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地管理制度(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基地管理制度(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基地管理制度 农业科研单位基地建设管理 摘要。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已经成为科研单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试验基地的建设为农业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本文对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对科研单位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业基地建设项目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业;基地建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44 农业科技是农业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把加强科技投入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农业科研基础条件投资是农业科技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硬件基础。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建设为农业科学研究
2、及科技推广工作提供基本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研究环境,具有试验、示范、扩散、辐射、服务等功能,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科研单位在科研开发、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笔者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试验基地(以下简称“热科院生物所试验基地”)为例,探讨目前农业科研单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试验基地工程概况 热科院生物所试验基地于2021年8月获得农业部立项批复,2021年5月获得农业部初步设计和概算批复。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田间实验室1280m2,负压实验室105m2,隔离温室1024m2,大棚5452m2,防虫网室11520m
3、2,配套建设供电、围栏等基础设施。该项目建设资金全部为中央预算投资,共1490万元,分3a下达,分别是2021年500万元,2021年500万元,2021年490万元。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试验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总体战略布局与长期规划 现在很多科研基地并不是一次性建设完成,而是根据每年政府投资审批情况安排当年的建设内容。如上述项目,前期申报实施方案时已基本确定每年的建设内容,先进行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工程和田间实验室建设,后进行供电工程及相关配套施工。由于实施方案缺乏前瞻性,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整个项目实施之前,建设地点无任何前期基础设
4、施,没有固定的水源,为解决施工用水,需要收集雨水或开车运水,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成本和工程进度:另一方面,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安排在整个项目最后一年度,导致大棚、隔离温室及田间实验室等建成后空置,无法立刻投入使用。 虽然多数科研单位都认识到前期规划的重要性,但从总体布局来看,还是缺乏一个长远的全面可行的长期规划,或者有规不循,最后出现科技创新生态链不完善、重复建设、学科定位和地域分布等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总体使用效益低下。 2.2融资渠道单一,对政府投资依赖性强 如今的农业科研基地大多依赖政府投入,融资渠道单一。政府每年对农业科研基地投资非常有限,加之多数基地功能单一,深度项目少,科技成果转化慢,获益
5、非常有限,很难通过其他渠道筹措到资金。正因为如此,很多科研单位管理者形成思维惰性,不积极主动争取融资,一味坐等政府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研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2.3项目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化程度低 规模化是指控制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效益最大化。目前,很多农业科研单位基地都受到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有效扩张,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进而无法获得一定的规模效益。如上述项目,虽然建设防虫网室11520m2,但对于热带作物病虫草害研究来说,规模远远不够。建成后仅可供研究使用,无法达到产业化。同时,资金投入不足也限制了部分基地科技含量,使大部分基地开发的品种较为单 一、落后,
6、导致多数基地无法吸纳高质量的科技项目进驻,恶性循环致使科研项目技术含量不高,研发力量弱。 2.4基地运行管理薄弱,后期维护能力差 中国农业科研基地由于运行时间较短,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还未能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很多单位往往在项目建设期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项目建设完成后由于缺乏相应的运营管理机制、专业管理人员和相应资金补给,常常出现重视主体项目、忽视相关配套;重视项目前期过程、忽视运作管理的现象,大大缩减了投资效益,阻碍科研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最终荒废。上述试验基地也存在同样问题,由于后期运营管理和相关配套跟不上,导致项目从竣工到完全投入使用间隔时间和收回成本时间增长,科研成果产
7、出时间推后。 3.改善试验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制定完善中远期基地建设发展战略规划 首先要立足长远,做到高起点规划,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因地制宜,满足实用功能,做到10a不落后。对于土地的使用,切忌临时研究和随意建设。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特别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求成,全面开花,以免日后推倒重来,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生态的极大破坏。 3.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加强资金使用能力 要解放思想,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融资,扩大经营资本,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大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引导科技项目进
8、入基地,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或者地方资助: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灵活的管理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完善的实验设备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吸引农业科技企业、高校、其他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到基地合作研究。积极鼓励企业、金融机构或民间组织、私人投资于农业科研基地。 3.3科学选址,加强辐射带动作用 首先,选择基地时,应考虑选择距离院本部路途适中,气候、土壤、水电、劳动力等资源供应充足,土地所有权争议小且选址能最大限度辐射所研究对象的生产区域,这样既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又利于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其次,充分了解国家或者地方相关的科研计划,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保证拥有相对稳
9、定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来源。另外,应以科技为依托,进行技术合理组装,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转化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 3.4建立基地后期运行管理机制,有效配置资源 管理是协调和服务的,要防止资产流失和资源浪费,最后确保资产保值和增值。基地的管理重点是田间试验管理,基地管理者应参与试验方案设计和田间试验操作的监督,定期对试验基地所有资产进行保养维护等。基地的功能不同,管理模式和重点也不同,应结合院所基地的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科研基地人财物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评估体系,逐步实行绩效考评制度。基地的服务应侧重公共部分和共性问题,各课题组或专家个人需求应自行解决,基地可以尽力协助,而且基地有限的服务应是有偿的,这样既可以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使用,又能促使课题组或专家主动将资源列入成本,从而保障基地可以可持续运转。 4.结语 农业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尤其在后期,运行阶段一定要与时俱进,放眼未来,严格控制,要在管理、规模和功能上引领各省或者各区域农业科研园区的建设,农业科学研究才能成为各地区甚至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领头羊,才能获得政府的更大支持,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从而切实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 6 页 共 6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