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思考(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思考(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法律思考 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水资源管理方案之黄河流域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项目 课题任务书 1.背景 (1)黄河流域上下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生态环境问题 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上游在青藏高原的内部,这里不仅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生态敏感和气候多变地区。大部分的青藏高原高山草甸草原分布在这里,因此环境变化会影响该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人类和老鼠破坏,黄河流域的草原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黄河流域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在过去30年里经常性的断
2、流影响该地区的社会和生态发展。因此,黄河上游和下游水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为: 人类活动和开发的加剧不断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得脆弱,造成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变得更低; 盲目开垦农田和改变自然湿地被用于城市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模式导致严重的污染; 大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排放污染物严重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系统; 黄河流域人口密度高,频繁的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使地下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影响区域供水安全。 (b)水土流失问题 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黄河流域的气候受到干旱和半干旱大陆性季风的影响,每年大约有10.6亿吨泥沙从黄土高原运送至渤海。然而,
3、土壤和植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密切的关系,任何变化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草原植被的变化不仅改变了植被在地上和地下根系,而且还 改变了地表属性(如坡度、土壤性质等等),并进一步影响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黄河下游地区,由于该区域地形,岩石属性,坡度和植物的变化,该区域草原退化、土壤有机质损耗,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因此,黄河上游和下游水土流失问题主要表现为: 由于人类活动的变化造成黄河源区草地退化是当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黄河流域自然条件的变化(例如,水、风以及冻融)引起的岩石侵蚀,泥石流,山体滑坡同样也可造成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一些地区处于干旱区,然而在各种气候中,干旱时引起水土
4、流失的重要原因。 (c)社会经济状况 黄河上游由于长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特别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得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导致了流域内生产力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对流域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障碍,同时也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产生了影响。下游保水固土植物经济效益较差且功能单一,不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具体问题包括: 黄河上下游流域现有保水固土植物经济效益较差且功能单一,不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可耕地减少、土地贫瘠和生态环境恶化,制约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 流域周边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周边生态环境遭到
5、严重污染和破坏,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人口比例高,人均收入低。 (d)管理现状 黄河上游缺乏科学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方案,导致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失效;下游重经济轻环保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流域治理、生态整治管理的能力建设及技能培训开展不足。因此,黄河上下游管理能力亟需提高。具体问题包括: 黄河上下游地区性土壤流失规律有待深入探讨,缺乏科学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方案; 水土保持效益和生态整治能力不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能力建设及技能培训开展不足,管理能力亟需提高; 污水治理监管措施不到位,人民缺乏环保意识,污水排放严重;水源区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下游生态安全矛盾突出,亟
6、需建立有效的上下游协调发展模式。 (2)示范区概况1)山东示范点 流域介绍栖龙湾小流域位于山东省莱芜市北部山区、黄河流域大汶河支流瀛汶河上游,隶属于莱城区口镇,总面积10.71km2。流域年均降水量720mm,水土流失总面积8.13km2,占总面积的75.91%,属沂蒙山泰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流域内总人口2,928人,其中农业人口2,894人,农村劳动力1,437人,农业年人均纯收入1,017美元($1,017)。富家庄小流域位于莱芜市雪野镇西部,介于莱芜、泰安、济南三市接壤部位,大汶河水系瀛汶河支流上游。流域面积8.54km2,水土流失面积3.60k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42.
7、15%,流域形状呈条叶状,东西宽3.1km,南北长5.4km。流域内总人口1,927人,其中农业人口1,848人,农村劳动力905人。 山东项目建设情况栖龙湾小流域经过多年连续综合治理,截至202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9km2,治理程度达到总面积的64.33%。建成基本农田525.12hm2;发展园地面积36.96hm2;水土保持林面积126.65hm2;建成塘坝12座、谷坊9座,生产道路29km。投入1.26106美元($1,260,000)。富家庄小流域经过多年连续综合治理,流域内有水土保持设施保存面积435.06hm2,其中梯田54.74hm2,水保林356.35hm2,经济
8、林(果园)为23.97hm2,小型水库2座,塘坝3座,谷坊24座,生产路营林路30km。 图1栖龙湾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图 2)内蒙古示范点 项目区介绍乌梁素海是我国第八大淡水湖,内蒙古第二大湖。水域面积285.38km2,整个湖区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形态,湖岸线长约130km,多年平均水深为0.8m左右,最大水深约2.5m,湖面高程常年控制在1,018.5m左右。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灌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套灌区3条排水干沟、4条灌溉干渠以及山洪水和降雨是乌梁素海主要补水源,年进水量约501106m3,正常年份向黄河排水100106m3左右。 内蒙项目建设情况乌梁素海网格水道工程已于2
9、021年开工,通过开挖水道,以加快水体流动和水质置换,计划开挖水道54条,总长140km,现已完成总工程量40%,计划2021年8月完工;乌梁素海生态过渡带人工湿地工程及面源污染控制示范推广项目已开工建设,总建设任务6,667hm2,通过人工湿地的构建,消减农田退水中的n、p含量,计划2021年底完工。 2.目标 深入探讨黄河上下游地区性土壤流失规律,识别水土保持最佳工程措施方案,提高水土保持效益和生态整治能力,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量评估下游湿地的生态价值,探讨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水源区上中下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3.关键活动 (1)开展黄河典型小流域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10、分析评估; (2)以黄河典型小流域为例,评估其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及发展的影响; (3)探讨黄河流域上下游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4.项目内容 黄河典型小流域上游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经济效率低下,同时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会危害其下游生态健康;为提高下游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保守地使用流域上游的水资源又会抑制经济发展,降低治理环境和改善生态的能力,故亟需建立小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此,以黄河上游下游典型小流域为例,首先,定量评估其下游湿地的生态价值,建立流域上游水资源取用与下游生态环境状况的定量响应关系,评估其上游水资源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及发展的影响;其次,综合考虑流域上游经济发展与下
11、游生态安全,从全局角度出发,探讨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模式,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决策。 5.项目预期产出 (1)黄河典型小流域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评估报告1份; (2)黄河典型小流域其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及发展的影响评估报告1份; (3)水回馈量核算报告1份; (4)黄河上下游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项目工作总结报告1份。 6.项目执行计划 本项目期为12个月: (1)2021.12-2021.04。实施课题调研计划,开展开展黄河典型小流域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评估。 (2)2021.05-2021.08。以黄河典型小流域为例,评估其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下游生态环境及发展的影响。 (3)2021.09-2021.12。探讨黄河流域上下游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7.经费预算(美元) 本课题研究经费控制在10万美元以内,经费来自黄河上下游水-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在签订研究合同后,研究经费将以美元为计价单位,按照合同付款条款,以付款之日的联合国系统美元人民币汇率将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支付。承担单位或个人有义务按照国家有关联合国项目管理规定和国家财税法律法规提供正规票据并依法纳税。 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