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对锦江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提出新挑战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培育,成都市锦江区社会组织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社会 组织结构框架雏形,取得蓬勃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经验,并在全区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但是,社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现有一些制度和社会原因,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与阻碍日益浮现,迫切需要对现有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这不仅是政府管理者需要直面的问题,更是社会组织自身的诉求。与此同时,随着形势发展,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变化发展。锦江在经
2、济发展先走一步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较早暴露,创新社会管理、化解各种矛盾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己经成为现阶段重要的中心工作。 二、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总体思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坚持党建带群建为指导、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联系特定社会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枢纽作用,主动承接、积极参与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职能,拓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空间,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形成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良好格局,为继续保持锦江区在社会建设领域的领先优势,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发
3、挥应有的作用。 (一)积极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 为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必须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创新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加快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步伐,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所谓“枢纽型”管理体系,就是由包括人民团体在内的社会团体以及社会组织联合体取代政府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使之逐步成为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大型联合性组织。这样做,一是可以整合同类社会组织的资源,用“枢纽型”组织的大平台,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把分散在行政部门的社会组织集中起来,通过科学引导、规范管理、培育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政策和资源,使社会组织逐步承担和参
4、与社会公共事务;二是可以成为政府部门连接社会组织的中介桥梁,反映社会组织共同的诉求,形成与政府部门畅通的信息沟通和对话机制。而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这一载体,将党的建设、服务监管等职能加以覆盖和落实;三是有助于机制创新,社会团体不具备行政手段,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主要是服务、培育和监督,新的工作机制也必将随着新体制的建立逐步形成。 目前,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建立,给我国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模式,在秉承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锦江区有必要在社会组织改革和发展方面,借鉴北京模式做一些试点和尝试,其中包括:(1)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临时机构,负责全盘整改
5、工作。(2)参照社联、科协、文联等人民团体的模式,确定一批单位作为首批枢纽型组织进行试点培育,将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组织整合到同一枢纽组织旗下,在全区建立若干个社会组织联合会或区域性联合会,形成社会组织的枢纽型服务管理工作体系。(3)明确一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和有关职能转移项目作为试点,以枢纽型组织为扶持监管通道,用社会公共事务项目,帮助社会组织孵化成长。 (二)创新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1、创新群团服务民生的工作机制 (1)进一步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一是坚持把深化“共同约定行动”与加强集体合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推动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
6、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结合锦江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中小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较难的实际,根据同行业、同区域职工相同或者相似利益诉求,大力开展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对流动性强的餐饮小型企业“抱团”协商、家政服务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协商、农民工“亦工亦农”最低工资标准协商、以楼宇为单位集体协商等。围绕建立协商主体、履行协商程序等重点环节完成工资集体协商,形成能效仿、可复制、好规范的经验。 二是积极推进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的有效工作机制。按照法律赋予工会的职责和权利,将开展集体协商要约作为工会主动作为、表达职工利益诉求的抓手,进一步推动形成“工会依法主动要约、对出现问题的企业限期整改、劳动监察部门进行
7、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推动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深入、持续、有效实施。 (2)拓展就业创业平台 大力开展用工需求调查,采集用人需求信息,想方设法挖掘整合空岗资源,及时为下岗失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创业指导,完善职工创业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创业培训、项目、政策、信息动态、创业典型等资讯,为广大职工创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持续推进“农民工创业就业援助工程”,探索工会援助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有效工作模式。以青年(大学生)创业园为服务平台,加强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合作,为青年创业提供有效融资支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创业带头人提供咨询及技术、网络支持,依托专业团
8、队,开展项目管理评估、创业指导、技术交流、项目孵化、项目推介等系列服务,大力促进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 (3)进一步完善帮扶救助机制 加快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残疾人关爱体系,完善残疾人托养中心,加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抓好涉农社区助残工作。深化青少年群体关爱行动,针对进城少年、低保户未成年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深入开展“真情助困”、“爱心课堂”等关爱行动。持续开展春蕾助学活动,完善“春蕾女童”长效帮扶机制。继续抓好“送清凉”、金秋助学活动和“十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多渠道开展“博爱送万家”等形式的社会救助活动,围绕帮助困难家庭、贫困患者、残
9、疾儿童,抓好红标。成都“亮眼工程”、“救急行动”、“贫困先心病、尿毒症”、“嫣然天使行动”等医疗救助活动。 2、创新群团参与社会管理的新机制 (1)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始终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推动向产业系统以及街道、社区发展。工会组织要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为重点,抓好“一平台三机制”(大力建设社区(园区)工会服务站,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机制、社会化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工会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推进 改善 民生 为重 社会 建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