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讲义(8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讲义(8章).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导论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的学习目的掌握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理解混合经济中的财政。了解财政学的研究方法。重点: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难点:理解混合经济中的财政的基本内容。本章基本结构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财政学的概念混合经济中的财政财政学的研究方法1.1 引言经济学与财政学微观经济学回顾宏观经济学回顾假设条件与经济现实两种错误认识忽视理论抽象的作用将理论当作现实财政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1.2 财政的几个概念财政的一般含义:是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管理。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
2、行为。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被称为“公共财政”。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学分支。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财政的基本要素主体:国家或政府客体:一部分国民收入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目的:满足公共需要1.3财政的起源与发展财政的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财政产生财政的发展社会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发展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1.
3、4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稀缺的世界与抉择 经济学经济学探讨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望。气囊的故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项行动的成本是被牺牲的可选择事物(机会成本)一个例子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私人欲望指的是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如和尚想要喝水的欲望等。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公共欲望”指的是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如共享
4、国防、公园、道路的欲望等。公共欲望一般经由政府机制达成。经济中的一些问题和政府作用问题“免费搭车(Free Riding)”的问题等着其他人去挑水,而自己不用劳动。“共同资源(Common Resource)”的问题: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捕捞。“外部性(Externality)”的问题:污染、R&D投资。“信息不对称(asymmetry information)”的问题;等等。政府是这些问题的天然解决者无论是独裁还是民主,法治还是人治(德治)仁慈政府与社会契约仁慈政府在财政学研究之初,政府都被理论家视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公无私的”,“三个代表的”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行为标准。政府提
5、供服务免不了要承担成本、耗费资金、这形成了政府支出,而这些支出需要以税收、收费、公债等形式融资。仁慈政府假设下的混合经济纯粹私人部门经济循环图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盲目的直觉生日概率模型400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同月同日生的概率为100%300个人中呢?50个人中呢?你是否为数据所蒙闭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飞机比汽车安全15倍;飞机比走路安全176倍;1.5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要涉及事实判断,回答 是
6、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理论分析是从某些假设前提出发借助一系列的假说和推论,对经济变量关系进行简化描述或推导的定性分析。经验分析指的是通过调查或实验取得实际资料而进行的定量分析 访谈是通过直接向人们发问的方式,调查某一政策对人们经济决策的影响。人们可能“言不由衷”。实验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一部分人受某一政策的影响而另一部分人不受影响,比较两类人的行为。可在实验室进行,亦可在社会上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利用经济理论、数学、统计推断等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对构建于数理经济学基础之上的经济理论模型提供经验支持,并得出数量结果。规范分析法(Normati
7、ve analysis)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实现有利结果。实证,就是讲是什么,比较客观,就是我不做任何评价,只给你一个客观道理,客观描述事物现在存在的一个状态。 规范,就是做评价,有自己的主观观点,描述事物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思考题见P9-10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的学习目的掌握帕累托效率及帕累托改善、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了解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交换效率、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竞
8、争性市场的效率,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森的公平观。 重点:帕累托效率及帕累托改善、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难点: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的基本内容。本章基本结构 什么是效率?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交换效率、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什么是公平?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森的公平观、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经济活动的规范评价标准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增进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效率与公平的函数l 效率问题: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l 公平问题:产品和服务如何在社会成员间恰当分配。 评价经济活动的
9、基本准则l 效率l 公平2.1效率的含义 效率的含义l 在经济学中,效率一般指帕累托效率l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l 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l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l 生产效率l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才能使产出最大? l 产品组合效率l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最大
