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要求.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要求.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要求 工作规范 一、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医疗、 康复各项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第一条社区诊断 开展社区诊断,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和相应的实施措施。 第二条传染病的防治 1、开展急性传染病、结核病、寄生虫病的防治。 2、执行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制度。 3、配合有关部门对传染源进行隔离和消毒。 4、指导恢复期患者定期复查并随访。第三条免疫接种 1、计划免疫。 2、强化免疫。 3、特殊人群免疫接种。 第四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1、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以及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规范化管理。 2、开
2、展周期性健康检查。 3、对恢复期患者进行随访。第五条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 1、开展精神卫生、心理卫生咨询,进行宣传与教育。 2、开展周期性健康检查。 3、对恢复期患者进行随访。 4、识别不良精神和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发现精神疾患,根据需要及时转诊。第六条学校卫生 1、评价学校的基本卫生条件和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 2、提供眼保健和口腔保健等服务。 3、配合学校指导家长开展性启蒙教育和性心理咨询等工作。 4、提供健康行为指导。第七条妇女保健 1、围婚期保健。了解夫妻双方的基本健康状况,开展健康咨询与生育咨询和婚前检查的宣传与指导。 2、产前保健。了解孕妇的基本健康状况和生育状况,早孕初查建册,并发放孕
3、卡。识别高危孕妇并及时转诊,开展孕妇及其家庭的保健指导。 3、产后保健。产后家庭访视,产后避孕指导,产后恢复,家庭生活调整的指导等。 4、更年期保健。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与咨询,指导更年期妇女合理就医、饮食、锻炼和用药。 第八条儿童保健 1、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访视、建卡、母乳喂养的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 2、婴幼儿期保健。早期教育及智力开发的指导,正确断奶的指导,生长发育评价,辅食添加及营养指导。 3、学龄前期保健。心理发育指导及咨询,生长发育监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第九条老年保健 1、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 2、指导老年人疾病的预防和保
4、健,开展老年护理。 3、指导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和他救。第十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根据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和主要内容。 2、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壁报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第十一条计划生育 1、在夫妻双方知情选择的前提下,指导夫妻双方避孕、节育。 2、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咨询。 3、避孕药具的发放与管理。第十二条社区医疗 1、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 2、疑难病症的转诊。 3、急危重症的识别,现场紧急救护和及时转诊。 4、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5、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第十三条社区康复 1、掌握社区
5、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2、制定社区康复计划。 3、开展躯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功能评价。 4、对适宜社区康复的对象,以躯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治疗和指导。 二、居民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1、根据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社区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2、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季节、多发病、流行病)制定宣传的重点。实施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3、组织不同人群(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急病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6次并记录。 4、定期更换社区内居委会的黑板报及宣传栏5、健康教育的内容: (1)卫生法规和良好的道德教育。(2)传染病的
6、预防知识。 (3)慢性病的防病知识。(4)救护知识教育。(5)就诊知识教育。 (6)化验检查及相关医疗器械使用知识教育。(7)合理用药知识教育。(8)心理卫生教育。 (9)康复医学知识教育。 (10)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妇女卫生教育。(11)开展健康咨询。 (12)食品卫生与合理膳食知识教育。(13)良好生活习惯。(14)家庭护理指导。(15)其他。 6、建立健康教育工作登记本并按时上报。 7、建立居民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三、康复工作规范 1、指导慢性病及残疾人和家属的康复训练。 2、掌握社区慢病、残疾人对康复的需求情况,建立残疾人康复档案。 3、督促家庭成员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4、对社区内经
