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精选文档.ppt





《计算机网络原理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原理精选文档.ppt(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原理本讲稿第一页,共八十二页参考书目q Computer Network(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q计算机局域网 胡道元 清华大学出版社q计算机网络技术蔡皖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q计算机网络概论何莉 高等教育出版社q计算机通信网原理 林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q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安全与保密 q蒋继洪、黄月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本讲稿第二页,共八十二页第第1章章 概概 述述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q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q知识经济中的两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经济中的两个重要特点是:信息化信息化和和
2、全球化全球化,必须依,必须依靠完善的网络。靠完善的网络。q网络(三网):网络(三网):电信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q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起到核心作用,起到核心作用,“三网合一三网合一”最终依靠计算最终依靠计算机网络完成。机网络完成。本讲稿第三页,共八十二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计算机网络?q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处理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统一的能力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按照统一的规则协同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通信,规则协同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通信,这样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这样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
3、q因特网因特网(Internet)(Internet)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代表,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代表,在最近的在最近的1010多年中发展迅速。现在人们的多年中发展迅速。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经离不开因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经离不开因特网。特网。本讲稿第四页,共八十二页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q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计算机网络涉及到通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两者计算机网络涉及到通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两者相互结合。相互结合。q计算机与通信的相互结合主要有两个方面计算机与通信的相互结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一方面,通信网络
4、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另一方面,数字计算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另一方面,数字计算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有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中,有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本讲稿第五页,共八十二页1.2.1 分组交换的产生分组交换的产生q现代计算机网络实际上是现代计算机网络实际上是20世纪世纪60年代美苏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冷战时期的产物。q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电信网存在可靠性差的缺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电信网存在可靠性差的缺陷。陷。q在在6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划局ARPA提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能够适应提
5、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生存性很强的网络。现代战争的、生存性很强的网络。本讲稿第六页,共八十二页新型网络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新型网络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1.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2.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3.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4.必须有冗余的路由;必须有冗余的路由;5.尽可能地简单,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尽可能地简单,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6.每条路径的流量基本相同。每条路径的流量基本相同。q根据以上要求,一批专家终于设计出了使用分组交换的新根据以上要求,一批专家终于设计出了使用分组交换的
6、新型计算机网络。型计算机网络。本讲稿第七页,共八十二页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交换机交换机(a)两部电话机两部电话机 直接连接直接连接(b)5部电话机部电话机 两两直接连接两两直接连接 N(N-1)/2对电线对电线(c)用交换机连接用交换机连接 许多部电话机许多部电话机图图1-1 电话机的不同连接方法电话机的不同连接方法本讲稿第八页,共八十二页电路交换电路交换q交换设备在通信双方找出一条实际的物理线路的过程。交换设备在通信双方找出一条实际的物理线路的过程。最早的电路交换连接是由电话接线员通过插塞建立的,现在则由最早的电路交换连接是由电话接线员通过插塞建立的,现在则由计算机化的程控交换机实现。计算机化的
7、程控交换机实现。q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呼叫呼叫 建立连接建立连接 传输传输 挂断挂断 q优缺点:优缺点:建立连接的时间长;建立连接的时间长;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无纠错机制;无纠错机制;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本讲稿第九页,共八十二页电路交换形式电路交换形式q空分交换空分交换交换比特流所经过的端口号交换比特流所经过的端口号q时分交换时分交换交换比特流所经过的时隙交换比特流所经过的时隙q波分交换波分交换交换载荷比特的光的波长交换载荷比特的光的波长q面向连接
8、的面向连接的(connection-oriented)建立连接建立连接 通信通信 释放连接释放连接本讲稿第十页,共八十二页电路交换的示意图电路交换的示意图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中继线中继线中继线中继线交换机交换机用户线用户线用户线用户线ACDB图图1-2 电路交换的示意图电路交换的示意图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八十二页报文交换报文交换q在这种交换方式中在这种交换方式中,两个端点之间无需建立两个端点之间无需建立专用的信道。如果一个端点想要发送专用的信道。如果一个端点想要发送报文报文(数
