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人员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营建封国的都城。此做法旨在( ) A、提高诸侯政治地位 B、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 C、彰显周天子的地位 D、解决各诸侯国的困难2、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 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3、关于西周的宗法制,礼记大传中有一段记载:“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2、。”据此推断当时( ) 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 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 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4、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役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 ) A、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 B、封闭性的特征 C、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 D、自给自足的特征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全国文字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统一
3、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6、“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实行“郡县制”的评价。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 C、要害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 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7、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
4、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9、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0、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
5、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1、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12、有学者统计,武则天称帝时期(690705),通过明经、进士两科考试成为宰相的20人中,14人为一般家庭子弟和中下级官吏子弟,超过半数。这反映当时( ) A、废止了按门第取士旧习 B、门阀士族官员处于弱
6、势地位 C、选官采用实用主义原则 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首要渠道13、唐朝时,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后,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有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14、董仲舒说“夫长使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赀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为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 ) A、实行察举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刺史监察 D、建“内外朝”制度
7、15、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16、东汉尚书省为决策和号令机关。三国时成立中书省,其监或令与尚书令共负最高政务。南北朝时又设门下省,用来牵制中书省。隋唐时期,确立了“中书取省,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原则,直到宋代始终贯彻。三省制的这一历程表明( ) A、中央政府职权不断削弱 B、中央政府机构职能分工逐步走向明确 C、封建朝廷争权夺利现象突出 D、“分权与制衡”是历朝行政
8、原则17、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 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 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18、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这说明当时( ) A、严厉处罚官吏职务犯罪 B、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化
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9、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 ) 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 B、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D、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20、科举取士考试内容经历了隋唐以诗赋为主,宋代以论、策和大义为主,明朝则以八股取士。通过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 A、深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需要 C、科举考试更加科学合理 D、人才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莆田市 2017 _2018 学年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