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全版实验备课教案.docx
《生物必修一全版实验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一全版实验备课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第一课时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能力目标】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三、教学难点1、高倍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错误纠正。2、归纳比较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四、教学用具1、各种实验仪器。 2、教师课件。 3
2、、学生自带观察材料,但使用前应经老师的允许。4、教师准备观察材料:五、课前准备1、课前培训8个学生充当“小老师”协助老师指导同学使用显微镜。2、教师课前制作好所有已选材料的临时装片(作为示范装片)。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根据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使用低倍镜观察的经验,参考P8图,请各小组讨论使用高倍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问题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再把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问题3、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教师归纳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3、和要求,并用课件展示步骤: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观察。小组讨论(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将其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讨论、整理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点。)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然后回答(二)选材小组成员分别选用上述材料12种,也可以选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分工合作,保证每种材料均有人选择。学生分工合作自选材料(三)制作临时装片多媒体课件展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1、 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2、莲叶等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在
4、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由每个小组长向组员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每一成员先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再相互观察(四)实验结果与结论教师设计一个观察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细胞种类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结论1每个学生边观察边记录(五)讨论问题1: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问题2、出示一个大肠杆菌的照片和结构示意图,问:它与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归纳:1、 不同的细胞在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造成细胞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
5、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2、 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小组讨论回答、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七、板书设计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1)使用步骤:对光放置装片用低倍镜观察将要放大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用高倍镜观察(2)注意事项:2、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3、实验结果与结论结果:(1)不同的细胞,其形态,大小千差万别。(2)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6、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第2课时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力目标】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小组间合作交流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1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2归纳比较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鉴定所需的试剂及现象三、教学难点:脂肪的检测实验中徒手刀片的使用和显微镜的使用,尤其是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四、教学用具:1ppt幻灯片;2实验器材:(1)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
7、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豆浆、鲜肝提取液;(2)仪器:双面刀片、刻度试管、试管架、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3)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苏丹或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3学生还可自带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五、课前准备:准备好分组实验的材料用具、配制好实验试剂及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预备实验。六、教学过程:教学
8、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实验原理问题引入:在初中我们学习过淀粉遇碘变蓝,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特定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物质,那么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是否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做呢?该用什么试剂呢?又各自会产生哪些特定的颜色反应呢?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检测试剂及实验原理。要特别注意:1生物组织中的化合物与某些试剂能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2根据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3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不能鉴定非还原糖;4可用班氏试剂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和现象与斐林试剂相同,但班氏试剂往往用于动物组织中还原糖尤其是尿糖的鉴定。 学生回忆初中化学
9、知识和生物知识,理解本实验的原理。(二)选取材料生物组织中一般都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又该如何选取材料呢?可让学生仔细比较马铃薯、花生、大豆和猪肝的成分,尤其是各成分的含量比较,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材料可用?思考讨论:平时吃的甘蔗茎可否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学生自主选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三)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1.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管注入1mL斐林试剂;3.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特别注意两点:1.甲液、乙液须混合后才能注入;2.须加热观察。 分小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四
10、)脂肪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切片制片观察。特别注意两点:1.徒手切片的使用方法;2.制片时选最薄的切片滴23滴苏丹III染液,染色3min吸去染液,滴加12滴50%的酒精染液吸去酒精,滴加一滴蒸馏水完成制片。 分小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五)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1.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2.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3.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特别注意两点:1.先加A液,后加B液;2.不需加热。分小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在
11、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六)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和方法:1.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分小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相互合作、配合,同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七)实验结果与结论教师设计一个记录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加入试剂颜色变化(八)讨论问题1:斐林试剂的颜色怎样?还原糖遇到斐林试剂是如何发生颜色变化的?问题2:双缩脲试剂为什么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归纳:1.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形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2.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的关键是与蛋白质
12、中的肽键发生反应。因此凡是有肽键的物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特定的紫色。小组讨论回答、理解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的反应原理、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的原理。七、板书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1)斐林试剂 + 还原糖 砖红色沉淀(2)苏丹 + 脂肪 橘黄色(显微镜下) 苏丹 + 脂肪 红色(显微镜下)(3)双缩脲试剂 + 蛋白质 紫色(4)碘液 + 淀粉 蓝色2.实验步骤(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
13、剂:苏丹或苏丹染液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3.实验结果与结论(1)实验结果(2)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可以某些试剂进行检测。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第1课时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
14、布的方法。【能力目标】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独立实验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教学重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原理和方法步骤。三、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四、教学用具:1.ppt幻灯片;2.材料用具(1)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可用其他动物或植物细胞代替);(2)仪器: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3)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
15、%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取A液20mL、B液80mL配成染色剂,使用时现配。A液:取吡罗红甲基绿粉1g,加入100mL蒸馏水中溶解,放入棕色瓶中备用。B液:取乙酸钠16.4g,用蒸馏水溶解至1 000mL。取乙酸12mL,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mL。取稀释的乙酸纳溶液30mL和乙酸20mL,加蒸馏水50mL,配成pH为4.8的溶液),蒸馏水。五、课前准备:1课前准备好在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课件; 2课前准备好实验的材料、仪器和试剂,并做好预备实验。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实验原理问题引入: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两者都同在细胞内,该怎
16、么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呢?从而引导学生讨论、分析DNA和RNA在细胞中的观察办法。教师归纳:由于两者同在细胞内,要观察它们的分布,势必要利用一些可以产生特定颜色的试剂来进行观察。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问题:混合染色剂该如何进入细胞内呢?而且DNA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又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该如何将DNA和蛋白质分离呢?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二)取
17、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制片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1.实验之前应先漱口;2.要用消毒的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3.制片时应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4.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必须烘干。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小组间注意相互合作和配合。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的回归原位)。(三)水解、冲洗涂片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水解和冲洗涂片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1.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须在大烧杯的30水温中保温5分钟;2.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分组实验。(四)染色教师利用多
18、媒体课件显示染色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注意:1.染色之前应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2.染色剂必须是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3.染色后应吸去多余染色剂,再制片。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分组实验。(五)观察要求学生认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要规范每个动作,做到准确无误。观察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先对光后观察;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这时候只能调细准焦螺旋,千万不能调粗准焦螺旋;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可以适当增大光圈;4.不能污染显微镜的载物台。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分组实验。老师来回检查指导。(六)实验结果与结论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1.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现绿色,
19、细胞质呈现红色。2.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学生交流讨论。七、板书设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实验原理:(1)甲基绿 + DNA 绿色 吡罗红 + RNA 红色(2)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2.方法步骤:(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2)水解;(3)冲洗涂片;(4)染色;(5)观察。3.实验结果、结论:(1)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2)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八、布置作业:九、教学后记:课型: 编写时间 年
20、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第三课时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小组合作实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二、教学难点: 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四、教学用具:准备20台显微
21、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1的健那绿染液等。五、课前准备:1、采集新鲜的黑藻叶;配置新的1的健那绿染液2、教师课前制作好作为示范装片。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制作藓类临时装片教师引导学生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取材: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只有一层细胞),或撕取菠菜叶的下表皮而稍带些叶肉,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将所取材料展平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学生动手制作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二)观察叶绿体用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细胞内充满呈椭圆形的绿色颗粒,即叶绿体。将要观察的部位移到视野的中央。换用高倍镜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必修 一全版 实验 备课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