9、据传输单位数据传输单位),则需要把目的端地址添,则需要把目的端地址添加在报文中一起发送出去。加在报文中一起发送出去。q报文将从一个节点被传送到另一个节点。报文将从一个节点被传送到另一个节点。在每个节点上在每个节点上,要接收整个报文并进行暂时要接收整个报文并进行暂时存储,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存储,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级中转,直到目的地。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级中转,直到目的地。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称为称为存储存储-转发转发。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八十二页报文交换的优点报文交换的优点q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报文交换方式具有与电路交换方式相比,报文交换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如下优点:线路利用率高线路利
10、用率高。因为节点之间的信道可被报因为节点之间的信道可被报文所共享。文所共享。这样这样,对相同的流量要求对相同的流量要求,所需的所需的总传输容量要小些。总传输容量要小些。接收者和发送者无需同时工作接收者和发送者无需同时工作,当接收者处于当接收者处于“忙忙”时时,中间节点可将报文暂时存储起来。中间节点可将报文暂时存储起来。当流量加大时当流量加大时,在电路交换网络中可能导致一在电路交换网络中可能导致一些呼叫被阻塞些呼叫被阻塞;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中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中,报文仍报文仍然可以接收然可以接收,但延时会增加。但延时会增加。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八十二页报文交换的缺点报文交换的缺点q报文交换方式也存在一
11、些缺点:报文交换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报文大小不一,造成缓冲区管理复杂;报文大小不一,造成缓冲区管理复杂;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不适于实时通信或交互式通信,网络的延时比较不适于实时通信或交互式通信,网络的延时比较长,波动范围比较大。长,波动范围比较大。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八十二页分组交换分组交换q将报文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组将报文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组(Packet)进进行存储转发。行存储转发。q分组分组(包包)的构成:的构成:首部首部+数据段数据段首部首部(header,包头包头):包含目的地址、源地址
12、等控制信息:包含目的地址、源地址等控制信息数据段长度相等,例如,每个数据段为数据段长度相等,例如,每个数据段为1024 bit101001110101100 001010011101000数据数据首部首部分组分组数据数据首部首部分组分组数据数据首部首部分组分组发送在前发送在前报文报文图图1-3 分组的概念分组的概念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八十二页数 据数 据数 据数 据分组11010011101 11010011101 00101001110 00101001110报文发送端首部分组数 据首部分组首部数 据发送发送发送在前发送接收端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11010011101 1101001
13、1101 00101001110 00101001110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八十二页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q分组交换网由若干结点交换机分组交换网由若干结点交换机(node switch)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q主机主机(host)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通过网路和其他主机交换信息。可以通过网路和其他主机交换信息。q结点交换机则是进行分组交换的,用来转发结点交换机则是进行分组交换的,用来转发分组的。各结点交换机之间也要经常交换路分组的。各结点交换机之间也要经常交换路由信息,但这是为了进行路由选择,即为转由信息,但这
14、是为了进行路由选择,即为转发分组找出一条最好路径。发分组找出一条最好路径。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八十二页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ABDCEH1H2H4H6H3H5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12341234H11 2 3 41 2 3 41 2 3 4H2H4H6H5H3结点结点交换机交换机高速链路高速链路ABDCE(a)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b)具有两组端口的结点交换机具有两组端口的结点交换机图图1-4 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八十二页结点交换机结点交换机q结点交换机处理分组的过程:结点交换机处理分组的过程:将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将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再查找
15、转发表,找出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再查找转发表,找出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转发,然后由交换机构将改分组传递给适当的端口转发然后由交换机构将改分组传递给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出去。q图图1-4中有两对主机在进行通信:中有两对主机在进行通信:H1和和H5H2和和H6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八十二页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的优点q高效高效: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q灵活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q迅速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
16、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网络使用高速链路。q可靠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八十二页分组交换存在的问题分组交换存在的问题q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会造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会造成一定的成一定的时延时延;q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开销(overhead)。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二页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分组交换t连接建立连接建立数据传送
