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习题1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习题1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强化练习题1含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机制一、单项选择题 1.(2019甘肃兰州诊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生长激素、乙酰胆碱、唾液淀粉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抗利尿激素基因能够在肾小管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答案B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不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A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所以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将升高,B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可以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该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经垂体释放,抗利尿
2、激素基因能够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D错误。2.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于神经纤维外表面,A、B、C为可以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A点,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到B点B.若要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最好刺激C点C.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D.刺激B点,观察指针的偏转次数,可以判断X处有无突触答案DAB之间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A点,兴奋是不能传到B点的,A错误。刺激C点,只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从C传到B,不能证明双向传导,B错误。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上是静息电位,存在钾离子外流,C错误。
3、当刺激B点时,指针若偏转两次,则说明X处无突触,若只偏转一次说明X处有突触,D正确。3.(2019山东青岛二模)研究发现,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引起K+通道开放,使K+顺浓度梯度转移,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会使K+外流B.离体的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C.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D.神经递质A还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答案D通过题干可知,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使K+顺浓度梯
4、度转移,静息电位时,K+会外流,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在膜内和膜外均由正电位向负电位传导,据此可推测,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促进K+外流,可见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C正确;神经递质A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神经递质A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错误。4.(2019河南周口期末)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过低有关,如图为某些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去
5、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全部失活B.三环类化合物和MAO酶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不相同C.NE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其上存在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答案B根据分析可知,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可被MAO酶分解,也可以被突触前膜回收,A错误;由分析可知,MAO酶抑制剂可抑制MAO酶的分解作用,使NE不被分解,而三环类化合物是抑制突触前膜对NE的回收,二者均能使突触间隙中NE的量增加,B正确;NE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C错误;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其上存在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
6、D错误。5.(2019湖南长沙模拟)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其中PB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P表示RNA聚合酶,TH表示甲状腺激素。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甲状腺激素发挥其调节功能的基础B.pre-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后可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C.若TH进入细胞时需载体的协助,则其进入方式为协助扩散D.TH不能提高垂体细胞的代谢,而是抑制其合成和分泌TSH答案A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会调控细胞核基因发生表达,而人成熟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就没有甲状腺激素发挥其调节功能的基础,A正确;pre-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后需要经过进一
7、步的加工才能作为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错误;甲状腺激素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C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包括垂体细胞,D错误。6.(2019黑龙江大庆三检)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中的心脏功能异常,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是由高血糖引发的心肌线粒体功能损伤,主要是心肌细胞对脂肪的摄取、代谢增强,导致线粒体耗氧增加和呼吸功能损害,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患者的高血糖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一定高于正常人B.患者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耗氧增加但糖类氧化分解减少C.患者心肌细胞对血糖的摄取能力减
8、弱D.患者需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利于控制血糖浓度答案A患者血糖浓度高,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但有些患者的高血糖是由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患者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耗氧增加,但糖类氧化分解减少,B正确;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细胞对脂肪的摄取、代谢增强,对血糖的摄取能力减弱,C正确;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措施,因此患者需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利于控制血糖浓度,D正确。7.(2019陕西西安质检)经常处于焦虑等应激状态,会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这种生理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如图是胰岛素抵抗与型糖尿病形成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不会引起
9、胰岛素抵抗B.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长期血糖升高会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D.调整心态、积极锻炼有利于预防型糖尿病答案A根据题图可知,在过渡期时,由于胰岛素抵抗增强,故原本正常分泌的胰岛素量下降,从而使得空腹血糖升高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导致胰岛B细胞的功能受损,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形成了型糖尿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会引起胰岛素抵抗,A错误;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正确;长期血糖升高会使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使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C正确;调整心态、积极锻炼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预防型糖尿病,D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8.假设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人体 稳态 调节 机制 强化 练习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