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编】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论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精编】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编】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论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 IV 页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摘要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是很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和潜在的发展前景,与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盈利质量不同于盈利能力,二者各有侧重。影响有盈余管理,政府监督缺乏效率,会计政策运用等等。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主要靠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提高盈利质量的若干方法。关键词 盈利质量;上市公司;公司财务;质量评价AbstractThe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s a lot of profit stakeholders and their conce
2、rns, because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real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ial, and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Different from the profitability of earnings quality, the two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The effect of earnings managem
3、ent,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lack of efficiency, the use of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so on. Evaluation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mainly rely on the quality of cash flow analysis,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to increase profits in several ways. Keywords earnings quality; list
4、ed company; corporate finance; quality evaluation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第2章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的必要性2 2.1盈利质量的含义2 2.2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现状22.2.1利润数据不真实22.2.2利润结构不合理22.2.3利润现金流量不充足3 2.3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必要性32.3.1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2.3.2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4第3章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因素7 3.1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内部因素73.1.1公司治理结构73.1.2风险因素73.1.3会计政策的选择与
5、运用83.1.4盈利的持续稳定性8 3.2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外部因素93.2.1盈余管理93.2.2政府的监管力度93.2.3社会监督力度9第4章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的方法11 4.1从现金流量方向的构成分析企业财务状况11 4.2用财务比率对企业能力进行分析124.2.1偿债能力比率分析124.2.2支付能力比率分析124.2.3盈利能力质量的比率分析134.3比较会计报表分析现金流量趋势13第5章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15第6章 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方法176.1提高政府监管的效率176.2加强公司内部控制17结论18致谢19参考文献20附录21编号:时间:
6、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3页 共27页第1章 绪论研究目的上市公司盈利问题一直是个很敏感的问题 ,因为它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 ,因此如何合理评价公司的盈利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用来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些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进行评价 ,比较全面 ,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反映盈利的现金流入 ,即无法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问题。毫无疑问 ,盈利如果没有现金流入 ,不仅无法进行分配 ,而且还会影响到资产的质量 ,误导投资决策。为此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
7、 ,拟通过对有关盈利指标的对比分析 ,进一步揭示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问题 ,即盈利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保证 ,是否普遍存在应计制下盈利的虚假问题 ,同时提出一个评价盈利质量的合理方法 ,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水平。第2章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的必要性2.1盈利质量的含义 所谓盈利质量,是指与利润表有关的信息系统报告的本期盈利与企业未来绩效的相关性,相关性越高,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就越持久,说明盈利质量越高;反之,如果企业本期利润大量来自非常项目,属于暂时性盈利项目,对企业未来的影响短暂,说明盈利质量低下。2.2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现状2.2.1利润数据不真实利润真实性指利润的确定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
8、务为基础并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这是利润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利润真实性含有稳健性会计政策的使用,因为企业会计制度与具体会计准则为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在具体规定上往往有一定的弹性,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凭借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来选择使用。这时,采用怎样的策略去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将对利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利润的真实性也有所不同。然而我国很多企业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虚空一些利润真实的数据,从而达到他们合理的避税,进而达到他们的最终利益。因为外界人看不到真实的数据,就不能做出最合理的评价。也使国家常常做了不是最适合企业的政策。2.2.2利润结构不合理(1)主营业务利润比重情况。主营业务利润又称基本业务
9、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得来的。由于主营业务利润还未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尚不能完整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状况,只是受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销售单价、销量变动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对营业利润占总利润比重最高的前十名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共性总体利润水平较低,而且除两家有少量的投资收益外,其余的投资收益均为负数,营业利润为这些公司在2005年保持正的利润水平或扭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变向的把利润局限在一个
10、特定的因素里,这种单一的情况往往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2)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非经常性损益不是公司“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收支,但却被中国证监会认定“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均可归为非经常性损益。相应地,新标准中增加了不少新项目,如短期投资损益、资产置换损益等。相信通过新标准的具体落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遏制。2.2.3利润现金流量不充足 利润指标是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最好指标之一,但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价值最
11、主要的指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它准确核算了企业的利润,体现为应计现金净流入。但对利润质量却并不能提供保证,原因就在于应计现金净流入并不等于实际现金净流入,企业资产的收益性并不能反映其变现性。变现性它要求企业的各种资产经过一定的循环过程,必须实现向现金资产的转换。但由于会计确认与计量所具有的固有特征,它不是以收付实现为标准,而是以权责发生为标准,这就必然会导致有些收入虽然没有形成现金流入,但由于符合收入确认原则确认为收入;有些费用虽然没有现金流出,但符合会计上费用确认标准,又作为费用认定。因此利润没有足够的实际现金流入为保证,那么“账面富贵”则蕴含较大的风险。2.3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
12、的必要性2.3.1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尽完善的现实条件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质量治理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通过盈余质量分析提供有关盈余质量的信息,有助于完善一系列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分析指标,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促进有价证券买卖双方交流信息、调整心态、选择机会和正常交易,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如果市场上盈余质量普遍偏低,势必向社会传递错误信息,因“功能锁定”现象之现实存在,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所以为了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盈余质量进行治理显得尤为必要。 (2
