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单位人才流失原因及解决对策.doc
《煤炭企业单位人才流失原因及解决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企业单位人才流失原因及解决对策.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姓 名 翟 远 红 专业班级 人力资源2011 指导老师 吕永卫 2013年7月31日 内容题要: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企业与企业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逐渐发展成为组织的“第一要素”。然而,由于煤炭企业固有的弊端及体制等问题而引起的人才流失严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最棘手的难题。人才流失在于企业缺乏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煤炭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避免人才流失。关键词:竞争;激励;人才流失;留住人才 目 录1、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现状31.1 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31.2 煤炭企业人才流失分析 42、 煤炭企
2、业人才流失原因53、煤炭企业人才流失危害64、煤炭企业激励机制75、解决人才流失的对策7 参考文献14 致 谢15 一、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1) 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现状 广义的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的岗位、工作的地点、职业的性质、服务对象等因素来确定。因此,根据工作状态确定因素的不同,人才流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人才的地理流动、人才的职业流动和人才的社会流动等。在国内流动中,可以将其分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两种。按照流动的意愿,则可以将流动分为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在企业层次的流动,则可以分为流入、流出和内部流动三种形式。人们经常所理解
3、的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企业间的流动。煤炭企业人才流失是指人才自愿流出所在的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人才自愿流出者一般希望带来更多的“收益(如工资的提高,职务的提升,生活环境的改善等),但这种流出对企业无疑会带来损失,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本文从立意上不以鼓励人才的流动率的提高为目的,相反是以控制人才的流动为目的,也就是说以提高人才在煤炭企业就业稳定性为目的。1、某煤矿企业是一个即将投产矿井,经过二年时间的准备,人员配备已经基本符合国家矿井验收标准,2012年10月人员构成情况如下:煤矿在册职工791名,煤矿生产人员483人,服务人员308人。其中,煤矿生产人员按岗位分类:(1)管理人员共有11名,其中本
4、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10名,有2人已经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有4人已取得中级工程师职称;5名初级工程师。(2)技术人员共有28名全部取得B类安全资格证书,其中,现已达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5人,中专学历20人。(3)特殊工种:企业内基层管理人员即班组长人员和特殊工种共有190名,其中:涉煤中专以上学历129人,2012年4月已报市煤炭职工培训中心中专班学历提升180人。(4)煤矿特有工种共254人,2012年初已全部委托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学历提升,并签订了委托培养合同,到2015年前全部达到中等专业学历标准。2、经过半年多的时间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全矿生产岗位职工共离职153人,其中
5、:按在岗类别:高层管理人员1人、中层管理人员3人、技术及特殊工种人员44人;煤矿其他生产人员105人;按学历分: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4人、大学专科35人、中等专业21人;其他人员92人;按年龄分:25岁以下56人、25-35岁49人、35-45岁32人、45岁以上16人。(2) 煤炭企业人才流失分析 1、从岗位结构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流失1人、中层管理人员3人、技术及特殊工种人员44人;煤矿其他生产人员105人;分别占流失人员总量的高层管理人员0.6%、中层管理2%、技术及特殊工种人员28.8%、其他人员占68.6%;高层中层管理者人员相对稳定,流失主流是煤矿班组长人员及特有工种人员。班组长及特有
6、工种人员培养价值潜力大,工作岗位相对容易就业,职业者按工资待遇的高低寻找自已的落脚点。 2、从学历结构及技术等级结构分析 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7人、大学专科35人、中等专业21人;其他人员92人;分别占流失总量的研究生3%、大学本科4.6%、中专以下73.9%;高学历流失主流是为了寻找自我价值,寻找能够体现遵重的重要性,是马斯落需要理论的最高层体现。新进技术员工,由于对自己将要进入的企业很陌生,容易产生幻想和不切实际的预期,进入企业之后大多会有实际与想法有较大落差的想法,这种落差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他们选择离开企业。而对于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于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相对较容易流
7、动的外部环境,他们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本身的意愿,并且往往会得到超出现在的价值。对于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来说,他们的技术水平在目前的状态下还不成熟,留在本企业,既有稳定的收入,又有增长知识的机会,他们一般不会选择主动流失。 3、从年龄结构分析25岁以下56人、25-35岁49人、35-45岁32人、45岁以上16人。分 别占流失总人量的:36.6%、32%、20.9%、10.5%。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人员是流失的主力军,这部分有的是激情,从马斯落需要理论来看这部分寻求的是低层次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年轻的员工精力旺盛,对所在企业的依附性不强,自身的适应能力强,而且很少有家庭责任,这样流
8、动起来就更为容易。此外,年轻人在工作的早期阶段容易对工作产生较高的期望,有时甚至是不切实际的预期,因此在进人企业后常常会不满意。年轻人才流动性大的另一原因是他们的收人低,无保障。他们有比较强烈的改善经济状况的愿望和机会。年轻几乎不会安于现状而不去寻找另外的工作4、 从性别构成分析从性别看男性流失率高于女性,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男女双方在家庭内部的分工有关,另一方面是由男女双方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女性经常会把家庭责任放在第一位,在工作和职业的流动上就常常比较慎重。男性虽然对情感的依赖性较强,但其生理特点决定其宁愿承担家庭经济责任,且愿意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而在相同的条件下,更
9、倾向于流失。5、 工龄越短的技术人员,流失率越高 员工在企业的服务期限(龄)与人才流动之间存在着一贯的负相关关系。工作年限越短,人才的流动率越高。因为一个人在一个职位上度过了他职业生命的大部分的话,在这个职位上,他往往是进行了很大的感情和资本投人的。他熟悉他所服务的企业,在工作圈子中建立了与其他人的友谊,这是很难割舍的。二、煤炭企业人才流失原因煤炭企业既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同时由于受“煤炭这一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的特点,这使得煤炭企业人才流失也必然受到双重层次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如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状况、通
