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开发变化存在的问答与对策专业论文.docx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开发变化存在的问答与对策专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开发变化存在的问答与对策专业论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浅析当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 研究生姓名: 周 帆 年级、专业: 2013级公共管理专业 指导教师: 黄 辉 完成时间: 2016年3月10日 本 人 声 明本人郑重承诺:本人将恪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绝不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保证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否则,自行承担一切后果。本人允诺:鉴于毕业论文是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就读研究生时期的学习研究成果,论文可在保护和尊重作品完整权、作者署名权的前提下,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基于教学和资料保存目的,予以编辑、出版、发行
2、及其他方式的无偿使用。签名: 周帆 日期: 2016年3月10日 摘 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
3、前列。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极不平衡,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健康促进的不利因素,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人才严重不足,分级诊疗难度大,一些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地区能否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关键还要看民生的保障,医疗卫生工作的扶
4、贫攻坚战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凉山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又是四川唯一藏族自治县木里县所在地,彝区、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彝藏族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彝藏区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全域凉山同步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本文结合凉山州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从凉山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凉山州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分析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进步一加快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与举措,努力为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探索有效的路径。关键词:民族地区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5、 对策研究 目录、四川省凉山州医疗卫生现状及主要工作措施。(一)凉山州医疗资源构成情况(二)凉山医疗服务基本情况(三)凉山健康指标情况(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和信息化建设情况。(五)公共卫生情况(六)医疗费用保障情况(七)医疗服务管理情况(八)中医(民族医)发展情况。 (九)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情况。二、四川省凉山州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一)卫生投入不足。(二)卫生人力资源紧缺。(三)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服务功能低下。(四) 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渐突显。(五)分级诊疗推进难度较大。(六)疾病预防控制形势严峻。三、四川省凉山州医疗卫生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历史因素。(二)地理环境和人文
6、环境因素。(三)财力因素。(四)生存环境和人文因素(五)政策因素。四、加快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与举措(一)加大民族地区卫生事业投入力度。(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三)加快配齐配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四)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五)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六)建立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七)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八)强力推进公共卫生“五项”重点前 言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自建州以来,历经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重大变革,州委、州政府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经过60多年的发展,凉山卫生事业取
7、得了显著成就。州、县、乡、村四级卫生体系逐渐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健全,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着维护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因素制约,卫生资源总量少、办医条件差、专业人员缺乏,群众医疗保健意识薄弱,看病难问题突出。如何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不让医疗卫生问题成为扶贫攻坚的制约,成为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以凉山州为例,通过调查了解凉山州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分析凉山医疗卫生发展的现状。对凉山卫生发展存在的问题卫生资源总体匮乏,医疗卫
8、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低。卫生综合实力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重点疾病防治形势严峻;中医药服务能力差;分级诊疗推进难度大,等问题进行原因和对策分析。结合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详细论述促进凉山州医疗卫生发展的必要性,并从发展的主要路径及问题当中,分析、提炼、总结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以强化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着眼于解决群众最紧迫和最现实的问题,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卫生事业
9、,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一、四川省凉山州医疗卫生现状及主要工作措施。通过国家、省的大力扶持和州、县两级地方财政的不断投入,凉山州州、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一)凉山州医疗资源构成情况1.医疗卫生机构2015年底,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5396个(比上年减少86个)。其中:医院112个(占全州医疗卫生机构的2.0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84个(占96.0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92个(占1.7%),其他机构8个(占0.15%)。 2015年
10、凉山州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图1 2011-2015年全州医疗卫生机构数医院中,公立医院50个,民营医院62个。按等级分:三级医院4个,二级医院33个,一级医院15个,未定级6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乡镇卫生院571个,门诊部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82个,村卫生室430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33个(占35.8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占19.56%),卫生监督所(中心)18个(占19.56%),妇幼保健院(所、站)18个(占19.56%),急救中心(站)1个(占1.09%),采供血机构1个(占1.09%),专科疾病防治院(所、
11、站)3个(占3.26%)。2.卫生人力资源按2014年末凉山州户籍人口数计算,2015年凉山州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9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4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58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4.23人。与上年比较,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增加0.51人、0.18人、0.22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减少0.15人。3.床位数2015年底,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1663张,其中:医院14926张(占68.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251张(占28.86%),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86张(占2.24%)。平均每所医院床位133.27
12、张,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1张。按2014年末凉山州户籍人口数计算,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23张。 2015年凉山州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图2 2011-2015年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医院床位中,公立医院床位10462张(占70.09%),民营医院4464张(占29.91%)。与上年相比,公立医院床位增加720张(增长7.39%),民营医院增加660张(增长17.35%)。4.卫生设备2015年,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10827台,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130698万元。其中:医院万元以上设备8195台(占75.69%),价值111602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45台
13、(占11.5%),价值6595万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50台(占12.47%),价值12365万元;其他卫生机构37台(占0.34%),价值136万元。 2015年凉山州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图3 2011-2015年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医院中,公立医院万元以上设备7103台,价值98361万元,比上年增加1002台(增长16.42%)、价值增加16678万元(增长20.42%);民营医院万元以上设备1092台,价值13241万元,比上年增加96台(增长9.64%)、价值增加1283万元(增长10.73%)。5.医疗卫生机构房屋面积2015年,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146
14、.34万平方米,其中医院79.87万平方米(占54.5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8.2万平方米(占32.94%),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7.37万平方米(占11.87%),其他卫生机构0.9万平方米(占0.61%)。(二)凉山医疗服务基本情况1.医疗服务量2015年,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1520.8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3.04万人次(增长1.54%);出院人数83.2万人,比上年增加4.62万人(增长5.88%)。 2015年凉山州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图4 2011-2015年凉山州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医院总诊疗616.4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6.87万人次(增长6.36%);出院人数53.