13、)盈余质量治理有助于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从我国现阶段各类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看,资本在大多数领域仍是最稀缺的资源,要使资源真正得到合理配置,必须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而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要素,企业通过对外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以盈余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可以从资本市场筹资,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如果盈余信息不真实,盈余质量较差,就会误导投资人错误决策,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要提高盈余信息的质量。 (3)盈余质量治理有助于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4、 企业经营应避免追求销售额和会计账面利润的盲目增长,因为销售增长并非一定带来利润增长,同理,利润增长也并非一定带来公司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有时甚至恰恰相反。追求利润增长时,一定要重视盈余质量,只有盈余质量高的利润增长才能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进行增长管理时,要重视盈余质量治理,以确保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4)盈余质量治理有助于促进和加强政府监管 近年来,国内外接连发生的企业财务舞弊案,留给人们许多思考,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看,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所形成的矛盾,即信息的提供者出于自身利益或企业利益的需要而提供低质量甚至虚假的会计盈余信息,在市场无法自行解决的情况下,只有政府出面
15、加强监管才能有效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局面。政府监管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盈余质量信息也自然成为政府监管的依据,所以,盈余质量治理将有助于促进和加强政府监管。2.3.2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美国会计学家瓦茨和齐赫尔曼(Watts,Zimmerman,1986)在实证会计理论中认为“企业只不过是一种若干契约的结合”。这种契约包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契约,比如投资者、债权人、公司管理当局、员工、监管部门和潜在投资者,而各种契约签订和执行的依据主要就是以盈余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各方围绕利益进行博弈,而以盈余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属性,实践证明,信息质量在契约签订、执行和
16、各方利益博弈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失真现象又是十分普遍,促使笔者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固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会计信息的治理没有找到一个合理、有效、可行的切入点,导致旨在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多数是纸上谈兵。会计信息失真关键是盈余信息的失真,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关键是盈余信息的质量低下,盈余质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所在,因此,盈余质量的治理和提升在目前条件下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同时,研究盈余质量的治理为根本上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研究切入点。笔者利用时空分析来考察会计盈余的形成,并提出盈余质
17、量的治理机制。按照盈余形成的时空分析,会计盈余产生于公司经济活动,盈余质量赖以产生的基础是公司的内部制度环境,如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制度等,这些构成盈余质量的基础环境,基础环境越优良,盈余质量将会越高。 在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环境之后,要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还须有完善的盈余形成规则,盈余质量的形成规则就如同公司产品的质量标准,是提高质量不可或缺的,盈余质量的形成规则主要是各类会计规则,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盈余质量的形成规则(会计规则)越完善,盈余质量将越高。 基础环境的优劣各公司可能差别很大,形成规则(会计规则)的完善也是相对的和有限的,永远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此两个条件只是产生
18、高质量盈余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具备了此两个条件并不能一定保证产生高质量的会计盈余,原因是会计人员和公司管理当局有可能利用其掌握的私人信息,在利益驱动下利用公司内部基础环境的不完善(如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和会计信息形成规则的灵活性(如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会计舞弊、过度盈余管理而导致盈余质量低劣。要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进入了时空分析的第三个方面监管规制安排。监管规制安排是指与会计盈余质量信息有关的国家监管部门针对盈余质量信息存在的问题所制订的一系列监管规定和制度的总称,包括信息披露、上市、配股、ST和退市的条件规定、处罚规定及其执行机制等。 因此,对盈余质量的治理应该从上述三个视
19、角展开,构建盈余质量的三位一体多元治理机制,即:(1)盈余质量的基础环境治理完善公司内部制度安排;(2)盈余质量的形成规则治理会计规则的完善和执行;(3)盈余质量的监管规制治理市场监管规制的完善与执行。第3章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因素3.1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内部因素 影响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内部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因素、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盈利的持续稳定性等。3.1.1公司治理结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经营者直接对报表的盈利质量负责。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惜降低公司的盈利质量,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为了减少类似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对各相关利益方的责、权、利相互制衡
20、的一种制度设计。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趋于一致,抑制经营者降低盈利质量的动机。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不太完善。比如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一股独大”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是造成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3.1.2风险因素(1)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有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决策理论学家把风险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日本学者龟井利明认为,风险不只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这就
21、是广义风险的概念。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应有的经营策略,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还可以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股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发行股票和债务两个方面,其中,债务(包括应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商业信用)的利息负担是一定的,如果公司资金总量中债务比重大,或是公司的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就会使股东的可分配盈利减少,股息下降,使股票投资的财务风险增加。例如,当公司的资金利润率位10%,公司相应贷款的利率或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时,普通股股东所得权益将高于10%;如果公司的资金利润率低于8%,公司须按8%的利率支付贷款或债券利息,普通股股东的收益就将低于资金利润率。实际上
22、,公司融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2)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一般是指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给企业的利润额或利润率带来的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方面的规定:经营风险源于对被审计单位实现目标和战略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情况、事项、环境和行动,或源于不恰当的目标和战略。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与下列方面有关的目标和战略,并考虑相应的经营风险:行业发展,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
23、力资源和业务专长等风险;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产品责任增加等风险;业务扩张,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对市场需求的估计不准确等风险;新颁布的会计法规,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执行法规不当或不完整,或会计处理成本增加等风险;监管要求,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法律责任增加等风险;本期及未来的融资条件,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由于无法满足融资条件而失去融资机会等风险;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可能导致的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难以融合等风险。3.1.3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是决定盈利质量的重要因素。稳健的选择所产生的盈利通常不会高估现实和未来的业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精编 2022 精编 上市公司 盈利 质量 分析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