10、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l 交换效率l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应怎样被各个人所利用才最为理想?准备知识 等产量线 无差异曲线 等成本线 预算约束线 产出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 效用最大化与支出最小化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 边际社会收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l 从一种微小的变化中增加的社会收益。 边际社会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MSC)l 从一种微小的变化中增加的社会成本 衡量效率的简单法则l 当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 MSB=MSC)时,该经济是有效率的。l 而当边际社会收益大于或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即MSBMSC或 M
11、SBMSC)时,该经济是缺乏效率的。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l 产权清晰;l 产权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行使权力的能力。l 价格接受者; l 产品同质;l 完全信息; l 自由进退。 竞争性市场的均衡均衡的条件 当市场实现供求均衡时,均衡价格P*既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又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即: 边际私人收益(MPB) 边际私人成本(MPC) 综合得: 2.2 公平 公平定义: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则是公正的义理,包括社会正
12、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尽可能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机会和过程的公平。 公平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经济学中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1965年提出。该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
13、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 公平理论的数学表述 横向公平:与他人比较。 设当事人a和被比较对象b,则当a感觉到公平时有下式成立: 0pipocic 其中: op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oc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ic自己对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觉 当op/ipoc/ic 时: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减少自己的报酬或在开始时自动多做些工作,但久而久之,他会重新估计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情况,终于觉得他确实应当得到那么高的待遇,于是产量便又会回到过去的水平了。 当opipocic时: 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
14、使右方减小,或增加自己的收入。 纵向公平: 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只有相等时他才认为公平,如下式所示: 0pip=0hih 其中:0p自己对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 oh自己对过去所获报酬的感觉 ip自己对个人现在投入的感觉 ih自己对个人过去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的两种情况: (1) op/ipo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也会有不公平的感觉,这可能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2) op/ip0hih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不会因此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但也不会觉得自己多拿了报偿,从而主动多做些工作。 公平理
15、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它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 第二,它与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有关。 第三,它与绩效的评定有关。 第四,它与评定人有关。绩效由谁来评定。 20世纪美国思想家安兰德解释的“公平” 人们都知道公平二字,但不知道什么是公平,公平其实就是交易的粉饰。什么是交易,两个需要的交换方式就是交易。什么是需要,本能利益的需求就是需要。 公平理论对财政政策的启示: 首先,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相对值。 其次,激励时应力求公平,使等式在客观上成立,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 再次,在激
16、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 社会福利主义的公平准则 社会福利主义l 主张社会福利的高低由社会成员的个人效用决定 社会福利函数的常见形式l 简单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l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l 社会福利是社会成员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l 表达式:l 政策主张:应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以增进社会福利l 思想实验:l 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l 一元钱对穷人的重要性高于富人取走富人的一元钱所减少的效用低于穷人增加一元钱所增加的效用收入再分配行动
17、可提高社会福利。罗尔斯主义 罗尔斯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l 社会福利的高低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l 表达式:l 政策主张:最小最大化原则 l 采取收入再分配行动,使境况最差成员的效用最大化自由至上主义 自由至上主义(libertarianism)l 诺齐克(Nozik, R.)认为,衡量公平的标准不是个人效用,而是权利的行使和对权利的尊重。l 政策主张:过程公平比结果公平更重要。 森的公平观 融合了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罗尔斯主义。l 功能性活动l 指人们认为值得去做的各种事情或所要达到的状态。l 功能性活动的实现,表明人们可以行使实质自由(substantive freedom)
18、,即实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自由l 可行能力(capability)l 一种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森的公平观IIl 以可行能力为基础的实质自由l 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等;l 能够识字算数;l 享受政治参与等方面的自由l 政策含义l 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等。收入不平等的度量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l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为了研究
19、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或说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1903- )1907年(或说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洛伦茨曲线的绘制 画一个矩形,矩形的高衡量社会财富的百分比,将之分为五等份,每一等分为20的社会总财富。在矩形的长上,将100的家庭从最贫者到最富者至左向右排列,也分为5等分,第一个等份代表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在这个矩形中,将每一百分的家庭所有拥有的财富的百分比累计起来,并将相应的点画在图中,便得到了一条曲线就是洛伦兹曲线。整个的洛伦兹曲线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底边即横轴代表收入获得者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正方形的左边
