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山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题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磷脂和ATP共有的元素有C、H、O、N、PB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构成的C细胞内、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都是蛋白质DDNA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2下图为某种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结构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细胞核C细胞膜、细胞器与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内质网可对来自某些核糖体的蛋
2、白质进行加工 3右图曲线b表示在其它条件充分适宜时,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改变某一条件,据图分析最准确的是 A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不会改变 B适当降温,重复该实验,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B点后增加酶量,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D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4番茄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水果。利用基因型为MmNn的番茄进行长期培育可得到一些新类型。下列有关番茄变异与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才能决定番茄的进化方向B若番茄种群中基因型为MM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M基因频率也增加C该番茄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的单倍体是纯合于D该番茄通过多倍体育
3、种获得的四倍体与之相比,某些蛋白质会表达得更多5下图为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有关该生理过程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理过程发生的是翻译,所需的原料是氨基酸B甲硫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AUG,丙氨酸对应的密码子是GCTC中尿嘧啶和腺嘌呤的和占42,与合成有关的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占29%D该生理过程的产物有可能是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6.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断发生着形态和数目的变化,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的DNA、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数目正好和正常
4、体细胞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数目相同D上图中该高等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4个四分体7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0 时,22.4 L氢气中含有2NA个氢原子B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C1mol乙烷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7NAD密闭容器中46gNO2含有的分子数为NA8将体积为1mL,浓度为0.5mol/L的乙酸和体积为2mL,浓度为0.25mol/L的NaOH溶液混和,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
5、到小的顺序是( )Ac(Na+)c(CH3COO-)c (OH-)c(H+)Bc(Na+)c(CH3COO-),c(CH3COO-)c (OH-)c(H+)Cc(Na+) c (OH-) c(CH3COO-) c(H+)Dc(Na+) c (OH-) c(H+) c(CH3COO-)92012年12月,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引起大家关注,塑化剂中主要含有的是邻苯二甲酸酯( R和R为不同的烷基)类物质,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R为甲基,R为乙基,其分子式为C11H13O4B1mol邻苯二甲酸酯可以和2mol NaOH反应C1mol邻苯二甲酸酯可以和5mol H2加成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
6、种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可用图所示装置收集SO2B可用图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C可用图所示装置除去CH4中混有的少量C2H4D可用图所示装置防止铁钉生锈11常温下,将Na2CO3和NaHCO3两种盐按物质的量比1:2混合后溶于水配成稀溶液,下列有关该混合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CO):c(HCO)4,下列对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可能为金属 B若M、N为同周期元素,则原于半径Mba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对
7、物理学发展史的表述,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15如图所示,A、B两物块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P点,另一端与A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B对A无摩擦力,则地面对B也无摩擦力B如果B对A有向左的摩擦力,则地面对B也有向左的摩擦力CP点缓慢下移过程中,B对A的支持力一定减小DP点缓慢下移过程中,地面对B的摩擦
8、力一定增大16一空间存在匀强电场,场中A、B、C、D四个点恰构成正四面体,如图所示。已知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平行于正四面体的底面ABC,正四面体棱长为cm。已知UAC = 6V、UBC = 6V,则可判断AUDC = 4VBUOC = 3VCE = 200 V/mDE = V/m172013年4月将出现“火星合日”的天象“火星合日”是指火星、太阳、地球三者之间形成一条直线时,从地球的方位观察,火星位于太阳的正后方,火星被太阳完全遮蔽的现象,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火星绕太阳运行的方向相同,若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火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等于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由此可知 A“火星合日”约每
9、1年出现一次 B“火星合日”约每2年出现一次 C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倍 D火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8倍 18一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v1的速度水平抛出,同时另一小球在地面上以v2的速度竖直上抛,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小球抛出后经时间一定处在同一高度 B必须满足,两小球才可能同时达到同一高度 C若两小球空中相碰,则两球抛出点水平距离一定为 D当时,两球同时达到同一高度时速度方向相反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从同一同定斜面的顶端0点水平抛出,分别落到斜面上的A、B两点,A点为OB的中点,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接触斜面前的瞬间,速度的方向相同 B甲
