眼光注视着我们,深深眷恋着我们,从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欣慰。后来读贾平凹先生的写给母亲,每
23、每都是掩卷长泣、热泪肆流,我亲爱的母亲,从此是再也见不着了。“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一个人成人的根本,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谐的外在表现。我们不需要榜样的力量,因为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也不需要虚名,因为孝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做事。 也许有人会认为“耕读传家”已经过时,已经不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耕读传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包括了勤劳节俭、勇毅刚强、知书达理、和衷共济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华夏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通过普通老百姓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口口相授、辈辈相传。晚晴著名政治家、理学家曾国藩先生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24、。”此言将“耕”“读”完美的结合和演绎。 家庭和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要坚守我们的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孩子的父母亲要真正做到修身齐家、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立性命”与“立高德”完美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相信“耕读传家”的家风永远不会褪色,永远不会过时。 【篇四】 记得是在前年春天的一天,去西安办完事情,走过地下通道的转弯处时,被地上的一堆小人书吸引,不由得凑了上去新奇的翻着。小人书。儿童时期的回忆了,在这个电子信息读物充斥的年代能有小人书卖,真觉得即亲切又稀奇。 随手就在书堆里乱翻着,突然,一本童年跃入眼帘,拿起翻开,黑白的故事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香 三八 征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