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防洪工作年度总结专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防洪工作年度总结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防洪工作年度总结专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洪工作年度总结专题 2013年防洪工作总结 我段共管辖焦柳、太焦、侯月、新焦正线设备857.105km,站线499.281km,路基本体总长1181.59km,排水设备总长248.56km。管内70%以上的区段处于山区地带,地质条件复杂,路基基础不稳,防洪形势严峻。为确保防洪安全,我段认真贯彻落实局2013年防洪命令和防洪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要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抓早抓细,扎实工作,真正从物防、技防、人防方面提高防洪工作水平,全面夯实防洪工作基础,确保汛期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现总结如下: 一、2013年汛期雨情、灾情 1、降雨情况 截止2013年10月10日,我管内出现明显降雨过程28次
2、,单次最大降雨量为:太焦线长子177.4mm(7月8日-13日),最大小时降雨量为:焦柳线捏掌73.7mm(7月2日17时14分至7月2日18时12分),年最大累计降雨量为侯月线磨滩553.1mm,平均降雨量为260.98mm,与去年(255.187mm)相比增大。最大小时降雨量与去年(78.6mm)相比减小。 2、水害情况 2013年我段管内共发生主要水害43处,其中路基下沉、边坡溜塌23处;路基塌坑8处;崩塌落石5处;水漫线路6处;1 危树倒伏1处。 3、慢行封锁情况 截至10月10日,管内累计慢行55区间次,合计735小时03分,累计封锁14区间次,合计22小时25分。其中水害慢行4个区
3、间次,619小时12分,水害封锁4个区间次,9小时20分。 二、2013年防洪准备、排查工作 1、加强设备检查整治,找准山区铁路防洪安全风险点一是细化项目,不留空白。汛前,我段根据历年汛前防洪大检查的要求,于2月中旬就开始着手防洪大检查,由段长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由段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车间干部和包保干部一起参加,以车间为单位划分18个检查小组,结合山区防洪工作特点,重点检查了高堤深堑、桥梁附属设备、桥梁两端路基、立交顶进地段、隧道进出口等易发水害处所,对既有拦石墙、高大的圬工防护设施等防护设备进行了详细检查。对铁路沿线因地方建设、村民耕种等因素改变地形、地貌导致设备的汇水、排水及防护
4、设备受力情况发生变化的问题认真排查,对可能发生水害的地点进行了分析研判。 二是及时整治,不留隐患。针对汛前防洪大检查中发现的桥涵、路基和排水设备等存在的146个问题,我段根据病害类型及2 风险程度分类登记,按照轻重缓急排列,制订出了详细的整治计划和保安措施。解决处理了45件,暂时难以解决的101件中59处列入汛期防洪地点,制定抢险预案、落实责任人员、巡回图、检查制度,其余42处汛期雨中雨后加强巡查观测,确保行车安全。 三是明确重点,完善措施。结合汛前防洪大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部局防洪文件要求,在组织相关人员对管内59处防洪地点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后。我段结合实际,确定了59处防洪地点,其中级防洪地
5、点4处,级防洪地点12处,级防洪地点43处。按照一点一预案的原则,详细制定每个防洪地点的保安措施应急预案,使重点地段的基本情况心中有数,应急处臵清晰明确。6月份,根据入汛以来因连续降雨造成现场设备的变化情况,及时向局防洪指挥部提出了调整防洪地点的申请,将管内新焦、太焦线两处新建拨接线全部定为ii级防洪地点,将管内新建立交处所及时增设为ii级防洪地点,并按照一点一预案的原则,对我段汛期存在的4处级防洪地点,13处级防洪地点,39处级防洪地点及时制定了巡回图和防洪预案,并对看守人员进行了培训。 2、全面做好基础工作,提高山区防洪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一是料具储备到位。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我段在月山、长北
6、建立两个集中备料点,在沿线重点车间(工区)合理储备部分3 料具。汛前已完成防洪材料储备。钢轨1km、枕木900根、编织袋12000条、防洪发电机8台、打桩设备2套、枕木桩100根以及铁锹、石碴叉、抬筐、抢险照明灯、对讲机等抢险工具。为防大洪、抗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提供了物资保障。 二是应急储备到位。围绕抢险应急能力,汛前我们与辖区内焦作、济源、长治、晋城气象部门分别签订了气象服务协议,做到了了解中长期、掌握短期、跟踪实况,把握住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段局域网滚动播出,让一线干部职工及时掌握天气状况,提前做好防洪工作的组织安排。与管内14个地市防汛指挥部、水库河道管理部门建立了汛期防洪信息联系,及
7、时通报水情、泄洪情况,保证水情信息畅通。另外,汛前管内沿线车间与沿线企业、厂矿、个体共签订抢险协议45份,联系挖掘机40台、装载机61台、运输汽车90辆、推土机21台、抢险应急人员(民工)1477名。段管内各车间组织车间自有抢险备用汽车109辆,抢险应急人员(职工)1256名,发电机24台、空压机12台。对56台雨量计、8组防洪发电机进行了检修,确保汛期雨量监测系统正常运行。为科学防洪、应急抢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危石整治到位。2013年初,我段组织安调科、桥隧科及桥隧车间,对管内山区铁路的进行了全面检查,我们将检查分成堑面、堑顶坡面、防护网和高处山体四个项目,按项目负责的要求,对每个山头
8、、每处危石处所进行彻底检查,检查人员都在4 现场留下检查标记、检查日期及检查人姓名或工号,真正做到了“山头、危石责任到人头”。结合检查的情况,我们于13年3月份,集中组织进行了危石清理,对危岩、危树、碎石进行了彻底清除,全段共清理危石17方。对检查中发尚未完全风化松动的山体石块,我们进行了编号,建立了台账,纳入日常检查。桥隧工区工长每月要对这些山体石块进行一次检查观测,掌握其变化情况,发现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四是人员素质到位。2013年初,段教育科、桥隧科相互结合,将防洪防洪管理的知识纳入车间、班组年度的业务学习计划,组织职工对防洪方面的要求、知识进行全面学习。并在汛前进行了全员防洪知识培训考
9、试,考试内容突出了防洪工作基本要求和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措施,提高了职工的防洪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汛前,举办了4期防洪专业知识培训班,对全段所有的工班长进行了防洪知识培训;举办了雨量员培训班、i、ii级防洪地点看守工培训班。通过这些培训,提高了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责任意识。 五是应急能力到位。汛前安调科在全段范围内组织了一次防洪演练;汛期安调科每月对管内各线路、桥隧车间组织一次防洪演练;汛期各线路、桥隧车间根据管内各工区防洪地点或危险地段现场设备情况,每月组织工区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防洪演练,汛期共组织车间、班组防洪演练443次,提高了防洪应急处臵能5 力。 3、严格落实防洪责任,提高应对山
10、区铁路防洪安全风险能力 一是修订制度。根据往年情况,结合现场实际,2013年对防洪工作管理标准和防洪内业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定了防洪作业指导书,针对汛期防洪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防洪预案,对59处防洪地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单点抢险预案和巡回图。使我段的各项防洪制度更加规范和齐全,防洪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二是落实责任。要求全段严格执行段、车间、工区三级防洪值班制,做到“有雨声就有命令,有水害就有干部在现场”,当水害发生后,做到“五快”(信息传递快、到达现场快、方案确定快、组织实施快、消点开通快)和“六到位”(干部指挥到位、抢险人员到位、技术方案到位、材料机具到位、通信保障到位、安全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防洪 工作 年度 总结 专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