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安全(三).doc





《农村饮用水安全(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饮用水安全(三).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村饮用水安全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概况 目前,在我国9亿多农村人口中,仍有3亿多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过去,环保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农村,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特别是水环境。2021-2021年全国爱卫会与卫生部联合组织的全国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水为主,饮用地下水的人口占74.87,饮用地面水的人口占25.13;饮用集中式供水的人口占55.10,饮用分散式供水的占44.90。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1作为评价标准,这次调查水样中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超标率
2、是44.36;地面水超标率为40.44,地下水超标率为45.94;集中式供水超标率为40.83。农村饮用水污染指标主要是微生物,饮水中因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所引起的水质超标率为25.92;集中式供水中有消毒设备的仅占29.18,分散式供水基本采取直接采用原水。 2.工矿污染急速加剧。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多分布在农村地区。有些地方政府未能合理、有序地开采,并在采选技术未成熟的条件下盲目开采,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污染农村的水环境。 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3.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农村面源污染具有种类繁多、发生量大、分布广、影响因素多、治理难等特点。农业生产中氮肥
3、的利用率为30-35%,氮肥的地下渗漏损失为10%,农田排水和暴雨径流损失为15%;磷肥利用率为10-25%,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江河湖泊,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农药的施用过程中,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4.农业固体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回收和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主要固体废物之一,大都没有经过综合利用,与生活垃圾一起四处堆放或沿河湖岸堆放,在降雨的冲刷下,其大量渗滤液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河道。 5.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测定,一个万只养鸡场
4、年生产粪便360吨,一个百头养牛场年产粪便680吨,一个千头养猪场年产粪便达2021吨以上。畜禽养殖排放的污水包括尿、冲洗物、部分粪便和食物残渣,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病源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重金属等。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 6.大多数农村饮用水采用直接饮用原水的方式,集中供水率低,且对饮用水质量没有必要监测手段,水质无法得到基本的保证,从近年来环保部门的信访统计上看,农村饮用水污染信访呈上升趋势。 1.安全意识较差。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而广大农民对饮用水安全意识更差。 2.生活饮用水安全的法律、法规分散且不健全。目前,我国有关生活饮用
5、水的法律法规分散在环保、卫生、建设等法律法规中,执行主体基本上各行其是。 3.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改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作,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 4.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基本上还是空白,尤其是地下水的监测。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 5.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较少,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没有开展过系统研究。 1.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高农村建设
6、项目的准入门槛,制定和建立切实而有效的监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村环境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环保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研究办理提案人:致公党中央内容: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由不安全的饮水和恶劣卫生条件造成,每年造成死亡超过500万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20212021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共投入资金200多亿元,解决了60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供水总体水平不高,饮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到20
7、21年年底,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为3.23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其中各类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600万人。 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9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10万人。 (一)一些农村地区饮水井条件简陋,工厂、生活污水无序排放,集中供水率低,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恶劣影响,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
8、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 (三)农业固体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回收和利用。农作物秸秆是农业主要固体废物之一。农业秸秆大都没有经过综合利用,与生活垃圾一起四处堆放或沿河湖岸堆放,在降雨的冲刷下,其大量渗滤液排入水体或直接被冲入河道。每年大量农膜残存于耕地、土壤和流入沟河中,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一)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原有的农村改水工程因资金、认识、技术问题及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已建的工程到现在不少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而再次改水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限制
9、。 (二)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都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 (三)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是空白,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 (四)科技储备相对薄弱,一些基础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较少,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很多水环境研究中重大项目的目标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氮磷的控制,没
10、有针对水源保护开展过系统研究。 (二)积极研究和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组织重新制定用水标准,建立农村供水网络,尽快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在乡镇所在地建设一批城镇自来水工程,在相对集中居住地,建立小规模的集中供水网络。 (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农村水污染问题研究。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推广平衡配套施肥技术,控制和减少氮肥总量,逐步淘汰易挥发性流失化肥品种,推