17、数据传送连接释放连接释放报报文文报报文文报报文文P1P2P3P4P1P2P3P4P1P2P3P4报文直达终点报文直达终点报文报文 报文报文报文报文分组分组 分组分组分组分组存储存储转发转发存储存储转发转发存储存储转发转发存储存储转发转发ABCDABCDABCD三种交换的比较三种交换的比较图图1-5 三种交换的比较三种交换的比较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二页三种交换的比较三种交换的比较q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首先建立一条独占的: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首先建立一条独占的信道信道;在电路释放以前在电路释放以前,该信道将被一对端点完全占用该信道将被一对端点完全占用;对于对于猝发式的通信
18、猝发式的通信,电路利用率不高。电路利用率不高。q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采用存储报文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转发方式。在传送报文时在传送报文时,同时只占一段信道同时只占一段信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存储,报文需要排队。因此报文需要排队。因此,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要求。q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报文被分成若干分组进行传输报文被分成若干分组进行传输,并规定了最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大的分组长度。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但其
19、结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但其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二页三种交换的比较三种交换的比较q若要连续传输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若要连续传输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建立时间,则采用在数据通信之前大于呼叫建立时间,则采用在数据通信之前预先分配传输带宽的电路交换较为合适。预先分配传输带宽的电路交换较为合适。q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道利用率。q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
20、但其结点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但其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二页应用现状应用现状q分组交换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网络中的交分组交换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网络中的交换技术。换技术。现有的公共数据交换网都采用分组现有的公共数据交换网都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如交换技术,如X.25网络等。局域网也采用分网络等。局域网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组交换技术。q电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电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中。中。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二页从从以主
21、机为中心以主机为中心演变成演变成以网络为中心以网络为中心图图1-6 从以单个主机为中心从以单个主机为中心(a)演变到以通信子网为中心演变到以通信子网为中心(b)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主机主机主机主机终端终端(a)(b)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二页1.2.2 因特网时代因特网时代qARPANET的诞生的诞生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ARPA)于)于1969年建成第一个分组交换网年建成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1973年年ARPA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计算机。英国和挪威计算机。1974年年ARPA的鲍勃的鲍勃凯恩
22、和斯坦福的温登凯恩和斯坦福的温登泽夫泽夫提出提出TCP/IP协议。协议。1983年年1月月1日,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NCP改变为改变为TCP/IP协议。协议。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二页因特网时代因特网时代qNSFnet网的建立网的建立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学之间互)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联的骨干网络NSFnet,这是因特网历史上重要的,这是因特网历史上重要的一步。一步。NSFnet采用采用TCP/IP协议作为统一的标准协议协议作为统一的标准协议;19
23、94年,年,NSFNET转为商业运营。转为商业运营。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二页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国家主干网国家主干网地区网地区网校园网校园网企业网企业网地区网地区网校园网校园网企业网企业网地区网地区网校园网校园网企业网企业网图图1-7 三级结构的因特网三级结构的因特网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二页基于基于ISP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示意图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示意图一级一级ISP 大公司大公司 大公司大公司 二级二级ISPNAPNAP 二级二级ISP 二级二级ISP 二级二级ISP 大公司大公司 本地本地ISP 本地本地ISP 公司公司 本地本地ISP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
24、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校园网网络接入点网络接入点AB图图1-8 基于基于ISP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示意图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示意图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八十二页因特网时代因特网时代q Internet 因特网因特网1990年代,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年代,整个网络向公众开放。在在1991年年8月,在蒂姆月,在蒂姆贝纳斯贝纳斯-李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创立在瑞士创立HTML、HTTP和欧洲粒子物理研和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究所(CERN)的最初几个网页之后两年,他开始宣的最初几个网页之后两年,他开始宣扬其万维网扬其万维网(World Wide Web)项目。项目。在在1993年,年
25、,Mosaic网页浏览器版本网页浏览器版本1.0被推出被推出在在1994年晚期,互联网开始逐步发展。年晚期,互联网开始逐步发展。1996年,年,“Internet”(因特网)一词被广泛的流(因特网)一词被广泛的流通,不过是指几乎整个的万维网。通,不过是指几乎整个的万维网。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二页1.2.3 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q因特网管理机构因特网管理机构:因特网协会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简称为简称为ISOC)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负责管理因特网有关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原理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