20、即纵轴显示的是各个百分比人口所获得的收入的百分比。从坐标原点到正方形相应另一个顶点的对角线为均等线,即收入分配绝对平等线,这一般是不存在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即洛伦兹曲线都在均等线的右下方。洛伦茨曲线图洛伦茨曲线图的详细说明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
21、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l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 公式: l G=0:收入绝对平等;l G=
22、1 :收入绝对不平等l 一般情况下, 。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则越不平等。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 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公平与效率的替代l 要实现分配公平,就要以降低效率为代价;l 要提高效率,也需要牺牲一定程度的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l 当经济原本处于非帕累托效率状态时,如C点,通过在区域中向东北方向移动,则既可以改善生产效率,又能够促进公平。l 如果经济处于迅速增长阶段,就有可能从较低生产可能性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到达较高生产可能性的帕累托效率状态 取舍关系 竞争性市场体系可实现效率; 市场体系难以实现公平; 决策者常常面临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取舍。
23、 思考题见P36第3章 财政的起因与职能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的学习目的掌握财政职能,理解市场失灵。 主要内容:市场失灵:概念、原因、表现,财政弥补;财政职能:内容、实现机制;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的关系。重点:财政职能,市场失灵内容。 难点:理解市场失灵是财政的起点。财政学的起点 现代财政理论的分析思路l 市场有效运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l 在福利经济学建立的完全竞争市场框架之下l 考察市场失灵的各种可能性及矫正方式l 政府的任何行为经济影响l 实证分析其影响机制l 规范分析其制度建设l 政府的支出、收入、管制等行为的影响 回顾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l 价格接受者: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
24、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l 产品同质;l 自由进退,不存在交易成本 ;l 信息完全;l 产权清晰,成本和效益都是内部化的 ;l 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处在成本递增阶段; 市场运行会逐一破坏这些假设,结果市场失灵3.1 市场失灵 3.1.1 市场失灵:政府经济活动的起因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l 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市场失灵的原因l 市场势力l 垄断、自然垄断等l 市场残缺l 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l 市场功能不足l 分配不公平;l 优值品或劣值品等;l 经济波动。3.1.2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的形成原因l 垄断l 市场竞争的
25、结果造成的垄断;l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l 某些行业因自然、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而天然具有垄断的特性。 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图)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的特点l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l 某些行业具有收益随规模扩大而不断增长的特点,也即具有平均成本递减的特点。l 如供水、供电、管道煤气、下水道、有线电话等。 l 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竞争失灵l 独家经营胜过多家竞争 造成垄断的原因(1)规模经济。如果对于一个市场的全部需求,只能容纳一个厂商获得,多一个厂商都会使所有厂商亏损。 (2)对生产要素的垄断。一旦生产者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产品原
26、材料,而其他生产者无法获得这种原材料时,那么,该生产者就成为该行业的垄断者。 (3)法律保护。例如,专利保护。 (4)特许经营。政府在某个行业内授权某家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品被称为特许权。特许经营的例子很多,大到公用事业、邮政、广播媒体,甚至是奥运商品,小到区域性的垄断商品,比如校园内等。 (5)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方兴未艾使得网络经济成为垄断的另一个原因,这与规模经济比较相似,所不同的是网络经济是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作用于市场需求方面的,因为人的需求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垄断的危害 破坏竞争机制,行业垄断导致有效投资不足,行政垄断滋生腐败。国内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腐败在当前的重要表现之一就
27、是由垄断造成大量的租金(这里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租金”)流失。比如,中国最大的垄断行业之一的电力业,据估算,每年造成的租金损失在560亿元至1120亿元之间,而民航的垄断”租金”每年也多达75亿元至100亿元。 反垄断的措施 立法 分拆 管制等3.1.3 市场残缺 市场残缺:指有些产品无法有效形成市场,导致市场不存在。 主要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l 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即MC=0l 公共产品无法由私人按效率产量提供l 据效率原则,零边际成本要求零价格,但零价格无法提供收入来补偿任何固定成本。l 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
28、的极大潜力 公共产品(Public good) 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即MC=0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 。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公共产品无法由私人按效率产量提供。据效率原则,零边际成本要求零价格,但零价格无法提供收入来补偿任何固定成本。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一是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
29、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 非竞争性有两方面含义: (1)边际成本为零。这里所述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例如增加一个电视观众并不会导致发射成本的增加。 (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如国防、环保,不会因该时期增加或减少了一些人口享受而变化。此类产品增加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不增加该产品的成本耗费。它在消费上没有竞争性,属于利益共享的产品。 二是非排他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
30、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要求公共产品:一、生产必须有公共支出予以保证;二、经营管理必须由非盈利组织承担。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公共产品的分类: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即混合品两类)。 纯公共产品:一般说来,公共产品(此处指纯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纯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提供。 准公共产品:亦称为“混合产品