7、济上确实有困难的慢病及残疾人、退伍残疾军人、无人抚养孤寡老人,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咨询。 四、家庭卫生保健服务规范 1、指导家庭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家庭这个宣传阵地,消灭不卫生的陋习,传播卫生知识。社区卫生要深入每个家庭,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宣传,督促和检查卫生行为的改善。定期召开由家庭代表参加的卫生会议,把卫生保健活动融汇到家庭生活中去。 2、普及基本防病知识 要让居民知道计划免疫的基本程序,如何时打针、吃糖丸和如何喂养小儿,防止营养不良等,家中若有老人,要知道老年人易患什么病,病后护理及生活指导,如何对待传染病患者,如肝炎、结核,应如何隔离。社区医师还要定期宣讲、家庭访问,利用黑板报和卫生防病
8、手册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3、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社区医师可根据档案所记载的居民常见病和卫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居民进行监督、指导,防病、治病。 居民家庭健康档案的操作应包括以下几项: (1)居民家庭一般情况,包括家庭编号、住址、每位家庭成员的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民族、婚姻状况、文化水平、职业、有无慢性疾病。 (2)儿童保健情况,包括年龄、出生地点、计划免疫情况、体检记录。(3)妇女保健情况和老年人保健情况。 总之,按照市卫生局规定的健康档案进行家访和认真填写。 五、家庭护理规程 (一)家庭护理目标: 1、长期目标是把解决和改善健康问题作为最
9、终目标。 2、短期目标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健康问题,即现阶段的护理目标。可发分为几个阶段目标,通过达到阶段目标,逐渐接近达到长期目标。 3、家庭全体成员为最小单位,家庭护理大多是从有健康问题的个人开始。社区护士以家庭为单位对病人进行健康管理、治疗、护理,调整家庭关系,利用家庭内外资源,提供社会支持。 (二)家庭护理内容1、日常生活的指导 (1)饮食生活;(2)清洁;(3)排便; (4)睡眠; (5)运动和劳动; (6)精神卫生等生活起居方面的护理指导。 2、健康管理(1)健康促进;(2)健康体检; (3)健康评估(老人、婴幼儿、职业病检查、恶性肿瘤检诊);(4)健康咨询。 3、疾病护理 (1)加强
10、疾病护理与管理,预防并发症;(2)病弱者、瘫痪者的家庭护理;(3)患者的定期检查治疗;(4)康复; (5)临终护理。 4、生活照料与指导 (1)自我保健,增加生活情调、工作情趣、家庭功能调整; (2)注重培养乐观精神,加强人际交流;鼓励参加社会活动、社区建设;(3)照顾者的教育与指导。 5、家庭支持 (1)发掘合理利用家庭内外资源服务于病人;(2)提高家庭成员对健康的认知; (3)了解家庭功能对健康影响; (4)及时发现影响健康和危险因素,给予适合个体的、可行的护理干预;(5)协调家庭关系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6、改善家庭内、外环境,促进健康 (1)室内环境:清洁卫生、定时通风、光照适宜及夜间照
11、明,室内行走路线及卫生间有防跌倒防滑措施; (2)幼儿、老年人的家庭安全措施、急救常识; (3)高龄、残疾、瘫痪病人生活用床、便器、洗浴设施、餐具、出行轮椅,要求尽量作到安全、方便、舒适; (4)室外噪音尽量控制在白天60-80db,夜间50-60db;(5)与社区网络保持联系。 六、家庭访视程序 (一)访前准备: 1、选择访视对象。如孕产妇、新生儿、糖尿病、高血压等,护士按情况安排访视顺序。 (1)影响人数的多寡:如传染病应列为优为访视对象。(2)对健康的危害程度:致死率高的疾病应优先访视。(3)是否有后遗症:有后遗症应优先进行访视。 2、确定访视目的。护士访视前应先明确访视目的和目标,以便
12、评价。 3、准备访视用物。依访视目的和对象而定。 4、安排访视路线。较重患者应先安排在先,传染病人排在最后,余者酌情。 (二)实际访视: 是社区护士家庭护理的工作重点,在实际访视中要进行家庭评估、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价。 1、护士与被访视对象应建立良好的关系。 2、护士应认真倾听对方的叙述,了解其感受,尊重他们对健康的看法,适时地给予关心,并维护其隐私权。 3、健康评估,护理措施实施。 4、进行效果评价。 (三)评价。访视过程中,随时评价,以修正或制定下次访视目标和方法,使家庭访视工作收到实效。 (四)记录。访视记录原则简洁确切,正确记录访视内容,处理方法,结果及反应等。访视后及时记录。 (
13、五)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七、社区常见慢性病健康教育规程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一、概述 (一)病因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因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和行为因素联合作用形成的。dm病人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发生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机体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综合征。 (二)危险因素 目前国际上对糖尿病的研究结果及临床发现,其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原因: 1、遗传因素。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1型糖尿病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在型糖尿病病因中遗传
14、因素的重要性可达90以上。 2、不良生活习惯。体力活动少、膳食结构不合理和酗酒等。 3、高血压、高血脂。 4、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在型糖尿病病人中肥胖者占85-90。 5、生产过4千克以上巨大胎儿妇女。 6、过去常有低血糖史。 7、病毒感染史。病毒感染可导致胰岛素b细胞破坏。 8、化学毒物接触。动物试验显示,某些化学毒物对胰岛b细胞有毒性作用。 9、增龄、衰老和自身免疫力下降。 10、精神、心理压力及家庭生活事件等。 (三)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是体重减轻。 2、非典型症状。糖尿病早期无症状,许多病人在就诊其他疾病时被发现,因严重并发症而就诊的老人在
