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0 诗四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重点】1、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2、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学习难点】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知识链接】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
2、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诗歌意境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那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对读书人的影响很深。2、背景资料: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
3、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以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贯穿着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
4、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其五使至塞上王维1、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 ji),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
5、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2、背景资料: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
6、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渡荆门送别李白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父经商、家豪富。他从幼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
7、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著有李太白集。2、背景资料: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
8、,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职责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二十五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西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3、题目解说: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游山西村陆游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年时正值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江津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重庆市 江津 第五 中学 年级 语文 上册 诗四首导学案 答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