31、”。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第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例如,教育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对于处于同一教室的学生来说,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并不会排斥乙听课。但是,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 。因为,在一个班级内,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方需要的课桌椅也相应增加;随学生人数增加,老师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的负担加重,成本增加,故增加边际人数的教育成本并不为零,若学校的在校生超过某一限度,学校还必须进一步增加班级数和教师编制,成本会进一步增加。 另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例如,公共道
32、路和公共桥梁就是属于这种类型。受特定的路面宽度限制,甲车在使用道路的特定路段时,就排斥其他车辆同时占有这一路段,否则会产生拥挤现象。因此,公路的非排他性是不充分的。但是,公共道路又具有非竞争性。它表现为,一是公共道路的车辆通过速度并不决定某人的出价,一但发生堵塞,无出价高低,都会被堵塞在那里;二是当道路未达到设计的车流量时,增加一定量的车的行驶的道路边际成本为零,但若达到或超过设计能力,变得非常拥挤时,需要成倍投入资金拓宽,它无法以单辆汽车来计算边际成本。 私人产品也可以分成两类,即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 纯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同时具备排他性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包括大多数私人产品。 此外还有一类称
33、为“俱乐部产品”。这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 准公共产品一般由准公共组织提供,也可以由私人提供。 外部性(externalities),有称外部效应。l 含义: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福利的情形。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是经济主体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l 外部性分类: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l 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
34、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收益外溢。如教育、注射了甲流疫苗。l 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成本外溢。如工厂排放污染物、养狗夜里不停地叫 。 l 外部性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l 正外部性:供给、消费不足。l 负外部性:供给、消费过量。 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 让外部性内部化 (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ies),即通过制度安排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术上的外部性转为金钱上的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 解决外部性典型的办法 1.征税
35、与补贴:政府行为。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这种用于消除负外部性的税收被称作庇古税 (Pigovian tax). 2.明晰产权,市场化:科斯定理如果存在产权划分,交易成本较低且参与人数较少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私下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如上文所说的养狗问题,要么养狗者给与邻居补偿使其接受养狗,要么邻居给养狗者一定费用使其停止养狗。 3.企业合并 :市场化将外部效应的制造者和影响者合并,将成本和收益统一,内部化。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l 指交易一方拥有另一方
36、得不到的信息。l 信息不对称可能影响到市场的形成,使一些为人们所需要的市场难以存在。l 如贫困保险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政府政策 矫正市场的不完善l 矫正信息不对称下的策略行为l 在某些场合,市场提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l 签订或有契约(contingency contracts)l 建立或有市场 信息不对称下的策略行为导致并非每种商品都存在完备的或有市场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解决办法:政府强制措施。如社会保险计划、强制购买火灾保险等; 存在不足之处。 矫正市场的不完善(续)l 信息作为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 l 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
37、机制:资格认证l 由政府提供资格认证可能优于私人l 成本可能更低:与规模经济有关;l 可以杜绝或减少私人的一些不当行为。 1.4 市场功能缺失 定义l 因市场功能不完整而力不能及的经济现象。 类型l 分配不公平l 优值品和劣值品l 经济波动 分配不公平l 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l 政府参与公平分配的必要性l 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尚未证实)l 经济公平是正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主义与消费者主权 优值品和劣值品l 优值品(merit goods)l 指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和服务;l 如基础教育、高雅艺术等;l 市场供给通常不足,需要由政府出面提供。 l 劣值
38、品(dismerit goods)l 指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和服务;l 如吸烟、吸毒等;l 市场供给往往过量,需要由政府适当加以控制。 宏观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l 宏观经济稳定l 充分就业l 物价稳定l 国际收支平衡 l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l 市场经济缺少协调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机制l 一般认为,无须动用大量经济资源,政府的稳定政策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3.2 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的含义:由财政本质所决定的财政所固有的功能和职责,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财政职能的类型l 配置职能l 分配职能l 稳定职能 3.2.1 配置职能 理解配置职能l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
39、来实现,即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存在着公共品、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情况,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还需要政府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资源配置的补充作用;l 财政学强调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在资源配置上的互补性。 公共部门的配置职能l 矫正竞争的不完善;l 矫正市场的不完善。 3.3.2 分配职能 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l 税收l 税式支出(tax expenditure) l 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 l 财政支出l 社会救助支出l 社会保险支出l 通过公共项目支出间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l 政府管制l 最低工资、房租管制等3.
