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学大纲.doc





《微生物与免疫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免疫学大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编码:学分:2总学时:32适用专业:生物制药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执笔人:赵为 审定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和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一般知识点及其实现方式:通过课堂讨论、课外自学、教学视频自学等方式,熟悉微生
2、物学领域研究内容和知识、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核心知识点及其实现方式: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等方式,全面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鉴定等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通用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公开演讲能力、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方式: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课堂讨论、课下交流、翻转课堂等;核心能力:微生物学中的许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人们科学地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典范,在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学习其它相关的课程
3、,如食用菌学、发酵工程、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微生物检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病原微生物学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方式:课程答辩,课外实践等;3.素质目标通用素质:遵守课堂纪律、考试纪律,诚信,学会尊重等;实现方式:严格考勤,禁止迟到、早退,禁止上课期间玩手机,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或比重)等;核心素质(供参考):微生物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仅仅与生物有关,也涉及其他学科甚至关联到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因此,通过学习微生物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此外,通过一些微生物学发展史中一些案例的介绍使学生树立和建立起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实现方式:教-学-做相结合,将微生物学理论课程与实
4、验课程紧密联系等;三、主要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授课内容、图表、照片、结论式条文展示出来,用生动活泼的授课语言把原本活生生的微生物还原其本来面貌,触发学习者的形象思维,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每章节重点、难点的提示、章后小结、思考题的安排,少而精,使学习者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活跃、知识丰收。四、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 注绪论2一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8二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及功能4三病毒和亚病毒因子6四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4五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0自学六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4自学
5、+讨论七免疫学基础4五、主要教学内容绪论 (2学时)1. 教学重点: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2. 教学难点:微生物特点的理解3. 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企业标准知识能力一、什么是微生物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1.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及微生物学的发展对其他学科的促进;2.理解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微生物学的分科;3.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概念;4.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区分和认识微生物的能力。备注:核心知识点,核心能力(下同)4.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实现方式及过程考核方式本章重在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
6、概念,激起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因此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讲解后课堂上进行研讨,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微生物的实例、微生物在生物专业中的应用,进行对核心知识点和和核心能力的考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8学时)1. 教学重点:细菌细胞的构造及细菌的菌落特征2. 教学难点:细菌细胞的结构3. 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企业标准知识能力第一节 细菌 (4学时)一、细菌的形态形态构造及其功能二、细菌的群体形态1.了解细菌的形态大小以及繁殖方式;2.理解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3.掌握细菌的特殊构造及细菌的菌落特征;分析革兰氏染色方法的应
7、用能力;4.分析细菌特殊构造(如芽孢、荚膜等)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的能力。第二节 放线菌 (2学时)一、放线菌的形态结构二、放线菌的繁殖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1.理解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及繁殖方式;2.掌握放线菌的菌落特征;3.分析辨别放线菌产生的重要抗生素类别。第三节 蓝细菌 (1学时)一、蓝细菌的形态二、蓝细菌的重要特点1.了解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第四节 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1学时)一、枝原体二、立克次氏体三、衣原体1.了解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细胞形态和生活史;2.分析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和人类疾病的关系。备注:核心知识点,核心能力(下同)4.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实现
8、方式及过程考核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促进教学,并借此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课余多查文献资料,课堂上与同学进行研讨,进行核心能力方面的锻炼。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4学时)1. 教学重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以及真菌的菌落特征2. 教学难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3. 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企业标准知识能力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1学时)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1.重点掌握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
9、胞构造及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比较;2.区分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能力。第二节 酵母菌 (2学时)一、分布及与人类关系二、酵母菌的形态和构造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四、酵母菌的菌落1.掌握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组成;繁殖代谢的特点;2.酵母菌在发酵工业生产中应用以及利用其生长特性如何实现酵母菌的培养。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1学时)一、霉菌的分布及与人类关系二、霉菌的形态和构造三、霉菌的孢子四、霉菌的菌落1.重点掌握霉菌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及繁殖特点;2.分析霉菌与人类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备注:核心知识点,核心能力(下同)4.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实现方式及过程考核方式以课
10、堂讲授为主,同时结合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促进教学,并借此考查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课余多查文献资料,课堂上与同学进行研讨,进行核心能力方面的锻炼,扩充学生视野,为将来学习食用菌等课程奠定基础。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6学时)1. 教学重点:病毒的增殖方式2. 教学难点:病毒的增殖方式3. 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企业标准知识能力第一节 病毒 (3.5学时)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二、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1.要求掌握病毒的概念(各种名词概念)、特点、形态构造,繁殖,噬菌体的繁殖生长的测定、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免疫学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