15、社区极度常见,因症状不典型易贻误诊断导致治疗与护理困难与复杂化。 3、其它表现:饭前反复发生低血糖或难以忍受的饥饿感;皮肤或外阴瘙痒;泌尿感染;各种感染后伤口久不愈合等, (四)主要并发症 1、大血管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症、大血管动脉硬化症2、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症变、糖尿病肾病3、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肢端坏疽) (五)其他类型并发症。性功能障碍、白内障、各种感染等。 (六)诊断糖尿病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血糖是唯一的依据;尿糖不能作为诊断指标(注意肾糖阈值与血糖差异和肾性糖尿病);快速血糖仪不能诊断;孕妇必须作糖尿病筛查;重视餐后血糖的重要 性;研究发现多数老人空腹血糖不达标易漏诊,
16、防止漏诊。 二、糖尿病三级预防与健康教育 (一)健康人群 首先应明确,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难以治愈,但预防的效果大于治疗。加强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主要工作为一级预防,通过教育降低危险因素。 (二)高危人群 临床发现每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多数来自这一群体,因此对高危人群社区教育主要内容是二级预防,帮助其克服危险因素,使之不成为糖尿病病人。筛查指标: 空腹血糖6.1-6.9mmol/l告知病人有危险因素,须坚持血糖检测。 检测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告知病人血糖指标和糖尿病诊断标准,立即就医。 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告知病人糖耐量受损,须坚
17、持血糖检测,进行行为干预。 (三)病人教育与指导 对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管理重点在三级预防,应重视社会、家庭支持在糖尿病社区管理的重要作用,发掘、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服务于病人,以教育病人认识疾病的危害及合并症,鼓励病人积极参与管理并明确控制目标,病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同时学会了帮助其他病人,并能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病人的责任感,使其主动、积极配合参与管理、控制病情发展,治疗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四)对糖尿病病人教育的具体内容、方法、意义、流程可参考前面所述,但应有针对性。 骨质疏松综合症健康教育 一、概述 骨质疏松综合症系由各种原因引起一组骨病,其特点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
18、,海绵骨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骨髓腔增宽,骨荷载功能减弱,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骨质疏松综合症在代谢性骨病中最为常见,是一种重要的老年性疾病。 (一)病因 1、年龄相关因素及绝经期后较为常见,女性发病较早较多。 (1)40岁以后,成骨细胞形成功能降低,并随年龄的增长,每年成骨细胞约有0.30.5的缓慢丢失。(2)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不足,骨量丢失更多。(3)男子在更年斯后,性功能降低,可有脊柱骨质疏松和骨折。 2、内分泌因素。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动,抑制肠钙吸收,影响骨质生成,增加骨质吸收。 3、
19、绝对卧床不活动者,每个月可丢失骨质量1;石膏固定、瘫痪、严重关节炎由于不活动、不负重,对骨骼和成骨细胞的刺激减少,造成肌肉萎缩,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 4、营养性。蛋白质缺乏,骨有机质形成不良;维生素c缺乏,影响骨质形成,并使骨胶质组织成熟障碍;食物中长期缺钙(每日不足400mg),可引起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促使骨质吸收。 5、遗传性。成骨不全症系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骨细胞产生骨质较少。 6、其他。长期激素治疗后,可影响胶原结构而造成骨质疏松。吸烟、酒精达量、癫痫也可引起本病。 (二)危险因素与病因有相关性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疾病初期无不适应感觉。 2、典型表现。以后随着骨
20、质疏松加重,病人可出现周身骨痛、乏力、疼肿以脊椎与骨盆区及骨折处为主、常为持续性疼痛。一般与疏松程度平行,于登楼或体位改变时尤甚。机体活动明显障碍,日久下肢股肉有不同程度萎缩。患者可身长缩短,或因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二、骨质疏松综合症三级预防与健康教育 (一)健康人群 骨质疏松综合症是慢性不可逆性疾病,难以治愈,但预防效果大于治疗。加强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主要为一级预防,通过教育降低危险因素。 (二)高危人群对具有危险因素人群的社区教育主要内容是二级预防,帮助其克服危险因素,使之不成为骨质疏松综合症病人。筛查指标: 尿羟脯氨酸测定、骨骼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值在正常高限时,
21、告之有危 险因素,应坚持监测。 当尿羟脯氨酸测定0.006,骨密度降低、骨骼x线检查异常,有临床症状者即可诊断。应立即就诊,进行行为干预。 (三)病人教育与指导 1、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戒烟、节酒及浓咖啡等,消除各种危险因素。 2、指导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了解骨质疏松的有关知识。定期对使用甲状腺素、利尿剂等药物的病人进行血钙检查,以检测钙的丢失情况。 3、教导病人及家属合理膳食,摄取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运动的方法及药物的作用、剂量和服药的注意事项,如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减少泌尿系统结石形成。钙剂不能与绿色蔬菜同时服用。空腹钙剂效果好。可与维生素d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教育工作 规范 教育 促进 工作 要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