10、货膨胀、产业结构、所有制等等;又有微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企业因素和个人因素,人才的流失最终还是企业问题综合造成的。 1、企业用工制度用工制度是影响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完全自由的用工制度往往伴随着较高的人才流失率,不完全自由的用工制度伴随着较低的人才流失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同时随着多种经济实体的出现和壮大,劳动就业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给我国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在人才竞争方面提供了平等竞争的可能,并且呈现出更加灵活、迅猛的势头,导致煤炭企业中的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2、收
11、人分配和职业声望 收人水平是对人才流失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收人对人才流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企业的收人对人才流动时择业的引导上,即体现在人才流向效益好、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企业。职业声望越高的职业,越能吸引人们选择,也越能吸引其他职业的就业者向这些职业的流动。3、企业规模从理论上讲,企业规模越大,往往伴随着较低的人才流失率。这是因为,首先,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内部的流动机会较多。其次,规模大的企业中人事甄选及人事管理的程序复杂,不利于人才的流失。再者,规模大的企业竞争性的工资补偿体系及人事部门对人才流失有比较深人的了解,导致人才不愿意流失或不容易流失。另外,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内部福利一般也较高
12、;还有规模大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特点较为鲜明,导致职工具有,企业更多的心理优越感而不愿意离开大企业。然而,事情还可能出现不同的局面,即规模大的企业人才流失率比较高,这完全取决于具体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状况。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由于缺乏员工相互交流的机会,企业成员之间缺乏凝聚力,缺乏人情味及官僚主义等也会造成人才的高流失率。4工资水平 人才流失率与企业的工资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在低收人的企业中人才流失率最高,大多数流失的人才是为了谋到比原来更高的工资收人而流失的。对他们而言,他们能获得净的正收益是使他们流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存在比较高的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的压力比较大的时候,人才对高收入的追求会
13、更显著。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决定雇员自愿离开企业的所有因素中,相对工资水平(劳动分配的公平性)对人才的流失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国有企业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使那些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造成了内心极大的不公平而感到不满,是企业人才流失的又一推动力。5、企业对人才的认同感企业管理当局没有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充分重视他们,不能让人才有充分施展能力和优势的舞台,使人才在工作中产生失落感。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必然会引起人才的不满,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流失。 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危害性管理人才高薪受聘,技术工人另谋高就,生产工人纷纷出走,技术跟不上,人才“青
14、黄不接”,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与发展。国家安全局局长李毅中在“安全生产万里行”上强调:煤矿再招不到大学生,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他呼吁煤矿行业着力培养自己的大学生,增加煤矿专业人才。李毅中说,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造成煤矿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控制安全事故,人才是关键,遏制重大事故发生,需要专业人才,但从煤炭各种自然灾害和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人才流失严重,形势十分严峻,威胁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仍是企业安全发展的一大障碍。1、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威胁煤炭的安全和发展。安全与发展,技术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井下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开采方式的转变,国有大型煤矿工程技
15、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熟练技工流失严重,给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企业长远发展埋下了极大隐患。2、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威胁煤矿安全发展。一个合格的认真负责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卓越的领导艺术、优秀的管理才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辛苦,环境艰难,夜以继日,动辄处分,重者免职,加之长期得不到重用,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纷纷“撂难”、“跳槽”。这类人才流失对威胁煤矿的安全和发展带来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3、熟练技术工人的流失严重威胁煤矿安全和发展。新招收来的新工人一切从头开始,导致煤矿企业严重缺乏熟练技工。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加,煤矿企业复苏,煤矿熟练技工已不复存在,加之煤炭价格疲软,企业拖欠工资严重,职工无法维持生
16、活,尤其是从事生产一线的“农协工”纷纷出走,近年来年年招工,季季招工,甚至月月招工,但由于工资待遇低,职工收入低,根本无法留住人,缺乏熟练工、技术工。综上所述,种种事故和现实表明,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熟练技工的流失给煤矿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和严重后果。四、煤炭企业激励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工作时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存。特别是对知识型员工而言,工作更多是为了获得一种成就感。所以成就激励成为员工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作用不同,可以细分为组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目标激励和理想激励六个方面。1、组织激励在企业组织的制度上为员工参与管理提供方便,这样更容易激励员工
17、,提高工作的主动性。管理者首先要为每个岗位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和权利,让员工参与到制定工作目标的决策中来。在工作中,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过程享有较大的决策权。这些都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2、榜样激励榜样激励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树立先进的典型人物。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群众,应注意事迹的事实性和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能使中间带落后,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企业模范人物。这些模范人物使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他们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企业员工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二是管理者自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企业 单位 人才流失 原因 解决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