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习目标:1、掌握西晋统一南北的时间,内迁的少数民族,北魏建立以及统一北方和孝文帝迁都的有关知识; 2、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作用。 3、理解北魏统一、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促进。学习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课堂学习】(教师寄语: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2.用双色笔在课文做好标记,写好提示语。把未解决的问题圈出来,带入对学、群学的环节中解决,并到小黑板展示自主学习成果。)(23分钟)1、 年,建立晋朝,年灭吴,统一南北。 2、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作用(意义): 3
2、、年,的首领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我的疑问、我的补充】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二、【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在合作探究后,小黑板展示探究成果,最后由各组成员对探究成果提出质疑及解决。)(10分)1.阅读下列材料:(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请回答: “北俗之语”是指什么? 材料反映了哪一时期由谁主持的改革?材料反映了哪项改革措施?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如何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三、【系统总结】(方法指导:请你用提纲式或知识树、网络等喜欢的形式,
3、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2分钟)四、【巩固训练】(学法指导:1画出关键词(时间、地方、人物、事件等)2排除法(先排除无关项或错误项)3要注意结合材料。)(3分钟)1、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刘裕 B、苻坚 C、王猛 D、司马炎 2、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3、最能体现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的决心的措施是 A、使用汉语 B、改汉姓 C、与汉人通婚 D、迁都洛阳4、5世纪,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一政权 A、北魏 B、北周 C、前秦 D、西晋5、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 B、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顺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6、洛阳曾是多个王朝的古都,下列哪一王朝的都城不在洛阳A、西晋 B、曹魏 C、北魏 D、西汉7、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A、前秦B、西魏 C、北齐D、北魏 五、【当堂反思】(学法指导:把本节课中自己没能弄懂或有疑惑的地方写出来,课余拿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分钟)(教师寄语: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 _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22 北方 民族 融合 导学案无 答案 岳麓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