40、2.3 稳定职能 宏观经济政策l 财政政策l 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水平等做出的决策。 l 货币政策l 指政府根据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进行管理,从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决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l 政府购买;l 政府转移支付;l 调整税率。 思考题见P36小结 市场失灵是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起因。 市场出现失灵的原因可以归为三大类:市场势力、市场残缺和市场功能缺失。 市场势力主要包括垄断和自然垄断。垄断或自然垄断厂商可能成为市场价格的控制者,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市场不存在的情形经常出现在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场合。由于价
41、格无法正确反映具有上述特征的产品的成本,因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 即便市场有效运行,也仍然无法产生合意的结果,这一情形称为市场功能缺失,主要表现为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承担三大职能:配置职能、分配职能和稳定职能。 政府参与资源配置是对私人部门配置资源的补充,集中于矫正竞争的不完善和市场的不完善,旨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政府借助税收、财政支出和政府管制等参与收入再分配活动,旨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公平。 在宏观经济领域,政府通过运用各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熨平经济波动,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第4章 财政决策机制与政府失灵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部分的
42、学习目的掌握财政决策机制及其特点,财政决策主体及其行为特征,理解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重点:财政决策机制,理解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难点:理解政府失灵的原因。本章基本结构 财政决策机制及其特点: 财政决策主体及其行为特征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3.1 财政决策机制3.1.1 公共选择与政治均衡 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特点l 供给决策l 私人产品由厂商作出,公共产品由政治家及官员作出l 需求决策l 私人产品以货币为选票进行分散选择的过程,公共产品以政治选票进行公共选择的过程。l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投票者(纳税人)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43、政治均衡 和经济市场一样,政治市场也存在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 政治市场的需求方l 投票者(纳税人)l 特殊利益集团 政治市场的供给方l 政治家l 官员 政治均衡l 指在一定的规则下,全体成员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税收的分摊达成协议。 4.1.2 财政决策机制及其特点 公共决策的两大问题l 偏好显示问题:集体成员对公共产品有何评价?l 偏好加总问题:不同的观点如何权衡,形成最后的决定?偏好显示问题 投票方式只能反映相当有限的信息l 间接民主的情形l 直接民主的情形 人们未必真实反映其偏好l 不愿参与选举活动;l 隐瞒或者从低申报自己的偏好;l 策略性投票l 偏好强度差别偏好加总问题 加总方法l 习俗l 独裁l 投票: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主要方法 1.3 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l 一种揭示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政府机制模型的结论与意义 模型结论l 存在每个人都同意的纳税份额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l 公共产品的这种配置方式具有帕累托效率。 模型存在的问题l 假定每一成员都真实披露公共产品的偏好信息,这并不现实; l 在人数众多时,要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纳税份额,需花费大量时间。 1.4 简单多数票规则 简单多数票规则l 指每项提案都能获得半数以上的多数票。出现投票循环的情形 l 投票过程l 提案在x和y之间进行,提案x获胜;l 提案在y和z之间进行,提案y获胜;
限制150内