11、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提高饲料中养分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农药施用结构,控制农药施用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对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管理。要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建设形式、规模和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的农村饮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五)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对广大农村地区,要摸清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情况、饮用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12、的重点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对居住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村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句话应该改为“安全的水是生命之源”。特别是饮用水安全,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什么是安全的水。不同国家的政府制定着不同的安全饮用水标准,同一个国家政府制定的安全饮用水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认为,安全的水是指经过处理的地表水和未经处理但未被污染的水,如泉水、安全的井水和得到保护的钻孔水。在城市地区,水资源可以是公共取水处,或取水距离不超过2c。米的储水管。在农村
13、地区,安全的水意味着家庭成员不必为取水而每天花费过多的时间。足够数量安全的水是指能够满足新陈代谢、卫生和家庭需要的量,通常为每人每天20升。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低于农村实施准则要求的为不安全。目前,我国对于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主要从氟超标、砷超标、苦咸水、污染水等几个方面来判断。 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的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的为基本安全。常年水量不足的,属于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在我国,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划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安全饮用水量标准有所不同。安全饮用水水量标准从一区到五区
14、分别是每人每天40升、45升、50升、55升、60升。基本安全饮用水水量标准从区到五区分别是每人每天20升、25升、30升、35升、40升。 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为基本安全。多数居民需要远距离挑水或拉水,人力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即可认为用水方便程度低。 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的为基本安全。 1995年,我国的淡水资源使用总量为4600亿立方米,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6.4%。其中,农业用水量占了87%,工业用水量占了7%,生活用水量0占6%。1998年世界
15、发展指标指出,我国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的93%,占农村人口的89%。总计,同年我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0%。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饮用水要求标准的提高,同时由于污染等造成的原本安全的饮用水现在变得不安全等原因,据统计,我国现在还有3亿多人口的饮用水不安全。有资料表明,到2。04年,我国还有33%的村庄没有合格的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到50%。 14.1%的农户饮用水水源被污染, 37.3%的农户没有安全饮用水(除去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按饮用水水源分,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32.2%,饮用深井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0.9%,饮用浅井水的农户占
16、全部农户的24.9%,直接饮用江河湖泊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6.9%,直接饮用塘水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2.3%,直接饮用其他水源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12.7%。在前三种水源中,去掉水源被污染和取水困难的农户,实际上有安全饮用水的农户占总户数的62.7%。 三、三个村庄的调查 (一)农村饮用水提取方式有所改变,但尚不能消除安全隐患 近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及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渣的直接倾倒造成对河流、溪水等水源的污染严重,因此出现了部分农户的饮用水提取方式由公共水源改变为自家打井(手压井)、自来水的比较多。当然,在各地,使用各种水源的农户分布不均衡。 对福建潭边村的调查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17、饮用井水的农户占70%多,绝大部分是一户用一口井,即使有多户共用的,一口井的使用户数也不超过5户;将近20%的农户饮用山泉自来水;还有近10%的农户饮用自来水。造成该村井水水源污染的原因是:该村的井水水位都很低,最深不过6米,没有遮盖措施,使用井水的村民不注意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经常渗透到井里,造成井水污染而不能饮用。此外,部分井口离生活垃圾区5米以内,由于暴雨、大风而造成的生活垃圾污染井水的情况也很严重,甚至造成邻近的井水水源也不能使用。 对湖北郭坳村的调查表明,60%的被调查者使用手压井,每户用一口井。以前留下来的浅井,由于生活污水的渗入而不能使用,现在村民只用来洗衣服等。25%的被调查者
18、饮用的是山泉自来水,但是饮水的水管大部分是废弃的塑料管,所以普遍存在二度污的隐患。还有9%的被调查者饮用水塘水,6%的被调查者饮用河水。这部分调查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干旱年份出现的小河、小塘的水枯竭问题,这时的用水就没有保障了。 (二)除自来水外,其他各种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验缺少正式的检验制度安排 在没有自来水的村子里,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检验是没有正式制度保障的有的村庄的饮用水从来没有进行过水质检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农民认识到了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饮用水水源有了改变,但也仅仅是从饮用水塘水改变为饮用山泉水(如被调查的潭边村),而自来水的使用仍然没有普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19、一是部分农户认为山泉水是最妇的水,没必要安装自来水。二是地理位置造成的。有些村庄深处大山,村民居住分散,引自来水的成本太高,自来水公司难以获得效益,故一直没有使用自来水。三是部分农民认为自来水是不好的,主要是因为漂白粉有一些味道。 因此,在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水源的水质检验一般情况下就是由村民自我检验,主要是通过看、闻等简单方式来判别水质。对于无法通过感官来识别的水质问题,就没有其他的检验手段了。如潭边村三个生产队的井水中含有氟,在没有正式检验制度的情况下,村民们就只能喝井水,从而出现了村民们牙齿变黑的情况。即使有的村庄在打井或安装山泉自来水、自来水的时候有水质监测,但水质的跟踪监测几乎是没有的
20、。 (三)饮用水水量的分布不均 在被调查的村庄中,有的地方的村民认为水源充足,而有的村庄的村民认为水量不充足。在福建村庄使用井水的被调查者中,50%的被调查者认为几户共用一口井,会造成用水高峰期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另外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的井越挖越多、越大,人们的用水量增加很快,同时井水的水位每年都在不同程度下降,所以饮用水水量会出现不足。在使用山泉自来水的被调查者中,66.7%的被调查者认为村民间用水关系没有协调好,地势低的和地势高的用户在用水高峰会出现用水矛盾,处于地势高的住户会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另外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找对泉眼,从而造成泉水水量不充足。 在河北和湖北的被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饮用水 安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