10、、乙两球接触斜面前的瞬间,速度大小之比为C甲、乙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D甲、乙两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22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可视为质点)用轻绳相连,分别以r和2r为半径围绕一个质量为M的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两个物体与天体中心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运行的角速度B AB运行的角速度 C由于两物体角速度相同,所以轻绳对A和B都有拉力的作用 D由于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轻绳对A和B没有作用力第卷(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
11、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OABC15.55cm19.20cm23.23cm22.(4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 80m/s2那么:(1)纸带的 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2) 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3(11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E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约为
12、15 V,内阻小于20)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参数准确可靠的器材:电流表(量程03 mA,内阻r1=5.0)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r2=0.5)滑动变阻器R1(010,2.0 A)滑动变阻器R2(0l00,1.0 A)定值电阻R3(995)定值电阻R4(9.5) 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x表为电流表 ,y表为电流表 ,定值电阻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_(均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与(I1 +I2)的关系图线,I1为电流表的示数,I2为电流表的示数。
13、则由图线可求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电路连接良好的情况下,该实验方案 (选填“有”或“没有”)系统误差。24(14分)小军看到打桩机,对打桩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兴趣。他构建了一个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甲所示。他设想,用恒定大小的拉力F拉动绳端B,使物体从A点(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m = 1kg,上升1m高度时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Ek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1)求物体上升到0.4m
14、高度处F的瞬时功率。(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20J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10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忽略,不计钉子重力。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阻力f与深度x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陷入的最大深度。25(18分)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直角三角型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边长,;虚线左、右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里、向外;整个空间存在着竖直方向的、随时间交替变化的匀强电场(如图乙所示,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在距点处的点有一物块抛射器,在时刻将一质量为、带电荷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抛入电磁场,小物块恰好能在点切入斜面。设小物块
15、在面上滑行时无电荷损失且所受洛伦兹力小于,求: (1)小物块抛出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从抛出到运动至点所用时间。26(1 4分)下图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产物未写出,常温下D、N、Y是气体,A、F、N是单质,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Y的化学式 ,H的电子式 。(2)收集气体Y的方法是 。(3)写出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将过量粉末状H加入到G的水溶液中,能够观察列哪此实验现象? 。 写出有关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有报道说:高温下将F和NaOH反应可得Na同时还有带磁性的物质生成,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说明能发生上述反应的原因 。27(14分)生产甲醇
16、的原料CO、H2可由下列反应制取:CH4(g)+H2O(g) CO(g)+3H2(g),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4(g)+3/2 O2(g) CO(g)+2H2O(g)Hl; H2(g)+1/2 O2(g) H2O(g) H2, 则CH4(g)+ H2O(g) CO(g)+3H2(g)的H=_ (用含H1,H2的式子表示)(2)一定条件下反应CH4(g)+H2O(g) CO(g)+3H2(g)中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且T2T1, 则上述反应的H_ 0(填“”、“=”,下同),A、B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的大小关系为KA_ KB(3)维持温度T2,将0.04
17、mol CH4和0.04mol H2O(g)通入容积为1L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达到B点,测得CH4的转化率为50%,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B=_ ,下列现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_ a容器内CH4、H2O、C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 b容器的密度恒定 c容器的压强恒定 d3(CO)=(H2) (4)在上述B点平衡基础上,向容器中再通入amol CH4和a mol H2O气体,使之在C点重新达平衡,此时测得CO有003mol,则a=_ 。28(15分)该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用KClO3和浓盐酸也可以制备氯气。为此该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l
18、2并探究其有关性质:(1)装置A中存在一处错误,改正这处错误: 。(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需要在.A、B之间装置中添加装置E,装置E中所盛装的试剂为 。为了探究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气还是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需要在整套装置中添加装置E,其中加入浓硫酸,装置E在整套装置中的添加位置为 (选填序号)。a A、B之间 b.B、C之间c.C、D之间 d.D之后(4)取下集气瓶B,将铁丝加热至红热状态,伸入到集气瓶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能检验该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的试剂 (选填序号,多选)。a.氯水 b.蒸馏水和铁粉 c.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白山市 第一 中学 2013 届高三理综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