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命活动的调节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命活动的调节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生命活动的调节第9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业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9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2019海口模拟)将蛙的坐骨神经置于溶液中培养,若给其创伤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则细胞质基质中()ANa浓度降低BK浓度降低CNa浓度不变 DK浓度升高解析由于在细胞质基质中K浓度高于外界溶液,而Na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所以当创伤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时,离子更多地从高浓度被动运输至低浓度,细胞质基质中K浓度下降,Na浓度上升。答案B2(2019柳州模拟)膝跳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反射类型,它仅包含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完成膝跳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线粒体为神
2、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提供能量D感受器能把叩击刺激转化为神经元的兴奋解析完成膝跳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A项正确;完成膝跳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B项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C项错误;感受器能把叩击刺激转化为神经元的兴奋,D项正确。答案C3(2019运城模拟)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节过程和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B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
3、子的受体有3种解析图中属于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A项正确;食物刺激中枢神经,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过程中作用于胃窦的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B项正确;胃酸刺激小肠黏膜细胞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属于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C项正确;图中胰腺细胞接受调节信号分子主要有神经递质、胃泌素、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故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至少有4种,D项错误。答案D4(2019湖北模拟)在大脑内,兴奋性的信号传递主要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与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结合来实现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谷氨酸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
4、息交流的功能B谷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会导致突触后膜两侧Na的浓度差增大C谷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整个过程中细胞膜表现出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解析谷氨酸与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项正确;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使突触后膜两侧Na的浓度差减小,B项错误;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以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即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C项正确;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表现出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项正确。答案
5、B5(2019呼和浩特二模)如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列有关叙述最可能成立的是()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若a释放递质,则N内会检测到a释放的神经递质C若c释放递质,则b处可记录到膜内外电位的反转D若a、c同时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会变为外负内正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若a、c不释放递质,则此时N未受到刺激,因而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项正确;若a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表面的受体能够识别到a释放的神经递质,但a释放的神
6、经递质不进入N细胞内,B项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即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若c释放递质,在b末梢处不可能记录到膜电位反转,C项错误;若a、c同时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不能确定如何变化,D项错误。答案A6(2019黄山二模)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开发出新型可遗传编码的乙酰胆碱和多巴胺荧光探针,该探针表达后形成荧光蛋白与神经递质受体的融合体,当相应的神经递质与上述融合体结合后发出荧光。这一成果解决了如何在拥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数万亿个突触连接的大脑中精确检测神经递质释放的一个难题
7、。结合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是一类充当信息分子的特殊物质B多巴胺探针实质上是一种能表达的核酸分子C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后首先引起Na的外流D在研究膜的流动性实验中也用荧光蛋白进行标记解析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兴奋或抑制,属于信息分子,A项正确;由题意分析可知,多巴胺探针能表达,是一种核酸分子,B项正确;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后首先引起Na内流而产生兴奋,C项错误;在研究膜的流动性实验中也用荧光蛋白进行标记,D项正确。答案C7(2019江苏)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
8、除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解析突触前膜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的一部分,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和均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项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一次性”的,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否则会持续性发挥作用,C项正确;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即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不知道神经递质的类型,故无法知道与结合后的膜电位的变化情况,D项错误。答案D8(2019课标全国)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
9、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解析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A项正确;动物看到、听到、接触到的东西都可能使自己被惊吓到,所以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感受器,B项正确;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所以,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
10、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C项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D项错误。答案D9(2016课标全国)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解析神经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项错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合成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需要消耗ATP,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有Na的外流及K的内流,运输方式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生命 活动 调节 动物 人体 作业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