15、43万人,比上年增加5.89万人(增长12.39%)。其中:公立医院总诊疗546.8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7.73万人次(增长5.34%);出院人数40.61万人,比上年增加3.28万人(增长8.79%)。民营医院总诊疗69.5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15万人次(增长15.14%);出院人数12.82万人,比上年增加2.61万人(增长25.5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总诊疗331.74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19万人次,村卫生室374.96万人次;乡镇卫生院出院27.01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院1.04万人。2015年凉山州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6.58日,比上年增加0.22日
16、(增长了3.5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4.26日,比上年增加0.41日。2.医师工作负荷2015年,凉山州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7.43人次、担负住院2.59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下降0.15人次、住院下降0.04床日。其中: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95人次、担负住院3.41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下降0.25人次、住院增加0.04床日。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68人次、担负住院3.25床日,门诊工作负荷高于医院平均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21人次、担负住院1.88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下降0.1人次、住院床日持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7、医师日均担负诊疗8.81人次、担负住院1.38床日,与上年相比,门诊增加1.29人次、住院增加0.32床日,门诊、住院负荷增长明显。(三)凉山健康指标情况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凉山州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 指标2010年2015年“十二五”与“十一五”对比增减幅度“十二五”规划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人均期望寿命(岁)72.2673.41.14岁73.3完成孕产妇死亡率(人/10万)66.2736.8629.41/10万50完成婴儿死亡率()10.638.242.3910完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4611.845.6215完成 凉山州“十二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自评报告图5“十二五”凉山州
18、健康指标完成情况(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和信息化建设情况。1、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凉山州按照制定的凉山州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年)布局区域卫生资源。“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计投入13.22亿元进行卫生计生体系建设和设备装备,其中,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8.47亿元、设备配置资金4.75亿元,对凉山州2651个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进行改扩建。截止2015年底,开工2425个,占91.47%、完工1750个,占66.01%、投入使用1383个,占52.17%,新增医疗用房面积43万平方米。通过项目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增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
19、准化建设达标率分别达96.7%、99.03%、100。2、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情况。推进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凉山州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规划通过省州专家组评审,完成可研编制,正在进行方案设计;西昌市、宁南、雷波、喜德、会理等5县市已完成县级卫生平台建设;州一医院、州二医院和11个县人民医院建成数字化医院;凉山州全员人口信息采集“计生E通”推广和使用覆盖率已超过60%;搭建人口计生专网,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共采集人口基础数据500余万条,人口数据覆盖率、数据项完整率、逻辑准确率均达到95%以上;启动居民健康卡前期工作;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在我州17个县市已全部部署完成,
20、各县市正在积极推进该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使用系统各功能模块,目前已有13个县市在使用公共卫生功能,4个县市使用基本医疗功能;完成凉山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临床辅助诊疗和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和艾滋病短信推动平台项目招标工作,目前已部署部分县市,近期将在凉山州17个县市全部部署 。(五)公共卫生情况、艾滋病防治工作。凉山州2015年出台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再掀“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高潮的决定,重新修订并颁布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办法和“七大工程、一批中心”实施方案,调整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工作流程与规范。全面推进“七大工程、一批中心”和“百千万工程”为核心的防治体系建设,累计建立由599个快检点、66个监测哨点和
21、89个实验室组成的检测监测网络,建立艾滋病防治技术支持中心104个,防治能力和体系建设得到明显加强;“1+8”艾滋病医疗救治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获得省委省政府支持,分别依托州级和8个县人民医院进行建设。 “政府组织领导、多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及长效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扩大“监测检测、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抗病毒治疗、健康教育”覆盖等“五扩大”举措,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干预持续加强,主动检测与实名检测等工作全国领先,抗病毒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免费婚检全域实施,住院分娩率持续提高,人群保护不断加强,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提升,检测阳性率呈
22、现逐年下降。积极开展首创探索,疫情态势主动掌控。五年来,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得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惠民、中-默项目、红丝带基金等国际国内项目支持,尤其在虹膜身份识别、进村入户宣传干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等首创性探索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无职业暴露感染事件、血液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围绕总体目标,全面评估国家、省、州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国家艾滋病核心指标完成率达到91%,提高35.5个百分点;运用亚洲流行模型计算,凉山州估计共减少新感染病例2.6万例;感染者/病人发现环比增长率、病死率逐年下降,疫情态势和特征主动掌控,疫情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凉山州
23、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积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人均补助从2010年15元提高到40元,服务项目由9类41项扩大到12类45项。2012年12月州政府印发凉山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通过抓培训,强考核,促规范等系列保障措施,凉山州城乡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39%,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达19.87%、13.97%,管理精神病患者3383人;累计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9.25万人,在管孕产妇3.79万人、孕产妇保健11.55万人次,在管06岁儿童42.38万人、儿童保健
24、51.26万人次;中医药管理服务39.92万人次,其中老年人21.91万人次、036个月儿童18.01万人次;卫生监督协管巡查7928次,报告事件或线索680次,“十二五”期间凉山州总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4.1万余次,接受健康教育公众健康咨询3.8万余次,受教育总计约800万人次以上。、传染病防控工作。“十二五”期间,凉山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传染病发病率连续五年保持“稳中有降”, 2015年报告发病率522.82/10万(按审核日期统计),较“十一五”末(570.24/10万)下降47.42/10万。推进国家免疫规划,“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81.74%,同比提高47.73%;推进预防接种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少数民族地区 卫生事业 开发 变化 存在 问答 对策 专业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